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些民科熱衷於反對和攻擊達爾文、牛頓和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及他們的理論,這是為什麼?

潘欣冉


這是現代人被雞湯慣壞了

個人英雄主義

其實,我們從小就會學到很多科學家的故事,牛頓腦洞被蘋果砸想出萬有引力,伽利略的鐵球實驗,愛因斯坦數學不好,瓦特看到水壺蓋想到蒸汽機,其實這些都是謠言~~~

後來,我們瞭解了這些科學家粗略的生平之後就會發現:這些大神都是單打獨鬥完成了鴻篇鉅製,成為偉大科學家。達爾文,牛頓,愛因斯坦,伽利略,瓦特其實都是這樣的。

而實際上,歷史上確實出現了很多偉大的“民科”(實際上,原來這個詞不是貶義,而是中性詞),比如:法拉第,焦耳。他們都做出了超級偉大的貢獻,可以說是他們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而且他們都是地地道道的民科。

甚至是,“科學”詞彙也是用來形容“像法拉第一樣的人”,才得以出現的。

可以說,整個20世紀之前的科學史就是一部不同時期不同科學家的個人英雄主義的歷史。

近現代科學的發展

但是,如果你仔細看最近這些年來的諾貝爾獎,其實你能隱隱約約地發現,大多數的科學成就基本上都是2,3個人要一起拿,有時候只能頒給3個人,但是有4個或者更多的人,最後諾獎不得不捨棄一些人,甚至直接頒給一個團體。(舉個例子,當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對稱性破缺,實際上能夠獲獎在於吳健雄領導的科研小組做了驗證試驗,理論上應該是楊振寧,李政道,吳健雄以及她的助手拿獎,但實際上因為名額限制,不能超過3個人,最後給了楊振寧和李政道)

這其實就是因為現代的科學僅僅憑藉個人英雄主義是幾乎不可能拿獎的,它常常需要藉助大型設備以及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幫忙才能夠搞定。比如:引力波觀測器如果沒有更懂工程的科學家加入,他們也是搞不起來的。

而現在的很多“民科”,他們簡直是被雞湯慣壞的典型,自以為可以成為像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那樣的科學家,那樣可以對前人說“你不對”的科學家,然後做出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科學理論。其實說起來真的有點搞笑,我覺得這些人有的時候可能真的不瞭解“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研”,只是在做白日夢而已。

也因此,如果能夠在自己的夢境裡擊敗各領域最傑出的科學家,那一定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所以,夢嘛,像多誇張都行,反正也不需要顧及人家的理論到底對不對。


鍾銘聊科學


為什麼民科熱衷於反對和攻擊達爾文、牛頓和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及他們的理論?很簡單,因為他們就知道這些了……

達爾文、牛頓的理論正常人初中就學過了,九年義務教育已經教了。愛因斯坦的理論雖然義務教育不教,但是鋪天蓋地的科普書、科普文都講這個……所以基本上對這三位大神的理論認知門檻是最低的了,當然是基礎認知……

要反對一個理論當然是要先知道這個理論,而這三位大神的理論最符合民科這一條件,畢竟民科一般還是上過初中的,一般還是看過科普書的……

對一個成熟理論最容易產生質疑的就是剛聽說+不瞭解的階段。因為只要深入瞭解,一般一個成熟理論你是不會輕易找到毛病去反的,一知半解時最無畏了,無知者無畏嘛,不過往往這類型的反對者提出的反對意見在內行人看來是比較幼稚的,甚至都不值得反駁,故此我們就看到一些民科在一些著名高校門前掛牌挑戰,但往往被無情地無視了。

人貴有自知之明,真的,對於達爾文的進化論、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這樣的成熟理論,真不是初中知識或科普知識就能找出毛病的,你當全世界的科學家都是吃素的嗎?

至於理論中一些已知的BUG,學界是知道的,也不勞他們費心。

如果作為一個科學愛好者,理應竭盡所能去理解這些成熟的科學理論,保留疑問是可以的也是應該的,因為這些疑問講促進你對理論有更深入的瞭解。如果是一個以推翻錯誤理論建立全新正確理論為己任志存高遠的科學理想者,就應該好好學習基礎知識,比如後兩位的理論,你需要具備豐富紮實的數學知識,對各種實驗和觀測數據有足夠精度的掌握,這些都是基礎,因為現在的理論數據與觀測數據都是高度吻合的,你不通過計算根本不知道哪有問題……你總不能連用牛頓公式計算水星軌道都不會,水星近日點進動多少都不知道,廣義相對論計算水星軌道更加看不懂就來反對廣義相對論吧……

