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之記憶中的磨盤山

2001年隨著吉林市豐滿區把磨盤山列為新興旅遊開發區的消息傳出,這個位於吉林市城西,在豐滿區前二道鄉王相村境內,距市區15公里的荒山禿嶺漸漸有了生機!因為家在磨盤山下,就和大家聊聊這座山。磨盤山因頂峰形狀如“磨盤”而得名。

吉林市之記憶中的磨盤山

【石磨】用人力或畜力把糧食去皮或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雖算不上高山,但自古以來就被佛、道兩家視為風水寶地,更有各路神仙雲集於此。 沿崎嶇不平的山路兩側建有道觀、佛殿、玉皇閣、老爺廟、娘娘廟、藥王廟、狐仙堂一應俱全,善男信女從各地前來燒香拜佛。此後歷經數百年興衰,廟宇拆建,僧道往還,然而磨盤山雄姿依舊,靈氣不減。

吉林市之記憶中的磨盤山

磨盤山萬德寺內

相傳很久以前,磨盤山並不叫磨盤山,而且寸草不生、五穀不長。山下有戶王姓農民靠撿拾山上的石頭運給財主修宅建院維持生活。一日他在家門口收留了一個行乞老者並精心照料。老者臨走前將一粒葫蘆種子送給王姓農民,囑之來年待王家毛驢產下小驢駒,再將葫蘆籽種下,三年後驢駒長大、葫蘆成熟,可幫助王姓農民從山中取出金豆子。然而三年後葫蘆即將成熟之際,卻被得知消息的財主強行摘取,並要牽走驢駒。此時,驢駒掙斷韁繩,繞著山飛跑,葫蘆也鑽入雲端。當驢駒累得吐血而死,山半腰裂開一道縫隙,裡面滿是耀眼的金豆子,此時葫蘆從雲端落下,支在山縫中。財主和家丁爭相鑽進縫中搶金豆子,只聽“喀吧”一聲巨響,葫蘆被大山壓碎,貪心的財主及其家丁全被夾在山中,就像被兩扇石磨緊緊壓住,從此這山就叫磨盤山。

吉林市之記憶中的磨盤山

磨盤山頂峰

據傳,那個沒長成的葫蘆後來化作一塊巨石,斜插在磨盤山頂,老百姓都叫它煙囪砬子。而山上的滴水洞,傳說中是那隻神奇驢駒的眼睛,長年滴水,冬夏長流,水質甘甜清洌,傳言喝此聖水能祛病延年。(哈哈……本人有幸喝過此水,到目前為止除了感冒發燒還真沒得過其他大病)。

吉林市之記憶中的磨盤山

磨盤山下

可能用高聳入雲、叢山峻嶺,這些辭藻來形容這座海拔只有780多米左右,沒有奇峰沒有峻石的山有點過頭。但那確確實實就是兒時我腦海裡最大最高的山,山裡的大灰狼也是最厲害的狼。每到夜晚就能聽到從山裡傳來讓人汗毛都豎起來的叫聲,隔段時間就有鄰家的豬仔呀~雞鴨鵝什麼的在晚上被狼偷吃了。孩子們一哭鬧時父母就會說:“在哭就讓山裡的大灰狼把你叼走”,哭聲嘎然而止,因為這不是故事裡的事,所以這招非常管用。

吉林市之記憶中的磨盤山

磨盤山下

2019年深秋和家人又登上了磨盤山的頂峰,放眼望去秋天的田野一派豐收的景象,這種收穫的心情是無比喜悅的,田裡少了忙碌的人們,卻多了許多全自動化的玉米收割機,水稻收割機,鄉間的道路上小汽車也多了起來,不知何時城市的高樓大廈已經近在咫尺了,一切都是那麼快那麼突然的映入你的眼簾。

吉林市之記憶中的磨盤山

登頂磨盤山

已經好多年沒有關於狼的傳聞了,但林間時常會有蛇、狐狸、野雞、野兔、松鼠的蹤跡。各種山珍野菜像山葡萄、棠李子、山核桃、蕨菜、榛蘑、五味子、桔梗、木耳也極其豐富。現在山下建了許多寺廟,已初具規模。大有電影裡常看到的那種千年古剎的感覺,特別是站在大雄寶殿前,那種武俠情緣由心而生。有好多建築都還沒完工,上山的路只用條石鋪了一半,剩下那一半都還是最原始的山路,這絕對是對登山者的挑戰。登峰之路兩側不知何時掛了許多類似彩旗的符文頁,雖與大山顯得格格不入,因不知有何用途,咱就不過多評價了。

吉林市之記憶中的磨盤山

磨盤山下

隨著豐滿區二道鄉特色鄉村旅遊產業的不斷髮展,相信磨盤山及周邊配套旅遊設施會逐步完善的。今日的磨盤山,早已不是傳說中的荒山禿嶺。坐落山中的佛教寶剎萬德寺使磨盤山更加聲名遠播,成為海內外佛家弟子朝拜的聖地和旅遊者觀光的勝境。朋友來了有好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