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2歲,女兒4歲,沒想到這麼早就遭遇腸癌——我的抗癌日記(2)

作者高高詳細記錄了自己發現腸癌、手術、化療、檢查的全過程,並詳細真實地記錄了自己對疾病和人生的感悟。本文首發於知乎。

接上回:<strong>


我32歲,女兒4歲,沒想到這麼早就遭遇腸癌——我的抗癌日記(2)


前情概要:

本人32歲,父母近70,女兒4歲,沒想到那麼早會遭遇不幸,記錄一下整個過程,最重要的是儘早做腸鏡。

我有家族史,姑姑是腸癌、父親是腸息肉,我卻沒有重視;

體重下降、便血、腹痛、腹瀉、我以為是痔瘡。。。

腫瘤標誌物年年查都是陰性、所以,我忽及了腸鏡檢查!!

發現時候還不算太晚,沒有轉移。。。。目前術後化療中。。。


(2019年)1月25日記錄:

這次化療結束後的副作用持續的比上次久一點,主要是第四,第五天了還沒胃口,其他都還好,手麻因為有了心裡準備,沒什麼,這幾天還會有不時性的麻,而且這次手指也會麻,嘔吐感沒有上次強烈,就是沒胃口時間久,不過20號外面吃飯就好點了,可能吃膩了家裡的味道吧,21號還吃了個甲魚。

下腹傷疤處皮下硬塊最近邊緣按上去疼痛感,左腹疼痛也比之前出現的頻率多,雖然都是微疼,總覺得不放心,週三去看中醫的時候讓開了b超檢查,今天去做了,結果皮下硬塊是實性結節,邊緣清,不規則,未見血流。

檢查的醫生說不確定性質,需要ct確認,而中醫院沒有ct。我查了一下,一般邊緣清,未見血流的是良性,結合主治醫生的意見,先觀察吧,下次化療好就術後三個月,也要複查了。

其實想照個ct看看的,又怕看病排隊預約麻煩,也怕輻射副作用(下個月複查也要做ct),初步判斷良性的,就先不做了,恐怕很多人都是這樣想而不做檢查的吧。

1月30日記錄:

週一還是去醫院做了腹部ct平掃,結果都正常的,看樣子疼是手術造成的,醫生也不建議吃消炎藥,慢慢觀察吧。

我32歲,女兒4歲,沒想到這麼早就遭遇腸癌——我的抗癌日記(2)

2月1日記錄:

今天去腫瘤醫院拿之前做的病理會診報告,顯示和之前醫院的不一樣,之前顯示dmmr,即低微因素,患者不應化療,腫瘤醫院顯示pmmr ,即普通的,結合我是粘液腺癌,就是高危患者,患者應化療。

回想還好我化療了,否則就耽誤了。

今天的醫生還和我探討了雷替曲塞的問題,說這個藥在十年前由國外賣給國內了,國外不用這個藥了,所以國外沒有文獻報道了。

醫生建議還是換成一線方案好,一線方案是有數據支持的,而雷替曲塞沒有輔助治療的數據支持,只有晚期癌症治療的數據支持。

好糾結啊,要是之前有醫生和我說這個話,我肯定選擇一線方案,現在我經過兩次化療,覺得現方案給藥方便,副作用耐受,還是偏向於繼續這個方案化療的。

2月3日記錄:

今天小年夜,昨天去了開刀醫院借病理片,正好遇到做我病理的醫生,請教了一下,說我做過基因突變檢測,讓我在電腦裡拍了照片,可以去病史調報告,結果都是野生性的,即未突變。

還說醫院是做小兒病理的,染色也是機器的,非常嚴謹,應該不會錯,而且我年紀輕,錯配修復的可能性比較大,不一定腫瘤醫院就是對的。

我這種簡單的病理沒必要拿來拿去的,錯配修復也不一定準,還是微星穩定的基因檢測最準,正好我也有意做微星穩定測試,就又做了一個,等年後二週拿報告。

2月15日記錄:

2月13日做了第三次化療,感覺這次的副作用有點難受,可能是因為正常的時間長了,有一個月左右,今天是做好第二天,手麻,反胃,噁心,沒胃口,人乏,晚上十點睡的可以睡到早上十點。

2月18日記錄:

