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老照片:袁世凱墓,它不是掘地落棺木,而是平地建墓壙


袁世凱準備登基當皇帝

1916年6月袁世凱在北京去世後,建成的浩大塋宅佔地近93萬平方米,位於河南安陽。

碑亭旁的石像真人大小而略胖,裝束為袁世凱執政時期式樣,文官頭戴平天冠,著祭天禮服,袖手肅立;武官著北洋軍服,手握軍刀

此牌樓為鐵筋洋灰石子築就

風磨銅鼎爐

袁世凱稱帝

景仁堂,用於祭祀袁世凱,堂內設供桌、靈位及袁世凱生前衣冠劍帶

民國時期袁世凱墓中的石拱橋

墓廬前是“山”字形鐵門,鑲嵌在羅馬式白石柱間,鐵門以渾鐵鑄成,上端各有一個八角徽章,徽章中心仍為十二章紋。

墓臺之上有石柱鐵門和祭祀用的石桌。墓冢呈半圓狀,直徑為1733米

時任河南巡按使的田文烈負責督建。中西結合,既彰顯“皇家”氣派又區別於帝王陵寢,為我國陵墓建築史上的一個創例。

袁墓最大的特點是,它不是掘地落棺木,而是平地建墓壙

整個墓臺部分,是比照美國總統格蘭特墓的形制建造

中堂院大門,其門板上有七排七列的銅門釘,低於帝制的“九橫九縱”級別。

主要建築分佈在南北神道中軸線上,自洹水北岸的照壁牆起,綿延長達千餘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