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鄂州之蘇軾與樊口的不解之緣

蘇軾與樊口的不解之緣

蘇軾到黃州後,寄居在定惠院。一天,有位陌生人提著兩條鯿魚,來定惠院登門拜訪蘇軾。一見面,兩人互相寒暄起來。陌生人自我介紹道:“我叫潘丙,弟兄三人,哥哥潘鯁是蘄水縣令;弟弟潘原,準備參加鄉試。我們原籍浙江,祖輩遷居黃州,也算是黃州人了。現在江對面樊口居住,和侄兒大臨、大觀一起,他們一邊作科考的準備,一邊賣酒打魚。剛打撈了兩條鯿魚,送給先生品嚐,久仰先生大名,還望先生笑納。過幾天,我讓侄兒大臨來請先生過江,到樊口走走。”

那一天,大江之上,冬霧已收,輕煙繚繞。一大早,潘大臨和弟弟潘大觀划著小木船,從江南破浪而來。這次,他們是特地來請蘇軾過江的。蘇軾欣然應允,小心踏上木船。潘家兄弟駕著小木船,向樊口划來。

樊口是一座古鎮,坐落在樊山北麓。長江從三江口順著東南方向滾滾流淌,到了這裡之後,折向正東方向。九十里樊水從這裡出口,注入長江。兩股水流,清濁分明,然後融合在一起,向下遊流去。樊山山脈的東山與西山之間,有一條峽谷,叫退谷。退谷的前後與兩旁,有一座狹長的小湖泊,就是著名的抔湖,湖水向北流入長江。在抔湖的出口處與樊水出口處的長江邊,有一塊狹長的江灘,緊挨著樊山。早在殷商時期,就有漁民在長江和樊湖一帶打魚,搭了幾個草棚子居住。後來,住戶增多了,漸漸形成了村落。再後來,各色人等也來此定居,或結網打魚,或從事運輸,或種田地,或做生意,形成了早期的樊口集鎮。


人文鄂州之蘇軾與樊口的不解之緣


蘇軾在江邊下船後,在潘大臨的帶領下,徑直朝潘生酒店走去。蘇軾從一家米店門前經過,看見招牌上寫著“凢口米店”的字樣,頓時皺了皺眉頭,問潘大臨:“這家是幹什麼的?”潘大臨回答道:“是種田的,沒讀書。”蘇軾“啊”了一聲,沒說什麼,只顧走路。潘生酒店坐落在鎮子的東頭,沒走一會兒就到了。潘丙聽說蘇軾到了,趕忙出來迎接。主賓坐定後,潘丙吩咐家人做菜、備酒。趁此機會,潘大臨問起剛才蘇軾皺眉的原因。蘇軾說道:“樊口,是個古老的地名,不能寫成‘凢口’。”蘇軾繼續說,“此地以‘樊’字命名的地名很多,有樊山、樊水、樊湖、樊港等,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樊口。對於‘樊’字的來歷,有人說是西漢開國元勳樊噲的封地,有人說是古代樊國的地盤,有人說是古代這裡出了個名人樊仲文。依我看,應是以人物姓氏命名。楚國有個楚莊王,他的王后叫樊姬。有個故事說,樊姬舉賢,孫叔敖為相,使楚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據我考證,樊姬就從這裡走出去的。因為樊姬有大功於楚國,楚莊王就將這裡的山山水水賜姓‘樊’。”

正在這時,家人來報,魚蒸熟了,酒備好了。大家分賓主坐定後,準備用膳。這時,坐在蘇軾對席的潘丙說:“歡迎尊貴的客人蘇先生!”然後舉杯一飲而盡,蘇軾自然也是酒杯見底。眾人齊聲喝彩。這時,潘丙向蘇軾介紹,剛撈上來的武昌魚,清蒸的,又鮮又美;清醇的潘生酒,自家釀製的,韻味綿長。蘇軾聽了,食慾大增。酒過三巡,潘丙說:“蘇先生,在下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但說無妨!”潘丙道:“家兄早有此意,不便開口,就是想請蘇先生教我的大臨、大觀兩個侄兒學詩。”蘇軾聽了,立即應允。“天地君親師!”“行拜師禮!”潘丙立即將蘇軾請到堂屋,在中堂前擺了一把太師椅,讓蘇軾坐下。大臨兄弟倆跪在蘇軾跟前,齊聲喊道:“恩師在上,弟子有禮了!”於是,在叔父的主持下,兄弟倆向蘇軾行三叩首之大禮,從此他們便以師徒相稱。大家輪番敬酒,蘇軾來者不拒,一邊談話一邊喝酒,品嚐鮮美的武昌魚,興趣大增,酒量也隨之大增。蘇軾原本只有半斤的酒量,此番足足喝了一斤,從中午開始,一直喝到月上柳梢頭。

這天晚上,蘇軾留宿樊口。約摸三更時分,蘇軾酒醒了,翻身坐起,望著窗外,已是月上中天。蘇軾洗了一把臉,酒意全消,睡意全無,十五年前初到樊口時的情景出現在眼前。

那是宋治平三年(1066年),父親蘇洵寫作《易傳》未就,在京師開封病逝,享年58歲。上一年,夫人王弗在京師病逝,年僅27歲。按當時官場的慣例,蘇軾在京師直史館任上准假回鄉守制。此番與弟弟蘇轍一道扶柩回四川,安葬亡父和亡妻。蘇軾一行於六月從京師出發,護送父親和妻子王弗的靈柩,由汴水進入淮河和長江,再溯江而上,來到武昌樊口,落帆歇腳。這是蘇軾兄弟第一次踏上武昌樊口的土地,他們利用落帆歇息的機會,就近遊覽了樊口周邊的風景,領略了長江與樊水交匯處的水勢,也探訪了樊口一帶的人文景觀。

真是世事難料,沒想到十五年後,自己竟然被貶到與武昌一江之隔的黃州。想到這裡,蘇軾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後來,蘇軾多次來到樊口,而且深深地愛上了樊口。在他居住黃州時期的詩文書信中,多次提到樊口。

四年後,朝廷的一紙調令將蘇軾調往汝州。在離開黃州後,蘇軾乘船來到樊口,與潘丙和潘大臨兄弟告別。儘管如此,樊口的景物、人情給蘇軾留下的印象卻是不可磨滅的。在蘇軾以後的詩文中,屢屢予以深情回憶。在著名的《武昌西山詩》中,有“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的詩句;在《書王定國所藏王晉卿畫〈煙江疊嶂圖〉》中,有“君不見武昌樊口幽絕處,東坡先生留五年”詩句。

樊口,無疑是蘇軾人生旅途的一個重要驛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