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刁鋪的由來

在南唐到北宋時期,刁鋪就有村落群居了。一千多年來,刁鋪的地名經過多次名稱更改,先後被稱為江鄉、螞蟻集、刁家渡、刁家鋪、遷善鋪、遷善鎮、環溪鎮、刁鋪鎮,直至現在的刁鋪街道辦事處。

江鄉

高港刁鋪的由來

“江鄉”的名字來自於明代泰州學者儲巏《自柴墟歸海陵》詩句,儲巏其時經常從泰州來柴墟(口岸),當乘舟回泰州,離開柴墟向北望去,盡收眼底的是刁鋪魚米之鄉的美景。

詩曰:“北望江鄉水國中,帆懸十里滿湖風。白萍無數依紅蓼,唯有逍遙一釣翁。”

不過這裡的“江鄉”是泛指刁鋪一帶的鄉村。

螞蟻集

高港刁鋪的由來

約千年以前,人們設法溝通了刁鋪環溪河的交通,在刁鋪起鳳橋的東西段形成了一個集市,因環溪河雜草叢生,螞蟻多聚故名“螞蟻集”,螞蟻集成為刁鋪最早的確切地名。

刁家渡

高港刁鋪的由來

刁家渡是由渡口而成為地名。

古時,泰州向南通往長江的濟川河刁鋪段有一渡口,曾為泰興十大內河渡口之首。

北宋初期,河口江岸發生大規模塌江,江岸線移至刁鋪鎮西南僅三華里,原經柴墟的沿江大道被截斷,改從刁鋪渡口出入,渡口客流量大增。

後有刁姓船工來自興化,此人擺渡技術嫻熟,收費低廉,待人和氣,遇上窮苦人便免費義渡,在群眾中口碑甚好。幾代人下來,渡口全由刁姓承包,渡口自然名為“刁家渡”。因渡口名氣名氣很廣,刁家渡逐漸演變為地名,併為官方採用。

刁家渡鋪

高港刁鋪的由來

古時官府為了傳遞官方文書、軍事情報在重要城鎮之間修建驛道,途中設有驛鋪,供中途換馬匹或休息食宿。明初,官府在口岸和刁家渡都設了驛鋪,稱為口岸鋪和刁家渡鋪。

刁家鋪

高港刁鋪的由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刁家渡鋪”簡稱為“刁家鋪”,並作為驛鋪名和地名,一直沿用到清初順治年間。刁鋪人是由歷代移民遷居組成和繁衍的。

遷善鋪

高港刁鋪的由來

元末以後,大規模的遷徙有四次。

原先,刁家鋪的姓氏比較單一,隨著雜姓居民的增多,清順治年間人們醞釀新的地名,因集鎮時有千家住戶,擬定名為千家鋪,未得到官府認可。

為了共同創造一個和平共處安樂和諧的居住環境,康熙初期,鎮民聯名上書,最終將刁家鋪改名為遷善鋪。後改為遷善鎮,此名一直沿用到民國十七年。

環溪鎮

高港刁鋪的由來

環溪是古河名,在刁鋪鎮區盤旋環繞,九曲十八彎。環溪古鎮的名字曾長期和刁家鋪,遷善鎮的名字並存。為紀念古鎮名,民國十七年(1928年),地名定為環溪鎮,直至1953年。

刁鋪街道辦事處

高港刁鋪的由來

1952年9月,口岸龍窩高港三地劃屬泰州市,環溪鎮改為泰興縣直屬鎮,臨江區(口岸區)改名為刁鋪區,後用做鎮名。2006年4月,刁鋪撤鎮改為街道辦事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