印度對外最輝煌一戰:開戰兩天就收回殖民地,還俘虜了三千人

果阿不太“印度”

大多人對於印度軍隊對外戰爭能力的認識和印象是1962年被中國軍隊打得慘敗。再稍曉軍事一些的則知道,在印度建國後則與巴基斯坦連續發生了三次印巴戰爭。第一次雙方打成平手,印度佔了點小便宜,第二次巴基斯坦大獲全勝,第三次則是巴基斯坦慘敗後被肢解,原東巴基斯坦被從巴基斯坦版圖上分離出來,而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孟加拉國。因為這些對外戰爭有勝有負,加上印度國內國產武器研製效率奇低,因此印軍戰鬥力一直處於被懷疑之中。然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印度卻取得過對外戰爭中最輝煌的一次勝利。這就是1961年奪回果阿地區的果阿事件。

印度對外最輝煌一戰:開戰兩天就收回殖民地,還俘虜了三千人

​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正在穿過印巴邊境向東巴首府達卡挺進的印度T-55坦克部隊。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大勝。這場戰爭因為將巴基斯坦肢解,所以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還是蠻高的。

印度對外最輝煌一戰:開戰兩天就收回殖民地,還俘虜了三千人

第三次印巴戰爭時,巴基斯坦已經裝備了少量的中國59式坦克。圖為印軍在繳獲的59式坦克上慶祝戰鬥勝利。

中國人對果阿並不熟悉,但對於歐美人來說,就像中國的海南一樣,這裡可是赴印的第一旅行目的地。嚴格說來,果阿也並不是一個城市,它是位於印度瀕臨印度洋的一個西南省級區劃,轄12個縣市。這裡到處充盈著明顯的葡萄牙風格,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果阿曾是葡屬印度的首都,被殖民統治的時間長達450年。

印度對外最輝煌一戰:開戰兩天就收回殖民地,還俘虜了三千人

果阿在印度的位置。

印度對外最輝煌一戰:開戰兩天就收回殖民地,還俘虜了三千人

果阿整個的風情,建築樣式即便到現在也和印度其他地方很不一樣,所以歐美人到印度旅遊首選地就是這裡。

讓我們再把時間往前溯源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印度在1947年獨立後,英法順應大勢放棄了殖民統治,但葡萄牙卻很頑強的一直將果阿、達曼和第烏捏在手上。當然印度在之後的武力收回前,還是嘗試和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葡萄牙當時牛逼的以為,這三塊地方壓根就不是殖民地,印度無權提出領土要求,當年葡萄牙對這塊土地進行統治之時,那會兒連印度這個國家都不存在。

吹響果阿戰爭前奏

葡萄牙牛逼的原因在於它自認為受到北約的“保護”,1951年又和美國簽訂了《互助和共同防禦條約》,之後美製武器就源源不斷運到了果阿。同時葡萄牙還對這一地區的進行了持續增兵。到1955年,葡萄牙在葡屬印度的兵力已增加到8000人,包括7000人的地面部隊,250名海軍,600多名警察。

印度對外最輝煌一戰:開戰兩天就收回殖民地,還俘虜了三千人

1954年,正在參加閱兵的果阿葡萄牙軍隊。這些部隊由黑人構成。

印度也沒閒著,採取瞭如下行動——

1954年,印度開始限制果阿到達曼、第烏的交通,還發起了抵制葡萄牙的運動。

1955年8月15日(印度獨立日),5000名沒有攜帶武器的印度志願人員被政府派到了果阿、達曼和第烏,支持和配合殖民地人民鬥爭。同年由於葡萄牙軍警對這些志願人員進行血腥攻擊,印度政府宣佈同葡萄牙斷絕一切外交關係。

印度對外最輝煌一戰:開戰兩天就收回殖民地,還俘虜了三千人

20世紀50年代印度的一次遊行,其中的標語寫著葡萄牙離開果阿,果阿人要自由和聯合印度。

1961年1月以後,印度更是政治、軍事、外交多種鬥爭方式相結合。武裝襲擊的次數越來越頻密,多個葡軍據點被拔掉,同時也嚴重打擊了葡軍的士氣。同時印度國內也積極配合,通過舉行果阿周等活動進行聲援,同時也呼籲所有同葡萄牙保持經濟和外交關係的亞非國家立即同葡萄牙斷交。

