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縣----文化傳承,歷史悠久

遂昌縣----文化傳承,歷史悠久

遂昌縣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是一個歷史悠久縣,縣人民政府駐地妙高鎮。該縣三仁畬族鄉好川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是浙西南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表明42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生息、繁衍。據考證,遂昌夏、商、西周時屬越,春秋屬姑蔑,戰國越亡屬楚;秦統一中國後,分郡縣兩級,屬會稽郡太末縣;西漢分三級制,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太末縣。

遂昌建縣:《後漢書. 郡國志》劉昭注,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孫權分太末縣南部地始置遂昌縣;《宋書.州郡志》載:“孫權赤烏二年(239年)分太末時更名曰平昌。”清光緒《遂昌縣誌》卷一載:“平昌縣以去十五里兩山前後平疊如昌字,故名”。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名複稱遂昌。東漢末年,其時地廣,約含今遂昌縣和龍泉、慶元縣大部,金華縣(原湯溪縣)部分地。

遂昌縣----文化傳承,歷史悠久

南朝屬東揚州東陽郡或揚州東陽郡,變動頻繁。隋開皇九年(589年)至大業元年(605年)撤縣,屬東揚州括州和東揚州永嘉郡。光緒《浙江通志》卷四載:“唐武德時復置尋省入松陽”。《舊唐書》載:“唐武德八年(625年)撤縣入松陽”遂昌自隋開皇九年至唐武德的三十多年,據《大明一統志》,《讀史方輿紀要》,皆謂屬處州。 唐景雲二年(711年)遂昌縣復置,屬江南道括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至貞元三年(787年)先後屬江南東道括州,江南東道縉雲郡、浙江東道括州、浙江西道處州、浙江東道處州。五代吳越國地,屬處州。宋時屬兩浙路處州或浙東路處州。

遂昌縣----文化傳承,歷史悠久

元時先後屬江淮行省處州路,浙江行中書省處州府。明時屬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處州府。清光緒《遂昌縣誌》卷一載,明成化八年(1472年)析八、九兩都與金華、蘭溪、龍游縣部分地置湯溪縣。清時先後屬處州府,浙江軍政府處州軍政分府。1912年屬浙江省都督府,1914年屬浙江省長公署甌海道。1927年至1949年5月屬浙江省第九(麗水)、第六(麗水)第三(衢州)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8日,遂昌縣城解放,屬浙江省第三專區(1949年10月改稱衢州專區),1955年3月改屬金華專區。1958年10月松陽縣併入。1963年5月改屬麗水專區。1982年1月恢復松陽縣,同屬麗水地區(今麗水市)。

人文歷史:湯顯祖紀念館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若士,江西臨川人。我國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戲曲家。他的詩文和劇作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其代表作《牡丹亭》,一直享譽文壇、馳名海外,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遂昌縣----文化傳承,歷史悠久

湯顯祖於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至二十六年(1598)任遂昌知縣。在任五年,他勤政愛民,興教辦學,勸農耕作,滅虎除害,深受遂昌人民的愛戴。

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歷史文化名人,弘揚民族文化,我縣於1995年4月在縣城建成“遂昌湯顯祖紀念館”。紀念館面積800多平方米,由前院、館舍、後花園三部分組成,環境優美,古樸雅緻。館內兩個陳列廳,內容豐富,格調高雅。第一陳列廳介紹湯顯祖生平,重點介紹了湯顯祖在遂昌的政教治績,以及幾百來遂昌人民對湯顯祖的遺愛深情。第二陳列廳展示了湯顯祖的藝術成就,以及歷來對《牡丹亭》的演出、研究、評論的情況。

好川文化 好川墓地位於浙西仙霞嶺大山區——遂昌縣三仁鄉好川村嶺頭崗。墓地規模大,墓葬數量多,共清理墓葬80座。隨葬品豐富,出土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等1062件(組),好川墓地的發現、發掘,展示了遂昌——乃至浙西南四千年前的文明史,是浙西南史前考古研究的重大發現與突破,為進一步深入探討良渚文化的分佈範圍、年代、分期和良渚文明演進方式、良渚文化去向以及後續文化等問題提供了一批十分重要的新資料,也為了解浙西南地區史前文化面貌提供了極具價值的線索。1997年被評為全國重大考古發現提名榮譽獎。

遂昌縣----文化傳承,歷史悠久

獨山村 是遂昌縣西南山區烏溪江畔的一個古村落,1991年10月被列為浙江省三個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周圍高山聳立,村前孤峰獨峙,江水清流。是明清時期的典型建築,昔日的古街、民居、石碑坊及塞門、塞牆,形成古樸的山區生活氣息,延續並保存著古村落的歷史文化脈絡,素有“明代一條街”之稱。

獨山石牌坊

建於明隆慶三年(1569年),距今四百多年,保存完整,獨具明代風貌。該牌坊全部用花崗石建造,三間四柱五樓,歇山頂構造,飛構翹角,蔚為壯觀。脊頂龍魚吻飾,額坊浮雕龍鳳瑞獸,工藝精湛,令人讚歎。1997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村口紅色紀念建築群 王村口地處浙西南山區,是浙西南地區的重要集鎮。1935年粟裕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軍浙西南,開闢了以王村口為中心的遊擊根據地。如今當年的蘇維埃政府舊址、師部舊址、紅軍召開大會的宏濟橋、天后宮均完整保存下來。1984年,粟裕同志逝世後,其骨灰撒在王村口月光山上,當地政府在月光山修建了公園,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為紀念碑題詞,在當年紅軍戰鬥過的白鶴尖建造紅軍紀念亭。

遂昌縣----文化傳承,歷史悠久

王村口已成為遂昌縣的鄰近縣市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陳宅大屋 位於縣城的明代建築之一。 建於明代末期,主體三進保存完整,結構佈局具有典型的明代風貌。是麗水市各縣中保存完好的,並有一定的代表性,有較高的保護、利用價值。1997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