如果要在一些已知的毛病上做文章,比如廣義相對論的兩朵烏雲:暗物質和暗能量,民科也應瞭解清楚那些觀測結論是怎樣得到的,具體數值是多少,然後用自己的劃時代全新理論算一遍看看能不能符合,如果你提不出一個更靠譜的全新理論,給不出更精確的計算結果,那就先歇一歇吧……科學界不是不知道問題,而是需要解決問題……拿諾貝爾獎的事還是交還給專業的科學家吧……


星宇飄零2099


看來,“民科”成了熱門話題。“民科”的興起,才引出民科話題。這證明,科學觀念已深入人心,這是值得高興的好事。可有些大喊大叫“科學”的人,嘴裡把“科學”吹上天,彷彿除了“科學”,什麼都是垃圾,都要拋棄。可就是這些人,對“民科”大加討罰,欲置死地而後快。我講個故事。

愛因斯坦,大家都認識。就是創立“相對論”的人。不知大家聽說過沒有。在他上學時,老師講授“時間”知識,大家都非常容易“聽懂”了,只有愛因斯坦怎麼也聽不懂。因此校方認為,愛因斯坦“智力”太差,把他開除了。

愛因斯坦是不懂“時間”嗎?不是,他只是與我們常人理解的不同,他對時間有“別樣”認識。後來,以時間為突破口,經過他深入細緻研究,創立了偉大的“相對論理論”。

為創立相對論,他曾用10年左右時間向人學習數學。

愛因斯坦現象說明,往往那些大眾都認同,你也隨眾認同的人,說明你就是“大眾”,不會是“出類拔萃”的人。

還有,出類拔萃的人,不是由於知識多少,而是從出生開始,就與眾不同。而在科學理論的發展與創新上,非他們不可。而這些人,往往就埋沒於芸芸眾生之中,且常常被大眾不看好的人。如今日的馬雲。

我講這些,是說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要看不起“民科”,他們中,說不定就有大智慧,大才能的人。


趙先生5630


因為民科基本上只認識這幾個人啊。

拜九年義務教育所賜,這幾個人的理論科普的比較好。

大家都聽過。

你要是讓他們去反一反楊振寧的理論,恐怕一個都說不出來。

不過先把達爾文去掉吧,因為達爾文的理論反起來太簡單了,進化論本身確實已經被現代遺傳學否定。(註明一下,說否定太嚴重了,單指達爾文把進化僅歸功於自然選擇,進化論大方向是對的。但是發現了很多漏洞,生物學家不斷修補他的漏洞。畢竟他本人所處的時代科技太落後,只能通過動物本身來推演。)

愛因斯坦,他們只知道相對論,拿人家是個專利局的說事。

可是愛因斯坦進專利局之前可是蘇黎世聯邦理工畢業的,號稱歐洲大陸第一理工名校。

估計他們基本上以為愛因斯坦拿諾獎是因為相對論,其實是在相對論之前發表的光電理論。

民科們記住,相對論是沒有拿諾獎哦。

牛頓劍橋三一學院畢業,不是什麼少年被砸了蘋果。

民科們想樹立榜樣的話,應該找拉馬努金啊,估計他們也不認識!!!


SAT託福君


這是方舟子的跟屁蟲在向民科潑髒水。民科反對過達爾文嗎?反對過牛頓嗎?沒有。倒是有極個別的科盲才會幹這個活。

這種反對達爾文,反對牛頓的科盲,在中國佔比例是多少,萬分之一?有嗎?沒有。億分之一?有嗎?也沒有。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身邊有反達爾文,反牛頓的科盲嗎?本人活了七十歲,走了近半個中國,閱人無數,只見過一個這樣的科盲。退一步說,就算這樣的科盲佔比例為億分之一,全中國也只有十三人,況且周圍的人都嗤之以鼻。這樣的科盲根本沒有市場。還用得著當著個事來大做文章嗎?

既然這樣的科盲人數少至極少,同時又沒有市場。為什麼方舟子的跟屁蟲要用它大做文章呢?

醉翁之意不在酒。方舟孑及其跟屁蟲們大做文章的目的,是要把這些科盲硬塞進民科,再進一步罵民科是偽科學。這就是方舟子及其跟屁蟲先潑髒水,再打棍子,要把民科打成偽科學的藉口。

方舟子的民科定義是什麼呢?方舟子定義為"業餘硏究者和跨專業研究者“。工作之餘研究點科學怎麼不行?研究了就是偽科學?

