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價格冰火兩重天:高檔翡翠高漲 普通玉器暴跌


玉器雖然類別少、數量小,但在藝術品交易中卻佔有重要份額。綜觀當下玉器市場,漲跌交替,悲喜交加,但是由於玉器附加價值高,高品質的玉器仍供不應求,玉器市場處於講品質的時代。

玉器價格冰火兩重天:高檔翡翠高漲 普通玉器暴跌

高檔翡翠價格持續高漲

翡翠雖不產於中國,卻是中國人的最愛。特別是冰種無花滿綠翡翠,價格早就超過祖母綠、紅寶石、綠寶石等傳統優質寶石,直追鑽石。一顆幾克重的翡翠價格高達幾十萬元人民幣,高檔翡翠手鐲價格早就過億。在北京保利的一次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滿綠翡翠觀音掛件以2.1億元人民幣成交,創下翡翠掛件價格新記錄,是當下翡翠價格暴漲的一個縮影。當然,並不是所有翡翠都有好的行情,那些體大質粗的所謂大件翡翠雕,或是那些又純又亮的所謂優化翡翠,價格不升反降,而且幾乎無人問津,不少東西成了“藝術垃圾”,因為這些經過處理的翡翠既沒有反映出翡翠的本質美,還破壞了翡翠的材質美。

玉器價格冰火兩重天:高檔翡翠高漲 普通玉器暴跌

乾隆玉作魅力不減

與帝王有關的文物,不僅具有名人效應,更具神秘色彩。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對玉情有獨鍾的少數幾個帝王之一,對玉器的收藏、督造、研究等均取得很大的成就。他在位期間琢造的玉器,因特別精細、精緻而被稱為“乾隆工”,一直是收藏界的寵兒。即使不夠精緻的拍品在拍賣會上都能拍出近千萬的高價,說明乾隆玉作魅力不減。

玉器價格冰火兩重天:高檔翡翠高漲 普通玉器暴跌

明清玉器大受歡迎

在乾隆玉作的帶動下,過去被認為時代太近、工藝太繁、題材太俗的明清玉器,近年價格節節攀升,受到市場、藏家的高度關注。明清玉器受寵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明清玉器只要來路正道,基本不受文物政策的限制,可以自由交易。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高古玉良莠不齊,高仿品氾濫成災,市場信任度低,而致使一部分藏家轉向明清玉器的投資與收藏,使得明清玉器更受追捧。同時,明清玉器絕大部分質地優良,以和田玉居多,既適宜把玩,又可收藏,購銷兩旺。2012年,在中國嘉德“良玉美妍——工藝品珍賞”專場,拍品總數為198件,成交率57.07%,成交額為2015.95萬元;香港佳士得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專場成交額超過兩億港幣,成交率62.79%;北京保利中國玉器專場成交額達3560.745萬元,成交率54.34%。這些專拍中,大部分拍品為明清時代的玉器佳作,成交情況表明明清玉器價格漲幅仍較大。

名家玉雕被看好

當下藏家藏玉,已不再非古玉不收,對當代新玉也給予了特別的關注。究其原因,一方面由於玉料價格大漲,使用好料雕刻的當代玉作水漲船高;另一方面,近幾年工藝美術界對從業人員進行職稱評定,再加上“天工獎”、“玉緣獎”、“子岡杯”等玉雕作品獎項的設置,極大地調動了從業人員的創作熱情與積極性,產生了一大批當代玉器精品,並且逐漸形成了京派、海派、蘇揚派等新的玉雕流派,湧現出了一批玉雕名家,市場大多看好其作品。另外,拍賣市場對當代名家玉雕的關注,也進一步拉動了其價格。2012年,北京匡時當代玉雕大師作品專場上成交的42件作品,成交額達7624.2萬元。北京甚至出現了以當代玉雕為主要經營對象的拍賣公司,2012年推出的五場當代玉雕專場,成交額達1400多萬元。

普通玉器價格跌幅驚人

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玉器市場總體向好,但也有相當多的玉器處於價格下跌態勢,甚至一部分玉器價格跌幅驚人。價格下跌的玉器主要是前幾年價格被炒得離譜的玉器,或是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以新代老的玉器。尤其是所謂的黃龍玉,價格跌得最多。有些人前幾年聽信了和田玉資源減少、黃龍玉將替代和田玉的傳謠,以高價買進大批黃龍玉,結果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包袱。目前,黃龍玉堪稱“蘿蔔價”,過去上萬甚至幾萬元一件的黃龍玉,今日已市價慘淡,有的乾脆成堆賣。

玉器仍瘋狂,品質是關鍵,這是當下玉器市場的真實反映,這一態勢也將持續下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