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張圖讀懂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競爭格局

目前,中國證券行業經過綜合治理整頓和實施分類監管,證券行業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各家證券公司的資本實力穩步提高。但總體上國內證券公司數量、營業部眾多,資產規模偏小,競爭較為激烈。證監會實行以淨資本為核心的風險監管體系,各種新業務的開展也對淨資本規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有利於各種資源向規模較大、資產優良的優質券商集中,未來行業集中度將會有所提高。

全國131家證券公司營業部破萬家,競爭日趨激烈

2018年,我國證券行業共有131家證券公司,資產總額為6.26萬億元。在中國證券公司營業部可謂是個龐大的群體。2008年以前,全國證券營業部數量擴張比較緩慢,直至2008年5月,中國證監會放寬券商新設營業部的資格條件,鼓勵券商發展營業網點。由於證券營業部的建設需要短暫的週期,因此這一決定的實施,促使券商營業部數量在此後兩年大幅度增加。

十張圖讀懂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競爭格局

截至2018年末,全國擁有證券營業部10376家。數量較多集中在沿海地區,這部分營業部分佈密集的區域進一步增加了佈局密度,廣東、江蘇、浙江是營業部最多的區域。證券經營機構營業部佈局密度不斷提高,使得同公司不同公司營業部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其中以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和北京競爭最為激烈。

十張圖讀懂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競爭格局

十張圖讀懂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競爭格局

TOP10在營收、淨利潤領域行業集中度均在40%以上

目前,我國證券行業存在新老兩種商業模式,各項基於監管壟斷的傳統商業模式支撐著國內證券公司近20年的發展。所有證券公司從事同質化的業務,依靠壟斷賺取利潤,行業集中度因此不高。

國內證券業商業模式即將面臨切換,在這個背景下,我國證券業集中度將面臨長期上升的趨勢,並可能逐步向海外證券業靠攏。事實上,2012年在經紀等傳統業務領域,已經出現了集中度提升的現象。在更趨激烈的競爭中,贏者通吃的趨勢未來可能會擴展到各項傳統業務中。而新業務由於牌照發放的先後,本身集中度就很高,證券行業未來可能出現兼併整合浪潮,而且這一進程或許會大大提前。

從歷年數據看,2007-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集中度變化較為平穩,前十在營收、淨利潤領域行業集中度均在40%以上。

十張圖讀懂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競爭格局

十張圖讀懂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競爭格局

中信、國泰、海通穩居前三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9-2024年中國證券經營機構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位居2018年證券公司總資產、總營收、淨利潤、淨資產和淨資本TOP20榜單前三。

具體看,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所有證券公司總資產排名TOP20中,中信證券依然位列第一,總資產達到6531.33億元;海通證券和國泰君安分別位列第二、第三,總資產分別達到5746.24和4367.29億元。而營收排名TOP20,中信證券以372.21億元位居第一,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營業分別以237.65億元和227.19億元位居第二第三。

從前三的數據差距來看,中信證券遙遙領先,略有霸主之勢。

十張圖讀懂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競爭格局

十張圖讀懂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競爭格局

附:2018年證券公司各指標TOP20排名榜單

十張圖讀懂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競爭格局

十張圖讀懂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競爭格局

十張圖讀懂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競爭格局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證券經營機構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