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手遊”上學途中失聯 建始民警5天尋回——“迷途”的 少年

全媒體記者胡俊傑 特約記者曾志強

恋“手游”上学途中失联 建始民警5天寻回——“迷途”的 少年

民警在監控視頻中發現孩子的身影。

本應在校園刻苦學習的少年,卻在假期返校途中失蹤,整整5天都躲在地下車庫、閒置民房蹭WiFi玩遊戲。5月9日,建始警方緊張搜尋5天4夜,成功找回兩名逃學少年,經過教育批評和耐心疏導,二人返校學習。

上學途中兩少年失聯

5月4日22時許,建始縣公安局官店派出所接到全先生報警,稱他的兒子失蹤了,一同失蹤的還有一名男生。

經詳細瞭解,兩個孩子分別是14歲的小楊、15歲的小孫(全先生兒子)。4日清晨,五一假期結束,二人分別從家中乘車前往官店集鎮上學。12時許,家長接到學校電話,得知孩子未按時到校,隨後趕到集鎮尋找未果。

接警後,官店派出所立即展開調查。民警反覆比對兩個孩子乘車沿途的監控視頻,終於在集鎮街面監控視頻中發現了他們短暫出現的畫面,二人於6時40分到達集鎮,走進一家距車站約500米的餐館後去向不明。

民警一邊繼續查看監控,一邊向所有從官店發車的客運班車司機發出通知,要求發現兩個孩子立即與派出所聯繫。司機們反饋未發現類似乘客,派出所判斷他們尚未離開集鎮,立即組織警力對各賓館、旅社和網吧進行全面摸排,但仍不見蹤跡。

官店鎮位於建始縣和鶴峰縣交界處,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山高人稀,道路崎嶇,假如兩少年誤入山林迷路後極有可能發生意外,家長、老師心急如焚,民警的壓力更大。

緊張搜尋4晝夜找回

詳細瞭解兩個孩子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經常玩耍的地點後,派出所決定擴大範圍展開新一輪搜尋,在保證備勤人員的情況下,組織全部警力對集鎮至孩子老家沿線進行分頭查找,學校老師也積極配合。

5月7日,恩施市某犬業管理公司接到家長的求助電話,派員攜帶2只搜救犬加入搜尋。

至8日,由民警、老師、家長和志願者組成的龐大搜尋隊伍仍未發現有效線索。縣公安局刑偵大隊趕赴官店增援,與派出所對現有線索進行縝密分析後,決定採取監控偵查和走訪摸排相結合的方式,將視線重點鎖定在廢棄建築、閒置房屋和出租民宅等人跡罕至場所。17時56分,工作取得艱難突破,官店派出所教導員杜軍從菸草站部位的視頻監控中發現,遠處街頭出現兩個男孩的身影,身材特徵很像失蹤少年。他帶著民警前去沿街查看,發現一家民宅3樓的房間裡打著地鋪,陽臺上有生火取暖的火盆,一個電熱水壺也有被使用過的跡象。

民警判斷,這裡極有可能是兩個孩子的藏身地點,在原處留下警力蹲守,其他民警則沿街搜尋。當晚9時許,街面搜尋民警突然發現二人的身影,攔下一看,正是已失聯5天4夜的小孫和小楊。此時,二人因飢餓難耐,打算趁天黑外出尋找食物。

戀“手遊”迷失心智

經詢問,兩人逃學是因為迷戀手機遊戲,5天4夜都在蹭網玩遊戲,白天躲著玩,晚上摸黑出來買吃的,還刻意避開監控探頭。

4日清晨,二人乘車來到官店集鎮上學。“中午12點才上課,進學校後手機要上交,所以我們商量先好好過下游戲癮。”小楊稱他們在一處地下停車場發現有免費WiFi,於是在那裡玩遊戲、看電影,為了給手機充電,還用零用錢買了一個充電器。

“玩遊戲時間過得快,等我們想去學校的時候已是晚上了,所以乾脆接著玩。”4日晚,兩人待在冰冷的地下車庫,因為沉迷在遊戲中,基本沒怎麼睡覺。第二天下雨,兩人繼續留在車庫。

直到6日清晨,兩人才離開車庫到街上閒逛,在一處輪胎修理店門前發現WiFi信號很好,門口還貼著出租房屋的廣告,於是悄悄上樓,發現3樓無人居住,房門鑰匙插在門鎖上,房內被褥、水壺、鐵鍋、木柴等生活用品十分齊全。

兩人商量在這裡玩個痛快,便取出被褥在客廳打好地鋪,白天躲在房間裡玩遊戲,累了就躺在地鋪上休息,餓了就悄悄出去買方便麵和零食充飢。

小楊說,出租屋的WiFi密碼是一串順序數字,他們很輕鬆就猜對了。

離家時,家長給的零用錢不多,買了車票、充電器、方便麵等東西后,身上的現金所剩無幾。為了安心玩遊戲,6日晚,他們溜到菜市場撿了點菜葉和土豆,回到空房搬出鐵鍋和木柴,在陽臺上生火煮白菜面、燒土豆充飢。

“只要有手機玩遊戲,我們躲在這裡啥都不想。”他倆說,根本沒意識到家長和老師會這麼著急,更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在找他們。

耐心疏導“迷途羔羊”

小孫的母親在廣東打工,聽說孩子不見了,她焦急萬分,於8日一早趕回建始縣城。小孫的父親、爺爺還趕到恩施城區尋找。

找到孩子後,家長們都鬆了一口氣。小孫的母親還給兒子買了一套嶄新的衣服、鞋子。雖然又急又氣,但家長都沒有過多責備。如何正確引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家長們更是一籌莫展。

“平時很少和娃兒交流,也不知道怎樣給他說。”小孫的父親是典型的莊稼漢,他說,除了讓孩子吃飽穿暖,每週上學時給100元零用錢保證購買學習用品外,他並不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小楊的父母都在家務農,他們壓根不知道兒子對網絡遊戲竟如此痴迷。

面對兩個懵懂少年,民警深知,如果簡單地交由父母帶回家,類似的問題或許還會發生。為了讓他們真正認識錯誤、悔過改正,民警在家長的見證下,對兩人迷戀遊戲、逃學的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責令他們寫下言辭誠懇的檢討書。

5月9日下午,民警又邀請學校安全辦主任陳老師來到派出所,瞭解到兩名少年雖然學習成績不夠理想,但都比較聰明,只是學習態度比較消極。為了達到最佳教育效果,民警在派出所對兩個孩子展開了心理疏導。

民警耐心傾聽孩子們的心聲,以案說法,巧妙引導,鼓勵他們將聰明勁用在學習和做人上。兩個孩子露出羞澀的笑容,低垂著小腦袋向民警承諾堅決改正錯誤、迷途知返。

陳老師表示,學校將引以為戒,在全校開展安全教育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彌補學校、家庭監管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