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村大哥養3只稀罕物,從業30年東奔西跑,年掙6萬元


河南南陽農村大哥耍猴已有30年了,現在帶著自己的三隻猴子在山東一古村落長期演出。大哥說,我來這兒已經大半年了,景區每年給我六萬元,我每天都在這兒演出,雖然在這兒掙得不多,但是不用東奔西跑啊,生活安穩。

大哥帶的三隻猴子是猴爸、猴媽和猴寶。大哥說,我們那兒是耍猴之鄉,現在耍猴是河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而且也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一種特色產業。

猴爸在表演踩高蹺。大哥說,猴子雖說算是一種機靈的動物,但跟人的智商比起來,自然還是畜生,所以訓練起來並不難:所有動物的培訓手段就兩種——鞭子加糖塊。

猴寶在走鋼絲,博得了觀眾們的掌聲。

三隻猴子蹲在牆根,等待新一輪的表演。

猴寶表演打籃球。

猴寶打籃球表演。

猴寶在籃球上站起來面向觀眾示意。

猴寶發怒,擰住了主人的耳朵。

猴媽表演騎自行車,圍觀的小孩最高興,看的興高采烈。

猴媽表演騎自行車。

表演結束後,大哥領著三隻猴子來到小河邊洗澡。大哥說,猴寶最喜歡洗澡了,到了水裡玩個沒完,猴爸最不喜歡洗澡,髒得很。

人們在城裡待久了,看不到這種耍猴的表演,久久圍觀不肯離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