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明一個療法,攻克了大多數癌症,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能增加多少歲?

司大勇


如果發明一個療法,攻克了大多數癌症,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能增加多少歲?

具體能增加幾歲不好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並不會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有大幅度提高,甚至夢想可以長生不老。

雖說,目前全球範圍內癌症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但是,癌症和心血管病一樣,都屬於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的疾病,即使它們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提升的主要是高齡年齡組人群的預期壽命,對全部人群的影響有限。

不同年齡段人群死亡率對人均預期壽命的影響不同

前面已經說過,我們沒有辦法計算出人口實際的平均壽命,只能根據現有人口的死亡率來估算出特定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指一個特定人群估計平均還能活多少年。

常用的是出生隊列平均預期壽命(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LEB),指特定年份出生的所有人的平均預期可以活多少年。

而一般人常說的“人均壽命”,其實指的是當年出生的所有人平均預期能活多少年。


人均預期壽命是怎麼得出來的呢?

是根據目前人群各個年齡段人口的死亡率,和目前的這種死亡率趨勢保持不變,推算出來的。

這樣,年齡越小的人群死亡率對整體平均預期壽命的影響權重比高齡人群要大得多,比如新生兒死亡率的影響最大。

比如,如果某年出生的人口中有一半的人在4歲前死亡,另一半都很長壽,活到70歲。

該出生隊列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僅有36歲。

如果,採取一定措施降低兒童死亡率,整體的平均預期壽命就會有大幅度提升。

最近100年來,世界範圍內人均預期壽命出現快速升高,主要就是因為公共衛生,疫苗接種和抗生素的應用等極大的降低了更主要影響兒童和年輕人死亡率的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

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也因此從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轉變成心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

最近20年來,雖然社會經濟情況和醫學得到更快的發展。尤其是歐美髮達國家的發展更為強勁,主要死亡原因的心血管病和癌症死亡率都有明顯降低。但是,人均預期壽命的升高趨勢卻變身成為蝸牛,呈現緩慢爬升的態勢。

下圖所示,我國和世界整體預期壽命也呈現緩慢爬升態勢。

這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就是因為,目前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等影響高齡人口的慢性病,即使死亡率降低,對整體預期壽命提升因為有限。

另外一個原因是,人均預期壽命之前的大幅度提高遭遇到人類“壽命天花板”或“壽命牆”。

人類壽命天花板

歷史證據顯示,人類最大壽命在120歲左右。

但是,整個人口可以達到的平均預期壽命要遠低於這個天花板,很難超過或者達到90歲。

關鍵在於,這個天花板最大的阻礙是由於目前尚沒有解決可能的老化,而不是具體的疾病。

目前,全球人均預期壽命已經超過71歲,歐美髮達國家普遍超過80歲,達到83~85歲,已經極大的接近了這個天花板,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有限。

即使癌症這種“絕症”被“消滅”,人類平均預期壽命的提升也有限

不要說“發明一個療法,攻克了大多數癌症”,即使徹底消滅癌症,對整體預期壽命的提升也有限。

前面已經說了,這主要是由於癌症死亡主要影響高齡人口。

以前不久發表的全球疾病2017年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各種原因導致55 94.57萬人死亡,總體死亡率為737.7/10萬人。

其中,傳染性疾病、孕產婦和新生兒,以及營養性疾病(CMNN)導致1038.99萬人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18.6%,死亡率 143.8/10萬。

非傳染性原因(慢性病)導致4171.11萬人死亡,佔73.4%,死亡率536.1/10萬。

受傷死亡4.48百萬人,佔8·0%。

慢性病中,心血管病死亡1779.09萬人,死亡率233.1/10萬;腫瘤死亡955.62萬人,死亡率121.2/10萬。

但是,腫瘤死亡主要影響45歲以上,特別是60歲以上人口。

因此,即使癌症被消滅,也無助於衝破主要歸於老化的人類壽命天花板,對人類整體平均預期壽命的提升也有限。


掙脫枷鎖的囚徒


目前來說,全球的人類的平均壽命在70-80歲之間,而人類有可能的壽命上限是120歲(一會會詳細說),所以我認為增加的年紀應該在10-30歲之間。(個人看法)

做出這個判斷的依據大概是這些:

人的壽命上限

人都是由細胞組成的,所以人的壽命首先其實受制於細胞的。

那細胞的上限呢?其實是受制於端粒!