今天差不多沒有噁心,反胃的感覺了,吃東西也有點胃口,昨天可以吃常溫的水果了,不會有喉嚨刀割的感覺。但是左手還是麻,有時候腳也會麻,不知道是血液不循環還是毒性造成的。

2月19日記錄:

真是每天有情況啊,18日晚上腹疼就診,ct診斷腸梗阻,我真的沒吃什麼啊,前兩次吃撐了都沒那麼疼,而且第二天就沒事了。還好這次還有排便,醫生說禁食三天掛水,一天2000cc,這是要掛一天啊,晚上硬撐著回家了,這一晚疼的,19日一早開始掛水。

2月23日記錄

掛水當天肚子就不疼了,也有一定量的排便,想著要化療,要營養,就沒有禁食掛水,吃了一天粥,20號也有大便的,但是次數很多,像術後通氣那樣很稀,當天吃了一點東西,21號和20號差不多,22號的大便顏色就很深,一度以為是上消化道出血。今天大便就比較正常了,但是就一次排便又怕梗阻。真是拉的多煩拉的少也煩。

我32歲,女兒4歲,沒想到這麼早就遭遇腸癌——我的抗癌日記(2)

2月26日記錄:

昨天是術後三個月,去醫院腫瘤內科隨訪了,因之前剛做過ct,就不做ct和b超了,醫生讓做個mri盆腔增強,再查一系列的腫瘤血指標。我和醫生說了之前急診轉氨酶高的問題,內科醫生說一般正常值的1.5倍,我現在接近三倍了,加了保肝得藥,如果指標還高就不能化療了,並且建議我和主管醫生說換方案。

3月2日記錄:

今天去醫院做術後三個月複查,血五類,肝腎功能,癌細胞全套血檢查,盆腔增強mri,結果白細胞4.4,中性粒細胞低,淋巴細胞高(正常人是病毒感染的反應,我就不知道是不是化療的反應了,人也沒有感冒的跡象),肝功能的谷丙轉氨酶和穀草都高,1.5倍多一點。其他的報告還沒出。

不知道週三能不能繼續化療,轉氨酶那麼高會不會對肝損傷太大了,有點糾結,是不是化療4次差不多了,畢竟三期都可以3個月的奧沙加卡陪方案。

3月4日記錄:

今天癌細胞血指標,核磁共振的報告都出了,都正常的,就是盆腔有少量積液。醫生說可能是手術造成,有可能是腸梗阻造成的,當然也可能是目前影像學還看不到的癌細胞造成的。三個月之後要進一步觀察,如果沒有了就沒問題,如果還有或者增多,就要密切隨訪了。

今天微衛星不穩定的報告也出了,是高度不穩定,也就是說之前新華醫院的免疫組化是對的,我又回到了不用化療的分期。不過醫生認為手術分期是t4,至少要堅持六個療程吧。

我又在網上問了李進醫生,李醫生認為三個週期差不多了,適當就好,做多了傷身體。


我32歲,女兒4歲,沒想到這麼早就遭遇腸癌——我的抗癌日記(2)

3月9日記錄:

今天是第四次化療後的第四天,包括化療當天,這次的反應比上次好點,主要也是噁心,反胃,沒胃口,右手也沒有左手麻。最近一直在糾結要不要繼續化療。

3月11日記錄:

今天又去掛了腫瘤內科的主任號,醫生給出的建議也是做六次化療,爭取根治,而且我對氟尿嘧啶類藥物不敏感(Msi-h),用雷替曲塞挺好的。既然兩個醫生面診都那麼說,就做六次吧,不過醫生提醒一定要肝臟指標恢復正常再化療。今天還讓醫生開個胸部ct,雙源的更清晰。一直對術前胸部ct沒發現鈣化灶耿耿於懷,結節沒有了當然最好。

3月13日記錄:

昨天胸部ct報告出了,肺野炎症和散在微小結節樣影,嚇死我了,以為廣泛轉移了。去看了三個醫生,都說結節太小,不像轉移灶。我打算下週再去問問影像學專家和內科專家。

3月20日記錄:

