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港補時絕殺山東魯能,這場比賽出現多次爭議判罰,你怎麼看?

綠茵如風


中超第九輪比賽塵埃落定,因為本輪好幾場比賽涉及聯賽冠軍的歸屬以及保級球隊的命運,所以比賽結果備受球迷矚目,但顯示的情況是,比賽結果並沒有多少人關注,而關於裁判的判罰的爭議卻再次成為本輪比賽的焦點,本賽季類似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裁判判罰在本賽季的中超成為引起最大影響的問題。

本輪最大的爭議來自於魯能上港之戰,這場比賽有三次判罰爭議最大:

一、比賽第46分鐘,魯能外援格德斯在上港前場左衝右突,一人面對上港多名防守球員將球打入球門,但此時VAR裁判提醒主裁馬日奇,金敬道在越位位置干擾顏駿凌,馬日奇在回看視頻後判定進球無效。

二、比賽的第95分鐘,山東魯能打出快速反擊,格德斯在右路銜枚疾進,然後秒傳吉爾進球,但VAR提醒馬日奇格德斯接球時處於越位位置,馬日奇並沒有親自觀看VAR,而是直接判定魯能進球無效。

三、第101分鐘,蒿俊閔在禁區內防守埃爾克森時,雙方互有拉拽,蒿俊閔手球,主裁判馬日奇在VAR的提醒下,親自觀看視頻回放,最終判定蒿俊閔禁區內手球,上港獲得點球。

當值主裁馬日奇和該場比賽的VAR裁判的這三次判罰,賽後引起了極大的爭議,這次的風波和傅明事件引發的影響不相上下,短短九輪比賽,就引發兩次輿論轟動,中超的裁判問題確實應該引起足協的重視了,而VAR 的使用細則和禁區內手球的界定標準則是應當儘快統一和完善的。


體壇一言堂


總體來看裁判的判罰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魯能的冰火兩重天只能說是運氣太差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影響比賽進程的幾次關鍵判罰。

第一個:第46分鐘,格德斯一個精彩的腳後跟過人將球打進,但是裁判在觀看VR後認定金敬道越位位置干擾門將,進球無效。

這個球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確實是影響到門將並獲利了,裁判的判罰並無不妥。只想說小金子這次幫了倒忙,不然格德斯這球絕對是本輪最佳。

第二個:第69分鐘上港魏建戰術犯規放到劉彬彬,得到第一張黃牌,2分鐘後解圍時亮出鞋底蹬踏,得到第二張黃牌。兩黃一紅下場。

這次判罰也沒有問題,魏建的動作都是黃牌動作而且間隔很短,主裁判並沒有給主隊球員任何面子,將魏建罰出場。

第三次:第95分鐘,魯能打出經典快速反擊,蒿俊閔極端困難情況下將球傳出,格德斯快速插上,將球傳給吉爾破門得分。魯能從球員到教練席一片歡騰,以為就此絕殺從上港主場帶走3分。但是主教練在觀看VR後,認為格德斯越位在先,進球無效。
通過慢鏡頭定格,格德斯也就是伸出了一隻球鞋的距離,
如果不是VR,憑肉眼很難判斷此球是否越位。

第四次:比賽最後時刻,上港進攻,魯能禁區內蒿俊閔疑似手球,主裁判再次通過VR判定蒿俊閔的手部觸球並獲利,判罰點球,胡爾克一蹴而就。
這次判罰VR看的同樣很準,蒿俊閔的手球微乎其微,除了他和埃爾克森其他人都很難看清,蒿俊閔確實手球。

本場比賽VR成了絕對主角,四次關鍵判罰三次通過VR確定,並且全部不利於魯能。但是總體來看,主裁判執法標準非常嚴格,如果沒有VR的話,魯能很有可能已經成功帶走三分。


綠茵場之永不獨行


場上當值主裁根據現有條件所做的判罰都沒有錯

爭議一:格德斯進球金敬道越位,這個球只要VAR有提醒,大多數主裁都會吹掉這球,因為金敬道確實在球的運行線路上,而且格德斯射門的過程他有一個低頭的動作,這種動作有改變足球運行線路的可能性,可吹可不吹的球由主裁掌握。

爭議二:吉爾進球格德斯越位,根據VAR視頻裁判提供的回防圖和越位線來看,越位無疑,但這裡有爭議點,在後文回答。

爭議三:蒿隊的手球,視頻回防距離很遠,首先蒿隊確實有手球行為,但手臂張開觸球過程是不是和對方埃爾克森的動作有關。而且手臂沒有明顯改變球的運行線路,現在世界足壇還未實行國際足聯最新的判罰政策,禁區內的手球判罰標準還是由當值主裁做決定,這也是可判可不判的球,由當值主裁掌握。