方舟子及其跟屁蟲說民科反達爾文,反牛頓的目的,就是要摧毀中國的民間科學活動。


用戶6975257854


首先說達爾文和進化論,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宣傳和翻譯的問題。

因為教科書多年減負,致使很多人不清楚“現在的進化淪已經不是達爾文當年的進化論,達爾文進化論已經像葡萄乾夾心麵包一樣成了過去式”。但是很多人上完中學就不關心這個了,他們甚至強行把進化論和達爾文掛鉤,認定進化論就是達爾文的。所以這是“愚民”不是“民科”的問題。

然後是牛頓,不可否認牛頓的偉大,但最要感謝他的是他還是出現了疏漏,這才讓我們迎來了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的成就太大了,以至於很多人想要模仿他挑戰不可能。這裡面除了域內人士,還有域外人士,而以我所知的只有楊振寧和李政道成功了。

最後關於愛因斯坦。有關他的理論的挑戰每天都有,層出不窮。比如光速這個問題,每個意圖“穿越”的人士都在試圖“叫醒”愛因斯坦。這裡面除了提出“蟲洞”和“維度”的霍金好像都不太出名。

對於相對論就不能不提到我們燕山大學的李子豐教授了。

李教授2016-2018
的工作成果

這名石油工程系的博導,ciki影響因子24分的前沿學者,從來不和學生搶第一作者的優秀教學工作者。他就這樣毅然決然地下場了,立場堅定地站在了反對相對論的舞臺上了。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甚至還留過級的本科生,我不知道他為何反對相對論,確切的說也沒看過他反對的依據和驗證方法。

但作為校友的一員,我還是祝福他成為像沃森和克里克一樣載入教科書當中的人。
兩個“域外人士”討論DNA分子的場景。


學渣的本苑


民科是是一箇中性詞,是“民間科學家”的簡稱。民科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一般指的是未曾接受過多少專業方面的學習訓練,卻妄稱推翻了科學大廈,創立了新的偉大科學理論的科學妄想者。這種人無處發表他們的大論,甚至不曉得怎麼發表論文,他們喜歡在網絡上賣弄自己的大論,或者到高校、研究所門前打擂叫賣。像網絡上比較知名的郭英森,就是一位典型的民科。

還有一些人,儘管在某一專業領域有著教授職稱,卻跑到另一個領域指手畫腳,要重新構建新的科學大廈。這樣的人會落個和初中沒畢業的民科一個下場,就是無處發表論文,只好跑到網絡上打悲情牌博取同情,同時宣揚自己的大論。比如吉林大學交通學院裡有一位曲教授,他就是要將量子力學推倒重建,同時在他看來相對論也大有問題。這樣的教授也是被科學共同體拒之門外的,他也是民科。

民科之所以熱衷於攻擊謾罵牛頓、愛因斯坦等偉大的科學家,主要是由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原因是在他們看來科學研究就是要推翻之前的理論,建立新的理論。當今的科學大廈就是牛頓、愛因斯坦等人建立起來的,民科首當其衝要推翻的就是他們的理論。

另外,從心理衛生角度講,民科往往有誇大妄想的特徵,這種特徵的人往往把自己幻想的多麼偉大。既然把自己幻想成偉大的科學家,科學方面小的工作他們根本不屑一顧,拳打牛頓、腳踢愛因斯坦這樣高大上的工作才是他們樂意去做的。除此之外,像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之類在他們看起來很頂級的工作也是他們樂意做的。

對民科,和他們講道理基本不會有效果。能夠拯救他們的只有mental hospital。


刁博


目前的主流科學,都是先賢辛苦工作的結晶,自然也有道理,但要說百分文百都正確無誤那是不可能的,無論官科民科都必須承認這一點。認識到這一點,再回過頭來看,無論官科或民科對先賢得出的結論提出質疑就很正常了,不要一提到質疑,你看看一些人火氣大著呢?有必要嗎?沒有質疑科學會進步嗎?古有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從而質疑地心說,當時也沒被認同吧!但現在還不是認同日心說比地心說進了一步!民科中的一些觀點確實不正確,但不代表所有民科觀點都錯吧!何況官科也不敢保證自己所有觀點都是真理,學術造假、論文造假還是有的嘛!

鄙人也公開質疑牛頓對衛星、天體運動的解釋,認為這種運動並非慣性運動,本質上是<甩轉運動>,即中心天體公轉時通過萬有引力作用甩轉了周邊天體,類似用手甩轉繩子套住的物體一個道理!也公開質疑了目前主流科學對天體自轉軸傾角的解釋,主流認為是小天體撞擊造成的,但鄙人認為本質原因是天體自身質量分佈不均造成的,即天體質量中心不可能完全在幾何中心,飛行過程中自然會引起自轉軸傾角,這個說法更合情合理!對於安培假說解釋地磁現象,鄙人也不敢苟同,其一,為什麼地磁兩極不和地理兩極重合?其二,在赤道跨經度180度兩地深埋電極是否就是一座巨大的直流發電站?其三,如何解釋地磁顛倒、變化?鄙人認為地磁場是由於海陸分佈不均引起的,在海陸界面引起電子或帶電離子定向漂移,形成類似半導體二極管的P一N結,許多巨大的P一N結合電場便構成了地磁場,這種說法也能完美解釋三個疑問!

