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會選擇 Magic Keyboard 和 Magic Mouse


我為什麼會選擇 Magic Keyboard 和 Magic Mouse


無論是在公司還是在家,鍵盤和鼠標是我們接觸得最多的外設產品,所以我會在公司和家裡各配一套鍵鼠。家裡的鍵鼠主要是為了玩遊戲,機械鍵盤配遊戲鼠標,從 G80-3000 青軸配羅技 G602 到酷冷烈焰槍 XT V2 紅軸配煉獄蝰蛇,主要是遊戲重心轉移到了手機遊戲上。公司的配套是一代的酷冷烈焰槍 XT 紅軸配羅技 MX Master 2S,主要是為了辦公打字舒服。然後前陣子腦子一熱把公司的鍵鼠換成了 Magic Keyboard 2 和 Magic Mouse 2,用了這段時間來跟大家聊聊這兩款「備受爭議」的產品。

在此之前先說一下我選擇 Magic Keyboard 和 Magic Mouse 的出發點,主要有三個。一是顏值,不得不說這套鍵鼠的顏值是真的高;二是為了追求桌面無線化;三是為了與 MacBook Pro 配合使用。

望著蘋果官網上高高的價格,惹不起,轉頭就去某二手平臺收了一套回來。


我為什麼會選擇 Magic Keyboard 和 Magic Mouse


從外觀結構上來看,Magic Keyboard 和 Magic Mouse 放在桌面上像一件藝術品,簡約的白銀配色比較百搭。在購買之前還特意去官網看了鍵盤和鼠標的基本參數,231g 的鍵盤和 99g 的鼠標,實際到手連著包裝盒一起拿也感覺很輕便。


我為什麼會選擇 Magic Keyboard 和 Magic Mouse



鍵盤長 27.9 釐米,比普通的 78 鍵鍵盤還要小。按鍵敲擊的感覺就是普通的薄膜鍵盤手感,鍵程較短。如果你之前用的就是薄膜鍵盤,可能不會有太多的不適應。對於長期使用紅軸的我來說,上手這把鍵盤時還適應了一段時間。

我為什麼會選擇 Magic Keyboard 和 Magic Mouse


鍵盤按鍵是蘋果重新設計的剪刀式結構,宣稱能令按鍵的穩定性得以提升,從我實際的體驗來看,確實沒有漏打的情況出現。鍵盤按鍵的力度要比普通的薄膜鍵盤要重一點,鍵帽材質稍微偏硬,對於青軸都敲得噼裡啪啦的我來說都不是問題。

接下來就是重點了,它可以完美匹配我的 MacBook Pro,配上快捷操作按鍵,比之前的機械鍵盤好用太多,更加貼合 Mac 的生態圈。比較適合 Macbook 外接顯示器使用的人群。鍵盤的充電口在中間位置,可以在電腦上看到剩餘電量,充滿電用一天大概掉 2% 的電,估計用一個月都沒問題。


我為什麼會選擇 Magic Keyboard 和 Magic Mouse



鼠標的造型是爭議最大的地方,像一塊扁平的鵝卵石,也像一塊用過的肥皂,怎麼拿怎麼不舒服,可以說毫無人體工學可言,這是我從 MX Master 2S 換到 Magic Mouse 2 上最強烈的感覺。

我為什麼會選擇 Magic Keyboard 和 Magic Mouse


它的缺點很明顯,鼠標不能握只能抓,而且左右按鍵比較硬。我試著去適應了一個下午,結果就是手指僵硬,手腕疼痛,因為已經習慣了傳統鼠標的雙指操作。鼠標與鼠標墊的接觸面是底部兩根塑料條,接觸面積太小,如果使用布質鼠標墊的話會感覺移動不順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缺點,鼠標的充電口在底部,充電時無法使用。


我為什麼會選擇 Magic Keyboard 和 Magic Mouse



說完了缺點,再來說優點。傳統鼠標的滾輪在這上面變成了單指滑動,這個頁面滾動方式真是太太太好用了。還有單指輕點兩下的智能縮放功能,對經常使用 Xmind 或者 Adobe 軟件的人來說都很便利。還有就是蘋果引以為傲的手勢功能,在觸控板上能做的事情鼠標也能做。單指左右滾動可以切換頁面;雙指左右輕掃可以切換應用;雙指輕點兩下可以呼出調度中心。不管是單個應用內還是多個應用之間切換,一個鼠標就能搞定,awesome。

其實用了這段時間,我越發感覺選擇 Magic Keyboard 和 Magic Mouse 是衝著顏值和輕便去的,每當感覺使用不順暢的時候,低頭看一下,哎,真好看,這事就過去了。最後總結一波,如果你用的是蘋果電腦,而且要追求無線化和桌面的美觀度,可以考慮配一套鍵鼠來外接顯示器辦公,事半功倍不敢說,無縫匹配的體驗還是很明顯的。對了,還要提醒一句,如果你不是用的蘋果電腦,千萬別選擇它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