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MET編譯】Andy Home:不同前景將加劇鉛鋅的分化

上海金屬網5月13日訊:鋅和鉛可能是所謂的“姐妹”金屬,但它們的價格差異從未如此之大。

上月,LME鋅的溢價高於鉛,為每噸1,003美元,創下12年來的最大價差。

鑑於這兩種金屬有著相同的供應驅動因素,這種差距顯得有些奇怪。大多數鋅礦作為副產品生產鉛。鋅的原料壓力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地質伴生鉛的壓力。

不過,倫敦鋅CMZN3今年迄今上漲9%,至每噸2,624美元,而鉛CMPB3下跌6%,至每噸1,833美元,在LME 基本金屬中表現最差。

國際鉛鋅研究組織(ILZSG)本週發佈的兩年一度的預測可能會加劇這種差異。

對基本面分化的預測將反過來加劇基金分化,強化投資者對這兩個市場截然不同的看法。

ILZSG的數據顯示,2017年和2018年,鋅和鉛市場的精煉金屬供應均出現短缺。

但根據該組織的最新統計評估,它們今年的基本命運將有所不同。

預計鋅的供應缺口仍將高達12.1萬噸,而鉛的供應缺口將恢復至預期的7.1萬噸。

鋅的故事已經從原材料短缺轉向了盛宴,但故事中的糾結在於冶煉廠的瓶頸,尤其是在中國。

ILZSG的預測反映了這一情況,全球礦產供應今年料增長6.2%,但精煉金屬產量僅增長3.6%。歐洲產量將下降0.8%,這反映出2018年10月俄羅斯每年10萬噸的Vladikavkaz工廠永久關閉。

儘管0.6%的使用前景相當黯淡,但仍存在供應缺口。

事實證明,選擇在何時縮小這一差距是一項棘手的事情。自4月初以來,註冊庫存幾乎翻了一番,達到97,650噸,但合約價差仍然非常緊張。

今天上午LME公佈的庫存報告顯示,鹿特丹取消了9,000噸註冊鋅,這可能加劇價格緊張程度。

相比之下,LME的鉛價差在過去兩個月一直處於相對溫和的正價差,而交易所庫存在過去兩個月基本穩定。

根據ILZSG的評估,鉛價不太可能擺脫價格波動的影響。市場在經歷兩年的短缺後,正重返過剩狀態。

全球精煉鉛產量預計將增長2.5%,超過1.2%的需求增長。預計中國的使用量將下降1.1%,將抑制全球需求。

無論如何,鉛並不是那種能夠吸引大量投資資金的市場。

儘管歐洲和北美的鉛酸電池回收率接近100%,是一個成功的回收案例,但鉛酸電池是一種具有毒性的重金屬。

在投資者對金屬供應鏈環境和社會問題日益擔憂之際,人們對遺留鉛中毒的普遍看法依然存在,這對鉛的聲譽構成了威脅。

此外,對於敢於冒險的基金經理來說,閱讀市場領先優勢是出了名的困難。即使以不透明的工業金屬標準衡量,鉛市也有太多部分被第二產業的統計數據所掩蓋。

正是由於電池的高回收率,全球鉛供應的一半以上來自可回收材料。

因此,基金資金更願意投資鋅市,尤其是做多鋅市。不僅有更多有意義的數據需要消化,而且倫敦和上海的市場流動性也更強。

過去兩年,這兩種金屬之間的巨大價格差異,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鋅的優異表現,而鋅的優異表現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因於投資者的參與。

基金和基本面因素共同推動鋅價在2018年2月升至3595.50美元的10年高點。

自那以來,鋅價暴跌,部分反彈,原因是空頭因金屬供應持續吃緊而被套牢。

鉛在這一切中的角色一直是鋅的相對價值交易中的替罪羊。如果基金真的對鉛感興趣,那就是在買入鋅時做空。

多年來,這兩種金屬之間的相對價值交易在LME一直很受歡迎,現在依然如此。

它本身已經成為一種零星的價格驅動因素,特別是對於不幸的鉛來說更是如此。

這似乎不太可能很快結束,意味著這兩種金屬之間的價差仍將受制於鋅的短期走勢。

鋅價再度下跌,短期資金攻擊倫敦日益惡化的技術面,看跌者似乎也集中在上海。

倫敦市場的持續供應緊張是一個警示信號,從礦山過剩到金屬過剩的過渡時間仍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

做空鋅是花旗集團首選的貿易戰金屬交易,因為“鋅的短期供應緊張窗口將因全球需求進一步疲軟而關閉。”

Wood Mackenzie的分析師堅持認為,鋅價將在2019年底前重新回到去年的高點,因為冶煉廠的表現落後於預期,而庫存已降至歷史低點。

在如此不同的觀點中,鋅似乎會經歷一段持續的熱潮,這意味著鉛可能也會經歷一段熱潮。

過去,鉛的交易價格一直高於鋅價,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初。

在缺乏重大供應衝擊的情況下,很難找出如何應對的方法。

如果衝擊來自不透明的二級鉛供應鏈,你不會看到衝擊的發生。

對許多投資者來說,這就是鉛的問題。

上海金屬網(SHMET)唐堯月譯自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