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相信看過2003年拍攝的經典喜劇抗日電影《舉起手來》的朋友,有這樣一幕情節一定記憶深刻:電影中的郭達大叔,想要用日軍的手雷和敵人同歸於盡,但是卻不知道日軍的手雷要磕一下才可以引爆,結果落了一個被俘虜的下場。此外,還有許多較為注重細節的抗日題材影視劇,也出現了日軍使用手雷要磕一下才丟出去的情景。這樣扔手雷的方式,著實讓許多觀眾不解。

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上面所說的郭達大叔使用的手榴彈,其實是日軍在二戰裝備量多達730萬枚的“九七式手榴彈”,其重量達455克,裝藥為65克,是日軍最常用的一種手榴彈。

九七式手榴彈為何使用前要先“磕”一下?這就要從其奇葩設計講起了。

首先,日軍的九七式手榴彈在二戰各國手榴彈的引信設計中,可謂“獨樹一幟”。其採用了一種十分奇怪的引信——“撞擊引信”。

撞擊引信的設計相當奇怪,需要使用者拔出帶著麻繩的保險銷,然後將棍狀引信在硬物上敲擊一下,才可以讓擊針能擊中雷管,之後才能使用。這樣就能解釋在抗日影視劇中為什麼會先“磕”一下再投擲了。

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上圖為九七式手榴彈的3D解剖圖,可見其有趣的撞擊引信——即壓縮固定的彈簧下連接著薄黃銅蓋下連接著擊針,其要求使用者操作時先旋下擊針,然後使用外力讓彈簧壓迫銅蓋,這時候擊針會擊中雷管並啟動延遲裝置。

那麼,日軍為什麼要設計這種操作麻煩又奇怪的引信?直接丟出去不好嗎?要解釋這個問題,又要說說飽受日軍詬病的“九一式手榴彈”。

九一式手榴彈在1931年開發研製,其產量達100萬,是抗日戰爭初期日軍最常用的手榴彈。其最大的特點,是既可以做槍榴彈發射,也可手動投擲,屬於多用途手榴彈。

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九一式手榴彈的內部構造圖。其特點是彈身底部有一個螺旋栓孔,可接上透過榴彈發射器發射時需要的備用推進劑罐。作為槍榴彈使用時,透過龍頭型發射器射出。引信屬於撞擊觸發型,是以拔除安全插梢並敲擊榴彈蓋頂端觸發。

但是這款看似用途較為廣泛的手榴彈可害慘了日軍。首先,九一式手榴彈作為槍榴彈發射彈,為了獲得較長的飛行時間,從而攻擊較遠的目標,這種手榴彈擁有7至8秒的時間延遲。這麼長的延遲時間,導致在九一八事變時,日軍的九一式手榴彈經常投過去了,被我英勇的抗日軍民撿起,再反扔回來。為此,許多日軍被自己的手榴彈炸死。

鑑於這樣的情況,日軍在1936年對九一式手榴彈提出改進。首先,增添了一個延遲引爆時間為4-5秒的延期信管,取消了91式上下的定心環,讓手榴彈加工難度大為降低,可以短時間大量生產。然後就是新型的撞擊引信,使其敲擊引信才可以投擲,和延期信管形成雙重保險,確保不會出現意外。這就是奇葩的九七式手榴彈。

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和同時期的盟軍所使用的手榴彈、抗日軍民的木柄手榴彈相比,由於缺乏自動點燃機制,實戰中此榴彈由於引信不精確,在使用中不可靠甚至是危險的。另外,九七式手榴彈採用鑄鐵橢圓彈體,爆炸後很難出現均勻破片。由於該手榴彈的裝藥量過少,才65克,導致九七式的爆炸力也較弱。

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日軍《步兵操典》裡標註的九七式手榴彈使用方式。標準操作方式,是將手榴彈在鞋底位置磕碰,然後擲出。當然在戰場上沒有標準,任何可以施加外力的方式都可以使用,所以日本士兵喜歡在頭盔和各種硬物上磕碰。

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先磕一下再扔才會爆!郭達大叔不會用日軍手雷,吃了大虧

九七式手榴彈不同的操作方式演示

雖然九七式手榴彈有許多缺陷,但仍是二戰期間日軍的主力手榴彈,特別在太平洋戰場,九七式手榴彈更是成為日本軍人以及平民實施“玉碎”的一款罪惡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