爭議點在二、三

以VAR提供的越位線格德斯越位無誤,但是這條線畫的似乎有問題,因為上港防守隊員明顯身體前傾,而根據越位規則。越位線是除門將外最後一名防守隊員的有效觸球部位,那他的肩膀、頭部都算有效觸球部門,而這條線明顯是以他的腳為基準。因為沒有平行機位的回防,加上越位線的準確性存疑,這確實是一樁懸案。

蒿俊閔的點球是由當值主裁回看視頻後作出的判罰,但視頻中蒿俊閔手臂的技術動作明顯是由埃爾克森的技術動作造成的,簡單來說就是埃爾克森有拖著蒿俊閔的手臂打到球的嫌疑,這個動作判罰的尺度值得商榷。而之前北京國安於大寶有一個類似的手球沒有吹,顯然判罰的標準不統一,也是一個爭議點。

當值主裁沒有錯,錯在我們自己需要跟上技術發展

就本場主裁吹罰比賽的流暢性和準確性來講,確實無愧於足協聘請的國籍裁判,水平確實很高;超長補時、判罰質疑都是他根據場上的形式和場下提供的數據進行的判罰,和他沒有太大關係,對於當值主裁沒的黑。

但是裁判的判罰尺度,還有VAR裁判的水平,是不是需要針對性做一下培訓。我們聘請國際主裁的出發點是好的,避免誤判保證比賽流暢性,但每個頂級主裁吹罰肯定有他們的偏好,既然聘請人員都是經過公佈的,那是不是需要專門給他們開一個會議商量一下判罰尺度,或者說拿出一個明確的尺度讓國內教練也適應這種尺度。而VAR裁判的誤判,在中國足球也不是一兩次了。

山東魯能球員和球迷為什麼這麼不滿,還不是因為之前遭受了誤判白白丟失了兩個積分嗎。每出一次這樣的爭議,裁判的公信度就會下降一個臺階,所以希望這一方面一定要多多避免。


不懂球只看球


首先,魯能從一分變為三分再從三分變為零分,山東球迷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客觀講,歐冠決賽裁判馬日奇的哨子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大家不要拿個人情緒代替規則,你們仔細回看、推敲一下所謂的所有爭議判罰,哪兒有毛病?唯一的差別就是人家國際水平裁判對判罰自信、準確、果斷、不講人情,而國內裁判在關鍵時間點的判罰上總是拖泥帶水猶豫不決和稀泥。我個人對馬日奇的人品還是信得過的,首先他這種級別和聲望的裁判犯不著在低水平的聯賽執法上把自己名聲搞臭,其次他如果真的要吹黑哨幫上港就不會2分鐘內兩黃把上港隊員魏震罰下去,整場對抗魯能也是粗野動作不斷啊,如果比賽最終是魯能全取三分,上港是不是也可以指責馬日奇幫魯能?何況逆轉是在上港場上十打十一少一人的情況下發生的,這個陰謀論不是很可笑嗎?最後說一句:魯能還是一支非常優秀的強隊,擺正心態,我還是很看好他們本賽季能進入聯賽前四的。


只是只是路過


在我看來裁判判罰依據還是很清晰的,哪裡來“多次”爭議判罰,也許是因為這三次判罰都涉及到進球,所以一定是爭議球嗎,不是這樣的邏輯!

要說爭議,我覺得最後一個點球判罰是有爭議的,處於可判可不判的動作,雙方禁區內爭搶高空球,而防守球員只是沒有判斷好球的落點,並沒有主動觸球的意識,雖然手臂並沒有主動收縮的趨勢,但的的確確手碰到球了,要判點球,也無話可說。

其他兩個球,一個是金敬道處於越位位置干擾進攻,另一個是越位。兩個進球吹掉固然遺憾,但依據都非常清晰,有什麼爭議呢?可能干擾門將的那個球對於普通球迷來講無法理解,因為對於規則的瞭解並不是那麼全面,但當你在看電視直播的時候,解說員的第一反應就是干擾門將,這是專業人士的解讀,而通過VAR回放也確認了的確如此,因此都是非常清晰的,如果金敬道站在門框的另一側,即使處於越位,這個球我相信也不會吹的,但恰巧站在進攻線路上。那個越位球就更沒有什麼好談了。




對於山東來講,只是運氣差了點,對於上港來講,本場比賽也只是僥倖,有時候結果並不能說明一切。因為從比賽過程來看,山東的反擊質量真的很高,進攻成功率也非常高。

不管怎麼說,同一場比賽出現兩個進球被吹,又反吹絕殺點球的劇情,值得說到說到,但不要老是去質疑裁判,不是所有的VAR都是爭議球。

關注“聊個芝麻球”,專注足球資訊與評論,與槓精一起傳遞快樂體育!


聊個芝麻球


不公平,應嚴查馬日奇。


永不言敗131611563


不公平,明知魯能11打10非平即負非要罰下上港一人造成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