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過去一年“水深火熱”,即將開始的大選成“氣候大選”?

5月18日,澳大利亞將舉行大選。或許,這次大選可以稱為“氣候大選”,因為在這場大選中,澳大利亞選民最關注的議題不是教育、不是移民,而是氣候變化。

澳大利亚过去一年“水深火热”,即将开始的大选成“气候大选”?

根據益普索Ipsos在今年4月發佈的民調數據,澳大利亞民眾對氣候變化的關注達到近10年來新高,約64%的受調者認為,氣候變化問題應當成為澳大利亞政府首要關注的問題。

此外,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對10萬澳大利亞選民開展的調查也顯示,將氣候變化作為首要關注議題的選民佔比最高。

這樣的民調結果並不讓人意外,因為過去的一年,是許多澳大利亞人經歷的有生以來最“水深火熱”的一年。

剛剛過去的夏季是澳大利亞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炎熱的夏天,一些地方的氣溫逼近50℃,甚至出現了柏油馬路融化的情況。

澳大利亚过去一年“水深火热”,即将开始的大选成“气候大选”?

與高溫相伴的是乾旱,這也是澳大利亞100年來遭遇的最嚴重乾旱,國內最大河網默裡-達令河河網超過100萬條魚死亡。

高溫、乾旱之後,又緊接著暴雨、洪災。其中,昆士蘭東北部遭遇118年來最嚴重的洪災,鱷魚都被衝上了街頭,還有50萬牲口在洪災中喪命,農民、牧民損失慘重。

澳大利亚过去一年“水深火热”,即将开始的大选成“气候大选”?

這一切讓澳大利亞人很難對氣候問題“熟視無睹”。而讓這個問題更為醒目的是,政府在這個問題上不是無可奈何,而是大有可為。

根據去年底聯合國發佈的2018排放差距報告,澳大利亞的碳排放並沒有達到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而是持續上升,照目前趨勢,澳大利亞無法實現2030年的減排目標。

事實上,這幾年,澳大利亞政府在碳排放問題上一直不那麼積極。但過去一年,澳大利亞人飽嘗氣候變化帶來的苦果,在對這一切還保留新鮮記憶時,偏偏大選又馬上要開始了。

在此背景下,大選自然帶上了濃重的“氣候”色彩。在競選活動中,無論是代表自由黨的現任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還是工黨領袖肖頓,都大談澳大利亞的碳排放責任和減排舉措,即使是以堅持保守立場著稱的前總理艾伯特,也開始在碳排放問題上改口……

澳大利亚过去一年“水深火热”,即将开始的大选成“气候大选”?

在筆者看來,不僅是在澳大利亞,隨著氣候變化問題越來越凸顯,許多國家的大選都會呈現“氣候大選”的趨勢。

過去的一年,不僅對澳大利亞,對許多國家都是自然災害頻發的一年,而這恐怕只是開始。隨著全球碳排放量持續增加,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加劇。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的話來說,由氣候變化所引發的自然災害還將不斷增多,風險程度將持續加劇。

越來越多國家的大選帶有“氣候”色彩,固然表明氣候變化問題的嚴峻性,但也是件好事:說明越來越多人開始切切實實地關注這個問題了,而關注往往是改善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