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我的观影报告

1923年,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到美国演讲他的探险经历,记者问他为什么一定要攀登珠穆朗玛峰,他给了一个经典答案:因为山就在那里。

1924年,38岁的马洛里第三次尝试攀登珠穆朗玛峰,一去不返,遗体于75年后被从山上找到。马洛里是否成功登顶,到现在仍存有争议。

有人认为,他是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并于几十年后进行了全面模拟测试,以证明马洛里登上珠峰具备极大的可能。

《攀登者》——我的观影报告

38岁,人到中年,体力大不如前,待在家里岁月静好,但是总有个事还没去做,这件事又大概率有去无回,你敢不敢去冒险?

我不敢。

1953年,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从珠穆朗玛南坡登顶成功,创造了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活着回来的历史。

《攀登者》——我的观影报告

我看着还是一哆嗦,有多少人活着回来我都不敢。

1955年,中国登山队组建,《攀登者》的故事就从1960年中国首次登顶开始。

比起爱国主义宣传片,我觉得叫做一群理想主义者的故事可能更贴切。

在那个年代,每一个攀登过珠峰的人都是令人敬佩的理想主义者,尽管能登顶的是极少数,尽管还有那么多人并未成功,生命结束在半路上。

历史上的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为第一批登顶珠峰的中国人。登顶时间在凌晨四点,没有照明设备,于是也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

按照国际登山惯例,登顶者必须有充足的登顶证据才能得到公认:第一,必须在顶峰留下纪念品;第二,必须在顶峰拍摄360度的环境照片和登顶队员在顶峰的照片。

电影基本还原了时间原貌,1960年三人艰难登顶,相机丢了,没有照片。没有照片就没有证据,没有证据就不被承认,不被承认就会面对无数的尴尬。

预告片里也有这一段,方五洲给学生上课,学生问,登山能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吗?

方五洲说,几亿人民只能想着吃饭这点问题,我们这个民族又有什么希望?

《攀登者》——我的观影报告

同学们问,老师,中国人真的有登上珠峰这回事吗,那为什么没有照片。

方五洲想起老队长牺牲之前对他说的话,你们要走下去。

右脚被冻伤截肢的队友曲松林,十几年后还揪着领子质问方五洲,当年为什么救自己扔了相机。

方五洲说,换了是我,你会留下相机让我去死吗。

75年再登顶,负责摄影的李国梁被副总指挥曲松林一直不断增加训练难度,急眼了,问你干嘛老是针对我。

曲松林说,当年相机就是从我手里丢的,这次你是拿相机的人。

这些人和这些感情,如果不是看电影,可能完全无法理解,也可能都没有答案。人与人,与家国,与天地,与理想,有时候并不见得多大无畏,也不一定是不怕死,是一种选择和一种放弃。

我以前非常不理解攀登珠峰是为什么,在看电影之前,这个疑惑已经跟了我很多年了,跟大多数人的疑惑没什么不同,跟我上小学的时候问老师的也没什么不同:

人这么渺小,为什么一定要去战胜大自然,好好活着不行吗。

我的老师没有给我明确的答案,她还让我罚站了后半节课的时间。

看完《攀登者》之后补了两个纪录片,那种大自然扑面而来的感觉会让我觉得,既然人类这么渺小,有机会就去试试能不能跟大自然拼一下,反正人生就这么一次。

但我还是没有勇气。

感觉自己可能就是一辈子活在舒适区的胆小的人。

有理想的人即便在半路中死去,仍然是快乐和光荣的人生,即便这种理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得到认可,即便有理想的人要承受更多的误解和委屈。

有理想的人才会伤心。

有人说李仁港导演的这部明明是爱国主义教育片过于儿女情长,比如第一次登上珠峰的硬核女队员黑牡丹总是惦记着心上人李国梁,时不时偷瞄一眼,好像根本没什么正事似的。

留学归来的优秀气象学家徐缨,一副白月光的痴情样,研究气象学好像不是为了祖国,是为了来保护她的爱人方五洲。

我觉得从头到尾大家都只有一个爱人叫祖国的电影才让人呼吸困难,人要先爱人。

这些爱情故事都是很美好的点缀,让英雄也更像人。

查资料的时候还看到了一个跟攀登者有关系的故事。

1998年5月23日,美国第一位无氧登顶的女登山者Francys在沿北坡登顶后的下撤途中,与丈夫Sergei和队友走散了。

第二天一早,两位乌兹别克斯坦登山者发现她在路边奄奄一息,于是放弃登顶,在零下30度的低温中,陪了她近一个小时,最后因为氧气耗尽,不得不先行下山。

丈夫Sergei到达营地后,发现走散的妻子Francys一直没回来,在精疲力尽的情况下选择折回山上寻找妻子。

最后他们没有见面,却同时留在了珠峰,丈夫在半路坠崖,妻子在路边等待中死去。

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比什么都浪漫的爱情故事,像没有等到方五洲登顶归来的徐缨,为了自己认定的事情奋不顾身,真幸福。

我记得电影里吴京还说了一句话,大概是,人类的未来在战胜未知和无知的路上。

《攀登者》——我的观影报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