關於胸部ct又去看了兩個主任,影像科的李惠民主任看了後說這個報告本來就有問題,結節樣影,就是似是而非的表述。寫報告的醫生被一個人大代表告了兩年,所以什麼都寫,沒有臨床意義,他看下來都好的,沒問題。又問了之前存在的鈣化灶和結節問題。他說結節他也看到了,以他的經驗來看是良性的,一年隨訪吧,你結腸癌術後本來就要隨訪的。急診的ct只是應付急診的,圖像很差,沒有意義。(李主任也是肺部閱片的權威人物,雖沒有肺科醫院的孫希文那麼紅)

今天又去看了呼吸科的主任,看了以後也說沒有看到報告上寫的散在結節,書寫報告的醫生過於小心了,他看下來很好,還寫在病歷上,讓一年隨訪。

我32歲,女兒4歲,沒想到這麼早就遭遇腸癌——我的抗癌日記(2)

3月27日記錄:

今天又是化療日,早上門診的時候遇到之前同一病房的,70多歲,分期不清楚,經歷了八次化療,現在疑似肺轉移,查出來肺部有兩個一釐米的結節,胸外科醫生建議消融手術。我們的主管醫生覺得沒有肝轉移直接肺轉移比較少見的。老爸也在說如果血行轉移的話也應該先到肝臟的。

說回化療吧,內心是越來越抗拒的,到不是不能耐受,而是一個還算正常的人硬是搞的難過,難以接受。總算是可以理解那些不願意化療,不願意繼續治療的想法。癌症這個病在末位生存期到來前和正常人幾乎無差異,真是惡毒。

3月30日記錄:

今天也是化療後第四天,包括當天,這次噁心反胃的感覺好點,就是沒胃口,還有人困,一直想睡覺,起來就想躺著,好難過。

4月2日記錄:

昨天吃了點金錢肚加一口八寶飯,到了晚上感覺縫合口漲起來了,之後有點疼,判斷應該是腸梗阻了。還真是容易梗阻啊,還好疼的不厲害,起來走了走,按摩了一下,之後就有排便排氣了,也就一點點不疼了,安心睡了一覺。

4月15日更新:

這周又要化療了,越來越牴觸,希望是最後次。最近老是腹脹,應該還是飲食的問題,一定要吃的少,吃的慢。現在回想術後恢復普食的時候還是按照術前的飲食習慣真是後悔,如果當時注意點,也應該不會像現在這樣頻繁腹脹了。

4月17日更新:

化療進行中。真是曲折的一天,早上開化療藥的時候國產奧沙利珀沒有了,只能用進口的(樂沙定),四瓶9000+,進醫保自費2000+。下午打留置針打了四針,換了兩個護士,說我血管太脆了。不知道進口的藥物副作用如何,我同事的母親化療時進口藥物副作用比國產大。

4月20日更新

化療後第四天,這次進口藥的副作用是小點,感覺不噁心,也會肚子餓想吃東西,就是人想躺著的感覺還是一樣,起來就想睡。

我32歲,女兒4歲,沒想到這麼早就遭遇腸癌——我的抗癌日記(2)

5月6日更新

早上睡醒感覺右上腹肋骨下方有點微疼,按上去也有點疼,感覺像以前劇烈運動後右上腹的疼痛。吃了早飯過了一小時也沒有緩解,決定去社區醫院做個b超。社區醫院做的很仔細,除了膽囊因為餐後顯示不清外其他無異常,只能先觀察。

5月14日更新

之前上腹的疼痛隨時間一點點不疼了,不過今天又開始疼了,好在後天要去門診複查了,到時候問問醫生再做個腹部ct看看吧。最近有很多病友家屬加我微信,多數是交流術後化療的。

這裡想重點說的是,治病還是要聽醫生的,醫生肯定是專業的,網友的意見只能交流,不能作為決定性的,如果對一個醫生的意見有異議,可以多問幾個醫生。

另外就是自身感覺化療是可以耐受的,絕對不是民間傳言那麼可怕,想想手術後最起碼幾個小時不能動彈,化療絕對沒什麼。

5月17日更新

昨天去門診複查,醫生建議升白和保肝的藥繼續吃,等驗血結果出來後再看,即使正常了也要以防反彈。複查的話三個月查血和b超就夠了,半年做一次ct就行,不過我說我老是肚子疼,醫生還是給我開了腹部ct和盆腔核磁共振。(就是不能胸部,腹部,盆腔一起做ct)