端粒是在DNA兩端的,起到了保護DNA的作用。一般來說,細胞沒複製一次,DNA兩端的端粒就會變短一些。(綠色的是端粒,紫色的是DNA)。

這個端粒的使用上限大概在50次左右,到了上限,端粒就太短了,以至於DNA就會被降解,這時候細胞就會死亡了。科學家對於端粒進行研究和估算,提出人的壽命上限在120歲左右。

癌症之後還有其他絕症麼?

其實古人基本上很少會因為癌症去世的,因為他們的壽命比較短,平均壽命也就是現在的一般,而現代癌症如此高發,就是因為我們這副軀體其實一開始的使用壽命並沒有很長。(畢竟遠古人都不會活得很長)而現代人的壽命突然增加很多了,這樣細胞老化不受控制的風險就增加很多很多,才會大面積地出現癌症,說白就是因為現代的人壽命太長,而身體本來就沒設計成長壽的模式導致的。如果癌症能被治癒,癌症之後還會不會出現其他更可怕更難對付的絕症,其實我們是不得而知的,現在的癌症就像是限制人類壽命的一道關卡,只有過了,才知道後面是什麼。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因為,環境,遺傳等,綜合這些,我覺得提到到80-100歲之間還是很有希望的,再往上就要看攻克癌症之後會不會出現什麼其他的意外。


鍾銘聊科學


人的壽命長短,不能以得不得癌症來衡量。決定一個人壽命長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活環境、社會環境、個體生活習性、飲食、工作、衛生條件等。但是,對於癌症患者來說,能否治癒癌症,則是決定其生死的鐵律。如果可以徹底治癒癌症,自然就可以保證患者的生存率為100%。但這不能代表人類不發生其他至命疾病的可能。因為當今時代,可以至死人命的疾病很多,如:心梗腦梗等。所以,人類攻克癌症之後,平均壽命增長多少,是與癌症患病人數和癌症治癒率成比例的。具體是一個什麼比例數據,要由世衛組織來統計,並不是普通人可以隨意評估出來的。如果現在已經有了治癒癌症的藥物,那麼,也只能確保癌症患者不死於癌症,並不能代表癌症治癒之後,不會因為得其他至命疾病而夭折,更無法得知癌症患者治癒了癌症之後,還能多活幾年。


7311665134351


這個療法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只是大多數人不接受也做不到而已,所以長壽的永遠都不會是多數人,就是這個道理

比如日本人其實就是因為接受了這種方法而已,所以日本人的人均壽命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小小的日本竟然會有3000多家斷食寮

人們並不會因為這個是對的,他就會接受的。反而那些不對的說法符合他的邏輯思維觀念他反而會更樂意接受他認為是對的東西與道理。這個在經濟學上說的是【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你這個東西好反而變成了一種罪過。有的時候你自己找死也是民族英雄。比如岳飛

人人都是認為自己才是真理 自己才是對的。即使他已經病入膏肓了他也依然堅持這一點


太素老道


攻克了癌症,人類的平均壽命也不在會增長多少,但是,人人把自己的氣血管好,人類的平均壽命就會大大延長,癌症的發生率也會大大降低。


老樹瘦馬454


攻克癌症以後,已經知道保持血液健康的方向,屆時到150歲是一個坎。過100歲是分分鐘的。經我治療的朋友脈數從78下回落到66下左右,血液已經與年輕人一樣了。


玩石462


早就有這個方法了。解決癌症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用碳酸氫鈉。


羅羅31163578


下壽80.中壽100.上壽120!……也只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能攻克癌症


手機用戶73110516598


作為一個教師是這樣的邏輯?首先第一個問題都解決不了,你已經想象討論解決後的是事了,有意義?要是我有一個億,我未來的生活會有怎麼改變,你回答我。前提是我有,不是我想象出來


農村卡哇伊936


可以嘗試合力。若將子宮肌瘤簡單拿下,其它的也許就是破竹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