經過這幾年前奏的交鋒,接下來終於要進入高潮階段。

只有兩天的果阿戰爭

1961年12月17日,印度發動代號“勝利行動”的軍事進攻,強行從葡萄牙手中武力收回果阿地區。在這時出兵的印度可以說佔有了絕對優勢,一是兵力達到了3萬餘人,數倍於葡萄牙軍隊,二是還剛剛購進了300餘架“獵人”、“堪培拉”等先進戰機和大量坦克火炮。而葡萄牙軍隊因為前期的印度武裝人員襲擾,士氣已經下滑,已經撤離了不少人員。同時還有一個天生的因素就是果阿遠離本土,葡萄牙本身也沒有很強的海軍和空運能力,短時間很難將援軍送達。

整個戰爭過程可謂相當順利。由於葡萄牙守軍指揮混亂,印軍一路挺進,也並未發生激烈戰事。至19日早上,印軍就已完成了合圍,葡萄牙軍隊見大勢已去,就宣佈了投降。其間,印度新購買的堪培拉轟炸機還空襲了果阿機場,摧毀了跑道。印軍還繳獲了幾架完好的運輸機。

印度對外最輝煌一戰:開戰兩天就收回殖民地,還俘虜了三千人

印度新購買的堪培拉轟炸機參加了果阿戰爭,之後還參加了與巴基斯坦的戰爭。

而在達曼,印軍派出的是一個步兵營。這裡葡軍曾和印軍稍有激戰,但仍然抵擋不住印軍的凌厲攻勢,葡軍在第二天指揮官受傷後宣佈了投降。

在第烏,印軍就沒有上面兩處那麼順利了,甚至有幾次進攻還被少量的葡軍給打退了,葡軍的大炮和迫擊炮還給印軍造成了一些傷亡。直到印度用海空軍的重裝備對葡軍陣地一頓猛砸後,葡萄牙人在發現無法與果阿和本國聯繫後,才無奈宣佈了投降。

印度對外最輝煌一戰:開戰兩天就收回殖民地,還俘虜了三千人

1961年12月19日,正在向果阿潘吉姆機場行軍的葡萄牙軍隊,前面的這輛吉普風擋玻璃已被擊碎。

印度僅用兩天就收復了果阿地區,代價也僅僅只是犧牲了22名士兵,可以說是達成了完勝,也是印度對外戰爭中最為輝煌的一次。也可能是這次戰爭過於輝煌的關係,讓印軍自己大大的壯膽了一次,一年後印軍在中印邊境地區準備再試圖重演一次果阿戰爭,結果這次卻摔掉了大牙。

得失分析

印度收復果阿的行動為何如此順利,戰後再來複盤有這樣幾點——

1.收復果阿並未被作為單純的軍事行動,實際上從50年代開始,印度是把政治,軍事,外交多種形式結合來使用,在最後的軍事行動開始前果阿當地的葡萄牙軍隊已經是疲於應付的狀態了,而果阿當地民眾對於迴歸印度也是民心所向。

2.葡萄牙本身實力就處於衰減中,雖然1951年和美國簽訂了《互助和共同防禦條約》,受到北約的保護,這當時也讓尼赫魯充滿了猶豫,但是當時世界範圍內已經颳起了反殖民風潮,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都難以應對,更別說本身實力都不比英法的葡萄牙。

3.果阿遠離葡萄牙本土,印度軍隊進攻果阿後葡萄牙難以進行及時支援。葡萄牙也難以做到萬里遠征後,對印度軍隊就一定戰之能勝。對比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打贏這場戰爭可謂是舉全國之力跨萬里遠征才做到。而葡萄牙本身實力就不及英國,而對手印度實力又比阿根廷更強,何況果阿又是和印度大陸直接接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