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受涼得了感冒,穴位按摩搭配蔥豉湯,好得快

進入秋季,一場秋雨一場寒,最近的氣溫真是降低了不少,患風寒感冒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風寒感冒一般都是由於吹風受涼引起的,典型的症狀包括鼻塞、打噴嚏、流清鼻涕、怕冷、輕微發燒、頭痛、頸項發緊、無汗等。

鼻為肺之竅,受涼流清涕是衛氣不足的表現,同時也多為風寒感冒初起時的首要症狀之一。其證要點為“寒”。寒為陰邪,易傷陽氣,肌表失於衛陽溫煦而寒,因而怕冷惡寒重;寒性收引凝滯,因而人體腠理閉塞而無汗、頸項發緊、周身疼痛、氣血運行不暢,治療的時候當溫陽散寒,也就是把皮膚表面淤積的寒氣、邪氣發散出去。

溫陽散寒,推薦給大家的“穴藥”是大椎。大椎為督脈之穴,督脈具有統帥和督促全身陽經的作用,有“總督諸陽”和“陽脈之海”的說法,而手足三陽經,都匯聚到督脈的大椎上,因此大椎又被稱為“陽中之陽”,只要給大椎適當的刺激,就可以振奮陽氣,祛邪防病,使人精神抖擻。

秋季受涼得了感冒,穴位按摩搭配蔥豉湯,好得快

快速取穴:坐位,在頸背交界處椎骨的最高點即為第7頸椎,它的下緣凹陷處即為本穴,按壓有酸脹感。

刺激大椎的方法,最簡便的是擦熱——把兩手掌心搓熱,然後按在脖頸大椎的位置,這個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採用。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用艾灸大椎的方法或者用毛巾熱敷,或者在洗澡時調高水溫,用熱水對著大椎連續衝五六分鐘。以上方法都是對大椎進行溫熱刺激,溫補大椎之陽,也就溫補了一身之陽,陽氣充足,則可驅寒外出,症狀自然緩解。

此外,還可以配合擦熱迎香穴,治療鼻塞。人體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間。由於迎香穴的位置靠近鼻孔,因此擦熱可以宣通鼻竅,使鼻周毛細血管擴張,緩解鼻塞或鼻流清涕的症狀。

秋季受涼得了感冒,穴位按摩搭配蔥豉湯,好得快

快速取穴:眼睛正視,眼珠中心點直下,在鼻孔兩旁約五分(拇指二分之一寬)的笑紋中取穴。[鼻翼外緣中點,鼻唇溝中取穴。]

擦熱迎香穴有個竅門——將兩手的大魚際相對,用力摩擦,使魚際處發熱,進而感覺發燙,一般要摩擦30秒鐘以上,然後迅速把大魚際放到鼻兩側的迎香穴處,這時你會感覺到溫熱的刺激,鼻竅也會隨即通暢。因為大魚際處為肺經經過之處,鼻又為肺之竅,所以用肺經的魚際擦熱來溫熱迎香,更加強了宣通鼻竅的作用。

秋季受涼得了感冒,穴位按摩搭配蔥豉湯,好得快

快速取穴:在手拇指本節(第一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在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小貼士

蔥豉湯:由蔥白和豆豉組成,將帶蔥須的蔥白60g洗淨切段,與淡豆豉60g共煮煎湯,趁熱飲用,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主治外感初起,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鼻塞。

感謝您的關注!您還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內容?歡迎在下方留言,或給我私信。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轉發、收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