今天查了血和ct,白細胞正常,中性粒和淋巴比例還是有點不正常,肝指標穀草還是偏高,腫瘤指標一切正常。增強ct輸造影劑的時候好疼啊,結果要明天出來。

5月30日更新

先掛了放射科腹部讀片的主任號,一眼就看出乙狀結腸有炎症,問我是不是拉稀,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之後還看出傷口大,橫結腸都拿了,肝區也有一部分梗阻了,不過肝的代償能力強,沒有問題的。

盆腔腹股溝淋巴結人人都有,那麼小應該問題不大,實在擔心可以做彩超。而且我這個情況腹股溝淋巴轉移的情況非常少的,關注重點還是肝,肺及種植。

腫瘤科主任看了後說都不要緊,保肝藥再吃一個月,之後再查個肝功能。腸鏡時間可以拉長,腸炎也是手術導致的,可以不治療,等盆腔積液吸收。

我32歲,女兒4歲,沒想到這麼早就遭遇腸癌——我的抗癌日記(2)

7月17日更新

今天做了普通的腸鏡,約的下午做,昨天喝了一天粥,吃了點魚片,今天早上七點喝瀉藥,硫酸鎂,相對好喝一點。

喝瀉藥已經第三次了,經驗豐富,拉了近十次吧,沒有像第一次那樣拉血。

下午準時進去做,褲子脫到膝蓋側躺,先肌肉注射防腸痙攣的針,醫生說我很緊張,人都在抖,讓我躺好放鬆,不要看屏幕。之後就感覺有東西進了肛門,沒多久聽到醫生說有息肉,讓我看,屏幕上可以看到,我問醫生什麼位置,說降結腸,等會就切了,先注射一下,怕退鏡找不到,注射不疼沒感覺。

之後繼續做就能感到往腸子裡打氣,很漲,轉彎的時候有點疼,就是那種想放屁的漲,然後屁摒住的疼,可以耐受。

我說有點疼,醫生說很快到頂了,我說我橫結腸還在嗎,回答還有一半,一會醫生就說看到吻合口了,有個鉤子在那裡,說吻合口挺好的。

之後退鏡就沒有什麼感覺,最多像大便的感覺,到了息肉處,就看到屏幕裡注射後息肉變大,切的時候我怕疼沒看,其實沒什麼感覺,幾秒鐘吧,再看的時候就看到息肉已經沒了,醫生用三個夾子夾住傷口,說會自行脫落的,注意休息,今天流質,之後三天半流質,一週後取病理。

息肉大小7毫米,無蒂。

總結一下,普通腸鏡完全耐受的,甚至都沒有增強ct注射增強劑疼,就是脹氣難受有點疼,但時間也不久的,完全可以忍受。

關於息肉比較擔心的是復發,不過聽醫生的應該是良性的,醫生說你基因不好,這種很容易癌變,一次性拿掉了,也不要下次拿了。

擔心復發也是回家後想到的,當時沒有問。

不過最終還是要等病理。

我32歲,女兒4歲,沒想到這麼早就遭遇腸癌——我的抗癌日記(2)

7月24日更新

今天拿了腸鏡的病理報告,鋸齒狀腺瘤,良性的,研究了下,這種是癌前病變的一種,不是炎症性的。看樣子要提高腸鏡的頻率了

8月8日更新

泌尿系統的b超結果是有慢性前列腺炎,問了超聲醫生,如果盆腔種植轉移的,小結節是看不出的,只有腫塊的才看得出,還是要做盆腔核磁。之後看了泌尿科的特需,說症狀不嚴重不用吃藥,特別有肝損的,這個年紀不大可能得前列腺癌的。

早上去腫瘤科開了血液檢查和盆腔核磁,醫生說她認為不大可能種植,應該腫瘤沒有突破漿磨層。

8月12日更新

今天腹部彩超一切正常,但是驗血結果不好,癌胚抗原(Cea)7+,超過正常值了,這個就是提示可能復發轉移了,其他的總膽紅素有點高,和cea升高相比,不算什麼了

8月18日更新

問了好多醫生,大多數意見是輕微升高要重視,可能是其他炎症引起的,一個月以後複查cea,加做了肺部ct和盆腔增強核磁,都沒問題,盆腔少量積液也沒了。

(衷心感謝諸位朋友的關心和鼓勵!未完待續~~~)

圖片:Tatyana Markovtseva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