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樓市這兩年到底怎麼了

近期,悟空在考察信陽樓盤項目的過程中,瞭解到房產供應方出現了這樣的心態:羊山新六街一個項目,預售證已下發多日,但遲遲不對外售賣,在考慮“綁定車位”或者“加價”等可以牟取額外利潤的方案,該項目認為信陽市其他項目都這麼操作,他們也可以這麼操作;高鐵站西側臨近的一個新入項目,其中一個策劃人員點名某某一線品牌房企違規收款,她認為既然別的項目違規無人監管,他們的項目也可以如此操作。

記得2017年底,信陽市第一個房產項目推出“加價購”方案,置業者們怨聲載道,也有新聞媒體爆料出來,引發眾多置業群體關注。2018年初,信陽市第一個房產項目推出“綁定車位”方案,同樣也引起了置業者抱怨,也有置業者在相關行政網站上進行投訴。2018年10月10日信陽市房產管理中心頒佈《信陽市房產管理中心信房【2018】282號》文件,規範信陽房產交易市場。

2018年中下旬至現在,眾多樓盤項目在無預售證情況下收取置業者“首付款”,更多樓盤項目推行“加價”“綁定車位”等銷售方案。置業者們從一開始的怨聲載道,到現在欣然接受。整個市場都瀰漫在這個氛圍下時,置業者看清了現實,也接受了現實。

經歷了2014年的樓市“冬天”,2015年信陽樓市開始回溫,受“去庫存”政策影響,(商品房住宅首付最低兩成,利率商貸4.9%,最高下浮10%)2016年信陽樓市歷來最為火爆,2016年末至2017年“環保治理”眾多樓盤項目停工期累計最長達8個月之久,房源供應不濟,例如東方今典中央城2016年12月時釋放計劃發售房價4700元/平米,2017年3月時對外釋放發售房價5000-5500元/平米,2017年4月時對外釋放發售房價5500-6000元,直到7月份開盤時房價達至約6000元/平米。在這短短半年的時間,信陽市房價漲幅速度刷新了歷史記錄,也大大沖擊著千、萬置業者的內心。2017年一年,樓盤項目房價實際最高漲幅約40%,最低漲幅約20%。

信陽市中心城區商品房成交備案:2014年21914套,2015年24712套,2016年37866套,2017年約21422套,2018年17881套。從數據上看,似乎信陽樓市市場在走衰。決定實際成交量的,一個是市場實際供應量,一個是市場實際需求量。而我們信陽的市場恰恰是因為供應量不足而導致成交數據下降。

2017年7月信陽有銀行房貸政策,住宅首付提高至30%。2017年10月後房貸利率上浮10%,2018年3月房貸利率上浮20%,2018年5月,房貸利率上浮25%,2018年8月房貸利率上浮30%(時間政策執行初始時間)。這一系列的政策,似乎都在阻止置業者“買房”。

2017年中下旬至現在,持續關注市場動態,會發現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在壓制著房價上漲,高層毛坯房限制在6500元/平米。羊山新區2017年8月時,實際成交房均價約6500元/平米,高新區高層實際成交房均價不到5500元/平米。現在羊山新區高層毛坯實際成交均價約6500元/平米,高新區高層毛坯實際成交均價約6300元/平米。表面上看,羊山新區房價沒有變動,市場企穩,但再看高新區房價已追趕而至,其中問題已不言而喻。

2019年羊山新區、平橋區、溮河區等眾多項目推出“加價”“綁定車位”“聯盟二手房中介”“賣高捂低”等銷售方案,實現突破“無形大手”限制,但也惹得市場置業者怨聲載道。置業者看到了一個真實而又無奈的市場亂象,地產商包含所謂的一線品牌地產商撕破“偽裝”後“群魔亂舞”。

2018年信陽市為了治理市場亂象,也推出了一系列相關文件:2018年7月12日信陽市房產管理中心文件【2018】223號《關於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定向檢查的通知》;2018年9月11日信陽市房產管理中心文件信房【2018】282號《關於進一步做好全市房地產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暨開展治理房地產亂象專項行動通知》;2018年9月25日信陽市房產管理中心文件信房【2018】306號《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心城區商品房銷售行為通知》等。

記得2016年前,信陽樓市幾乎所有的樓盤項目在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證前,收取買房者會員意向金、認籌金,以及做各類“浮誇”宣傳,也有相當量的樓盤項目在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證前收取買房者首付款等。有些樓盤項目“爛尾”了,買房者買的無預售證的房產,最終被法院強制查封。有些樓盤“誇大”宣傳,業主收房後發現與實際不符。這一系列的問題,都爆發有維權事件。現在房產市場從嚴治理,以前的不利於買房者的交易流程及推廣,都被劃為違規。現在市場逐漸規範化,有些房產從業者還不能習慣嚴格的市場。但規範的市場,對於房產市場的買賣雙方終歸都是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