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書》:二戰的殼

《黑皮書》:二戰的殼

導演: 保羅·範霍文

編劇: Gerard Soeteman / 保羅·範霍文

主演: 卡里斯·範·侯登 / 塞巴斯蒂安·科赫 / 湯姆·霍夫曼 / 哈里納·雷金 / 瓦爾德馬·科布斯 / 更多...

類型: 劇情 / 驚悚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荷蘭 / 德國 / 英國 / 比利時

語言: 荷蘭語 / 英語 / 德語 / 希伯來語

上映日期: 2009-02-03(中國大陸) / 2006-09-01(威尼斯電影節) / 2006-09-14(荷蘭)

片長: 145 分鐘

又名: 驚懼黑書 / 黑色名冊 / 驚懼黑皮書 / Black Book

IMDb鏈接: tt0389557

人物命運的多舛總是與時代分不開的,太平盛世沒有英雄也是這個道理,所以看了這部影片,不僅想起了《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是誰將瑪多娜推到了風尖之上,是戰爭嗎?不錯,但更重要的是生存,於是女人應該遠離戰爭,這是古訓,依然有著它燦爛的光茫所在。

此片是關於一個猶太女孩蕾切爾的故事,由於身份的原因,在德國人的面前,她只能一味的逃跑,直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所有的親人都已經死絕了的時候,她投身到了革命中。

我很奇怪,對於這麼一個商業性的影片,導演為什麼將蕾切爾的前史不遺餘力地擺在了觀眾的面前,而不盡快地進入到故事的主題部分,難道僅僅是為了突出女主人公心中的那份仇恨嗎?不錯的,對於這麼一個猶太女孩來說,其實是沒有大義可言,只有仇恨,仇恨才是她能夠投身革命的唯一動力,也是最強有力的動力。這時候,我們可以認定,對德國人有著切齒之恨的蕾切爾肯定不能成為一個叛徒,所以,影片後面隨著劇情的發展,蕾切爾所揹負的叛徒身份便顯得有些可笑了,但這更是可悲之處!

另外一點,影片在女主人公逃難一節上為後面故事的發展也基本做足了文章,尤其是仇家是誰的問題,那個胖肚子的中尉,這個人將是蕾切爾的夢魘,後來事情的發展也證明,這個傢伙的確令人感到恐懼。

拋開了二戰的背景,這就是一個關於仇恨的故事,這就是一個復仇的故事,而這個復仇的主人便是蕾切爾。

於是,蕾切爾化名愛麗絲以肉體勾引了上尉。

上尉這個角色很特殊,扮演者是在《竊聽風暴》中當了一回作家的塞巴斯蒂安·考奇。大概也如中國人的審美一般,這個面部線條剛毅的演員註定要擔負起極具人性的納粹分子的闡述,從而更消解了本片中真正的二戰的含義,法西斯的嘴臉集中在那個挺著生殖器無恥到了盡頭的中尉身上便已足矣了。

本片中只有三個德國人的戲,分別是上尉,中尉和將軍。而上尉持反戰的態度已經表明了,將軍基本上算是軍法的執行者,雖然最後的確由於他的存在而使上尉極其荒誕的被槍斃,但事實上他根本不是主角。只有一箇中尉站立在了蕾切爾以及地下黨的對面,於是,這部二戰的影片就這樣不知不覺中將反法西斯的那種愛國主義避免掉了。

那麼,可以肯定地說,此片只是披著一層二戰的殼,作為一種敘事上的包裝,更主要的卻是對反法西斯這群人的一個描述,無論是蕾切爾本人,還是兩個叛徒,還有如瑪多娜一樣賣身求活的女人,以及那群真正的反法西斯地下黨,這所有的人構成了一個巨大的群相,與德國人數形成了極大的差距,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面對的將不是一個高歌頌德的反法西斯電影,更多的則是一個對自我民眾的反思,於是,結合一下導演保羅的身份,我們自然不難看出這種反思的急迫性。

回到故事的講述中,蕾切爾很好的完成了安裝竊聽器的任務,但她也發現了那個可惡的德國中尉,更令她驚喜的是,竊聽器令她發現了那個曾經害過她全家的叛徒。於是,關於一場是否拯救猶太人的爭論便開始了。

這是劇情中極其濃重的一筆,地下黨的領導人不同意拯救猶太人,因為那樣可能會造成荷蘭戰俘的巨大的傷亡,其中也包括他的兒子。於是,導演在這個時候將自省的意識提了出來,所謂的國際主義,所謂的反法西斯,在觸及到自己利益的時候,全部顯得蒼白無力了,同樣是一種消解的做法,導演再次淡化了二戰的針對性,而將矛頭直指自己的國民。