有人聽了不樂意了,有質疑可在正規期刊發表論文?問題是民科有正規渠道嗎?既使有,你的論文規範嗎?民科沒有經費,掏錢發表論文也是一道坎!有多少人知道期刊論文要求?比八股文還八股,民科根本就沒條件達到要求!!!先看論文是否規範化,而對內在的核心觀點不理不問,與<買櫝還珠>何異???鄙人觀點,有理有據,有興趣的網友可關注鄙人查看原創觀點,歡迎公開質疑、辯論,但要求指出錯在那裡,有何依據!質疑辯論出真理!真理從來就不怕公開質疑和辯論!!!





青山綠水250400698


亞里斯多德,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亞里斯多德的思想影響了整個歐洲,人們對亞里斯多德的崇拜已經奉若神靈。亞里斯多德的話也就是真理,亞里斯多德曾說過不同重量的物體在高空同時落下會產生速度的差異。為了驗證亞里斯多德的觀點的對錯,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了一個著名的試驗。一個十鎊的鐵球與一個一鎊的鐵球同時從比薩斜塔上放下,而結果是大小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這個試驗結果也證明象亞里斯多德那樣偉大的人也有觀點錯誤的時候,科學的根本也就是驗證,檢驗,質疑,探索。如果科學不被質疑,不被檢驗,不被驗證這與神學又有什麼區別。愛因斯坦是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也是數學家,也是政治家。愛因斯坦說過,我們致力與尋求的是能把已觀測到的事是聯繫在一起的、有可能是最簡單的思想體系。這一說法概括了科學的要義:科學並非技術,他乃是理解,當我們對世界的理解與世界的本質以相一致時,我們對世界的發現就會越來越多,與世界打交道的能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因此,理解是根本的的。愛因斯坦寫了一個公式:6一3=6是什麼意思?愛因斯坦是科學家,哲學家,數學家,政治家。6一3=6是數學問題還是科學問題,是哲學問題還是政治問題。如果是哲學問題我們用數學問題去解答也就會離答案越來越遠,同樣出的是政治問題我們用科學問題去解答也會離真相越來越遠。世界的統一,規則的統一,共識產生的目的也就在於一切信息傳遞無障礙,只有一切信息傳遞無障礙才會產生一切理解的無障礙。6一3=3也就人類社會的共識,也是數學答案的統一。只有統一一切才會有序,一切有序人類社會才能良好的發展。反之也就必然產生混亂,一樣的題目產生兩種答案也就違背了常識。爰因斯坦是哲學家也是政治家,他不可能犯這種錯誤。理解是科學的根本也是他的理念,6一3=6也就是哲學問題。科學的根本也就是質疑,有質疑才會有檢驗,有檢驗才會有驗證,有驗證才會有探索,有探索才會有發現,有發現才會有理解。科學得不到質疑,得不到檢驗,得不得驗證也就得不到探索。這種結果是任何科學家也不願看到的,人們不敢質疑權威,不敢檢驗權威,不敢驗證權威。科學也就轉變為神學,這也就是與科學精神背道而馳的。


2627200670169


有人說,一些民科熱衷於反對和攻擊達爾文、牛頓和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及他們的理論,就是為了譁眾取寵、蹭熱度!

比如,有的民科寫了《萬有引力新論》,實際上整個書中的各種所謂的理論都是毫無道理的,在學術上毫無價值的。該書作者其實就是一個初中物理都沒有學會的科學盲,他以武術界打擂臺要找武藝最高強的人的方式挑戰牛頓,其目的就是通過全盤否定牛頓理論來凸顯自己!民科們想的是:畢竟牛頓已經仙逝幾百年了,已經不可能應對他的挑戰了。

但是,實際上牛頓的理論全世界有無數的人已經掌握了,他們絕不允許有這樣的不學無術、一竅不通的人去褻瀆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科學家。而這樣的所謂民科,其實也都是目的不純的、唯利是圖的。比如2011年有所謂的民科大言不慚的說自己發現了“引力波”,甚至在2017年美國科學家憑藉觀察到引力波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後,這位民科還出來說厚顏無恥的說:自己被當時在電視節目中抨擊自己的方舟子耽誤了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實際上引力波實際上早在一百年前就被愛因斯坦發現了。他既沒有理論上的發現,也沒有觀測上的突破。諾貝爾物理學獎與他有一億光年的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