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智能化綜採在同煤

山西日報:智能化綜採在同煤

4月17日,同煤集團同忻煤礦智能化無人開採的景象,徹底改變了記者對煤礦的固有印象。

在同忻煤礦調度指揮中心的巨大電子顯示屏上可以看到,井下400多米深處的上百臺採煤設備自動運轉,井然有序地割煤、推溜、移架、運輸,滾滾的烏金歡淌著奔向了地面。

山西日報:智能化綜採在同煤

“在同忻礦井下2公里長、200米寬的8309工作面上,分佈著60多個高清攝像頭、1500多個傳感器,大屏幕上的這些數據、圖像都是由它們採集並實時傳輸回來的。”穿著西裝白襯衣的綜採二隊技術主管仝小軍在操作檯前,邊監控智能化工作面運行邊為記者講解,“現在我們只需按下總控臺啟動按鈕,那些井下的設備就能按預設的程序依次啟動,自動運行,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山西日報:智能化綜採在同煤

“同忻煤礦千萬噸級高效綜採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示範工程”是同煤集團承擔的國家發改委科技創新項目,於2013年8月正式立項,2016年年底正式在同忻煤礦運行。該項目的投用實現了設備替代工人進行井下開採,地面及井下控制中心對設備的智能監測和集中控制,將採煤工從危險的工作面採場解放到相對安全的順槽監控中心甚至地面調度指揮中心,不僅實現了減員提效,而且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安全生產的保障能力。

山西日報:智能化綜採在同煤

楊繼彪是同忻煤礦綜採二隊的機電副隊長,這套智能化綜採設備從裝配調試到使用維護,他都全程參與。“這套智能化採煤設備實現了順槽中心和地面調度指揮中心的一鍵啟動與遠程操控等高級功能,形成了‘可視化遠程干預’的安全生產新模式’。”

山西日報:智能化綜採在同煤

智能化綜採設備的應用使傳統的一線採煤工轉了型,受了益。如今負責設備檢修的王晉傑曾是一名井下支護工,這是工友眼中井下最苦、最累、最危險的工種之一。採煤機每割一刀煤,井下的118根支架都要隨之移動一遍,每根支架都有13個手把、26個功能動作,一個班下來要操作數千次,這使王晉傑的手上長滿了老繭。現在像王晉傑這樣的支護工,連同放煤工、採煤機司機等工種都轉型變成了工作強度低的檢修工或巡檢工。

“以往我們一個生產班將近20人,現在每班七八個人就能完成任務,而且全都離開了工作面。”採煤方式的改變讓王晉傑感慨萬千。

依託這種智能化綜放開採設備和技術,同忻煤礦做到了用設備替代人工,將採煤工效提高到了88噸/工,同比提升了42%,同時將頂煤回收率提高到了87%以上,生產能耗較以往降低了5%以上,背後的安全效益與社會效益更難以衡量。

在距離同忻煤礦不足8公里的同煤集團另一座千萬噸級礦井塔山煤礦,同樣實現了特厚煤層智能化開採。

塔山煤礦負責生產的副總經理王磊表示,同煤集團塔山煤礦1500萬噸智能化綜採工作面是國家“十三五”資源領域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千萬噸級特厚煤層智能化綜放開採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項目工程,通過“在線監測、一鍵啟停、順序啟停”等功能,完全實現工作面“以自動控制為主,遠程干預為輔”的自動化生產模式,達到了“無人跟機作業,有人安全巡視,地面遠程操控”的目標,使同煤集團打造“以數據決策為導向的全新生產管理模式”又向前邁出了堅實一步。

山西日報:智能化綜採在同煤

這套智能化綜採設備的運行經過數字編程更加科學、嚴謹、高效,各種設備都根據生產要素自動調節運行,很少做無用功。我們測算過,僅煤炭運輸系統易損件這一項相比傳統綜採就能節約600萬元左右。同時,我們在這套系統中又應用一套煤矸識別系統,這就能夠將精煤生產率提高5%,預計每年能夠為礦井增收2.5億元。”塔山煤礦智能化綜採隊隊長李瑞金又詳細地對特厚煤層智能化工作面的明顯優勢算了一筆賬。

山西日報:智能化綜採在同煤

記者手記

煤炭工人穿著白襯衫,在地面上很體面地採煤——這曾經是所有煤炭人的夢想。現在,這個幾代煤炭人期待的井下智能化、無人化開採的夢想已經成為現實。同煤集團以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大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力度,緊緊圍繞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目標,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使煤炭產業步入“高效化、智能化、清潔化、低碳化”的新軌道。這,的確是個劃時代的變化。

(轉自:山西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