醫生做出了決定,但根據後來的情節我們知道,這個決定只不過是為了保護自己,殺死一個替罪羊而將罪惡掩藏起來。這與地下黨領導人那種自私則是完全不同的,可以用卑鄙來形容。

而此時,真正站出來阻止殺戮的竟然是德國上尉。好象是一個反諷,但實際上,這種反諷並不成立,而僅僅是上尉對死人還是活人的理解,戰爭,就是要死人的,這似乎絕不是一個軍人的說法,當上尉對蕾切爾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上尉從一個德國軍官迴歸為一名普通的百姓,是戰爭的受害者而不是戰爭的主導者。導演再一次削弱了二戰的內核。

但由於叛徒的原因,上尉沒有能夠幫助猶太人將那個醜陋的大肚子中尉繩之於法,而且由於私下裡與革命黨相談有關停戰的協議而不得不被關進了牢籠了。一個德國軍官由於試圖幫助荷蘭人以及猶太人而被捕,這的確是一個可怕的反諷。但最大的諷刺莫過於那場營救行動的失敗。當地下黨領導人熱切地希望兒子能夠歸來的時候,叛徒直接送上了一份死亡的名單,而蕾切爾卻因此也成為荷蘭人與德國人共同的敵人。於是,蕾切爾這個被聯軍一方拋棄的人不得不與上尉這個被法西斯拋棄的人共同亡命。

還好,那是戰爭的末期,當戰爭結束的時候,蕾切爾與上尉一起走了出來。是的,此時他們要證明自己,同時也要對那個真正的叛徒實行裁決。但極其可惜,荷蘭人將幫助過自己的德國人送到了德國人的槍口之下,這件事即便從叛徒的口中說出來,也是相當的滑稽相當的荒謬。更為荒謬的是,解放後的荷蘭人肆意地汙辱著曾經為德國人服務過的人們,這同樣是一種仇恨,但只是嫁接了,這一點與《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中瑪麗娜的處境十分相仿,但這種汙辱絕不能代表這些人的正義,於是真正的叛徒醫生被奉為了英雄。蕾切爾從醫生那裡逃跑的一場戲絕對是經典之作,當叛徒被奉為英雄的時候,叛徒反而無力進行再一次地殺戮,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蕾切爾消失在人群之外。難道是人民拯救了蕾切爾嗎?當然不是,而是愚昧本身拯救了蕾切爾,這與愚昧本身將三陪女肆意汙辱將叛徒奉為英雄是一個道理的。

醫生終於不再動彈了,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平靜,伴隨著他的錢財,伴隨著他的罪惡。地下黨的領導人卻問道那筆錢屬於誰的?平靜之後,沒有了任何戰爭的創傷,只剩下了財產,這是可笑的,只有蕾切爾說到死去的人還有那些所謂的人民的時候,戰爭的陰影才真正地被提起來,曾有的復仇的確發生過。

在影片最後,中東,還是戰爭,蕾切爾處於新的環境中。對於蕾切爾來說,她其實也想平靜下去,但看來似乎是不可能了。她的復仇從對德國人的復仇變成了對荷蘭叛徒的復仇。而身為猶太人的她在中東又將會對誰復仇呢?影片最後提出了一種現代無法消解的質疑,從第一次中東戰爭開始,那裡的局勢就從來沒有安寧過。而一直操縱著中東格局的圖際強權們,他們在二戰時曾扮演過的是一種什麼角色呢?看過此片的人便不難理解了。而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導演的祖國!

影片中最值得一書的是那個律師,可以說他的存在幾乎是維護了整個世界的平和,他扮演的律師是一種公正審視與公正評判的象徵,他不但幫助猶太人掌管著錢財,而且作為和平代表與戰爭的雙方會談著,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卻死在了叛徒的槍下,雖然他的黑皮書可以為蕾切爾洗清罪名,但他卻拯救不了貪婪的劣等的人民,而最終被這些人出賣,這是一件極其可悲的事情。

於是,復仇的含義也在缺失公正的情形下變得可笑了!

保羅是一名地道的商業導演,他知道怎麼用色情怎麼用暴力鏡頭等多種手段來讓自己的影片好看,但卻沒有多少觀眾會為這樣一個導演的良苦用心而去思索,從而忽略了《本能》中的女與男的戰鬥,忽略了《星際戰隊》中的黷武強權,同樣也忽略了本片在消解戰爭的同時,對戰爭背後人性的思索以及那些打著正義旗號肆意斂財的大國的真實嘴臉。叛徒是很喜歡戰爭這件外衣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