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資源落地濱海各大醫院,這些病,以後咱不怕了!

清华资源落地滨海各大医院,这些病,以后咱不怕了!

結合清華大學的相關資源,對接濱海新區乃至全天津市的多家醫院,不僅可以將科技成果進行轉化,還能對多個醫療項目進行研究......將來,這樣的模式將可以為咱濱海的百姓們造福。

為促進醫工科技成果轉化,日前,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天津市科技局與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成功舉辦第一批醫工項目對接會,17個項目順利簽約本市16家醫療結構。

多個項目

有效解決醫療痛點

清華天津電子院在挖掘清華電子系科研成果的同時,不斷加強與醫學院所、醫療機構的交流合作,重點圍繞醫學人工智能、醫用影像、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孵化了一批醫學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的前沿醫工項目。

作為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及清華天津電子院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16個醫工結合項目能夠有效解決當前諸多醫療痛點,包括:

  • “國際首創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

  • “多模態神經影像處理系統”

  • “AI抑鬱症早期篩查系統”

  • “華慧健Airdoc健康風險評估系統”等。

項目明細▼

清华资源落地滨海各大医院,这些病,以后咱不怕了!

成功對接

在對接會中,項目負責人先後就各自項目的創新性、應用場景、發展現狀、市場前景等,向與會嘉賓進行了介紹。現場嘉賓紛紛參與交流討論,為探索醫工結合創新機制,創新醫工結合模式,促進科研資源、工程技術與臨床需求無縫對接建言獻策。通過此次活動,與會各方就現場的醫工結合項目展開交流對接,共計17個醫工項目與16家醫療機構順利達成合作,現場簽署合作意向73個。

清华资源落地滨海各大医院,这些病,以后咱不怕了!

(點擊查看大圖)

將來還將

對接北大相關院系

市衛生健康委與市科技局、濱海新區、武清區有關部門還將分別舉辦四批與清華、北大相關院系醫工結合項目的對接會,推進醫療智能、生物醫藥新技術在本市醫療衛生機構的研究、測試、應用,推動天津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新聞鏈接

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成立三年多來,藉助中新天津生態城政策優勢,成功建立起3個實驗中心、9個研究所,目前已有102個科技項目進入孵化轉化論證階段,其中63個項目通過論證,註冊公司29家,多項科研成果開始邁向產業化。

醫療技術在發展,醫保也傳來一大撥好消息。

大病

報銷比例由50%提至60%

保險

貧困人口報銷取消封頂線

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日前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穩步提升待遇保障水平,大病保險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籌資標準整體提高60元。其中,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520元,新增財政補助一半用於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個人繳費同步新增30元。

確保基本醫保待遇保障到位

鞏固提高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建立健全居民醫保門診費用統籌及支付機制,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

提高大病保險保障功能

降低並統一起付線,原則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確定;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對貧困人口加大支付傾斜力度,在起付線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全面取消封頂線。

完善規範大病保險政策和管理

要求各地同步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統一規範大病保險籌資及待遇保障政策;落實籌資待遇調整政策,於2019年底前按最新籌資標準完成撥付,確保政策、資金、服務落實到位;優化大病保險經辦管理服務。

新報記者 王祖凌

清华资源落地滨海各大医院,这些病,以后咱不怕了!清华资源落地滨海各大医院,这些病,以后咱不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