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房,就是在深圳租一輩子房又何妨


買不起房,就是在深圳租一輩子房又何妨

最近聽了很多周圍朋友買房的故事,大多都是趕在深圳限購之前買房一躍成為了千萬富翁,其中還有不少身家已經過億。

聽完這些故事,除了感嘆自己沒早點來深圳以外,我還把11年就來深圳的朋友罵了一頓:來深圳這麼早,為什麼不買房?否則到現在,我身上的頭銜應該是:「千萬富翁的朋友」

朋友嘆氣,買房不是我們這種工薪階級能負擔得起的。我反問他,11年深圳的房價還沒漲起來吧?

朋友表示,那時候哪會想起買房,剛來深圳,只想著來大幹一場,賺完錢回老家買套大三居,結婚生子。至於留在一線城市,壓根想都不敢想

朋友的這種想法,其實和如今在深圳逐夢的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時間走過了8年,深圳的房價不知道翻了幾番,但朋友的這種想法,卻被一波又一波來深的年輕人延續了下去。

“每個人都是來打工的,沒多少年輕人想過留在深圳。”

深圳,承載了無數年輕人的夢想與期待,但當真的身處其中你才知道,這些獨屬於大城市的機遇之下,要承受多少無形的壓力和負擔。

這座“逐夢之城”,每年有多少懷揣夢想的年輕人進來,就有多少人失望逃離

買不起房,就是在深圳租一輩子房又何妨

前幾天,和另一位朋友吃飯,送別宴。朋友在深圳呆了五年,月初提交了辭職報告,還沒找下家。我提醒她,今年企業裁員厲害,趕緊找到下家才是正道。朋友跟我說,不急,她打算離開深圳。

“回老家嗎?”

“不,去別的城市”

至於原因,估計大多數人也能理解,在深圳,工資的漲幅永遠跑不過房租,如果沒有房子,在另一個城市重新開始生活,似乎是輕而易舉的事。

最後,朋友認真跟我總結說,大家來深圳,不都是來打工的,都想著年輕的時候掙筆錢,回老家或找個二線城市養老

深圳,是屬於年輕人的天堂,但一旦臨近30,所有現實問題都會暴露出來,誰會想留在這裡呢?準確來說,誰能留在這裡呢?

買不起房,就是在深圳租一輩子房又何妨

也有正在拼了命想留下來的朋友。

朋友丸子,老家在三線城市,父母都是事業單位的,家裡雖然稱不上富裕,也算是小康水平。

剛畢業的時候就來了深圳,在這呆了兩年,被深圳的高房租逼退,加上父母三五不時的勸誡,腦子一熱,麻溜地收拾東西回老家發展去了。

剛開始,還能經常看見她分享在朋友圈的休閒生活,三四個月後,朋友圈已經沒有了她的身影,沒過半年,

她又重新殺回了深圳

我問她,老家的日子過得不是挺好的嗎?她嘆氣,剛開始挺好的,呆久了,反而有種虛度光陰的感覺,再加上父母時不時的嘮叨,一時之間還是覺得「距離產生美」

除此之外,朋友圈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朋友跟我吐槽,在深圳待久了,朋友圈已經固定在了深圳,再回到老家,反而跟周圍的朋友格格不入。即使有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不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基本是在武漢成都等新一線城市。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6點下班,她依舊習慣性地熬夜到凌晨。以前因為工作連續幾天加班到凌晨,拿下項目時還會擁有成就感和喜悅,如今的熬夜真的就單純地變成了熬夜

簡而言之,習慣了深圳的生活節奏,反而不適應老家的寡淡。同樣是熬夜,至少在深圳還有錢啊。

買不起房,就是在深圳租一輩子房又何妨

來深圳時間不算很長,見過很多朋友逃離深圳,也見過很多朋友重返深圳。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姑娘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在深圳一輩子租房又怎樣呢?

在很多人的眼裡,房子是你在這個城市站穩腳跟的證明,有了房子,生活才算有了保障。這觀念也同樣適用於婚戀市場,在組成一個新家庭之前,房子是家庭建立的基礎。

誠然,沒有自己的房子是很多人脫離深圳最重要的原因,但對於一些年輕人而言,老家的生活,空白的朋友圈子,親戚的逼婚……也許比深圳的房租恐怖千倍萬倍

其實不止是在深圳打拼,只要在大城市,誰也免不了遇到些辛酸路程,成長和打拼是個不可逆的過程,大城市更是如此。

無論是否逃離深圳,說穿了都是一個權衡利弊的過程,人生總會面臨諸多選擇,選擇的背後,是你究竟想要什麼。

有所得就會有所失,這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還是別把逃離深圳的帽子,扣在買不起房上了。

有時候夢想,除了實踐重要,關鍵還要在於敢想!


【深圳住朋網】專注深圳樓市的新媒體,這裡有:及時的踩盤報告、熱辣的樓市點評、真實的成交數據以及權威的專家答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