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農民工老了,幹不動了,未來的出路和歸途在哪裡?

新大風歌


當農民工老了,幹不動了,未來的出路和歸途在哪裡?有人說,城裡人有養老金,老了可以去遊山玩水,跳跳廣場舞,活的帶勁的很。而,同樣是老年人,農民就慘了,先不說只要有一口氣還得在農田和菜地裡折騰,那一口氣上不來就得活受罪。那麼問題來了,農民老了真沒人管了嗎?他們的歸途在哪裡?

1、繳納養老保險,將來領取養老金?

其實,國家早在2009年開始推行新農保(後改稱城居保)也就是農民的養老保險制度,在年輕力壯能賺錢的時候,每年把一部分收入繳納到社保基金賬戶,到老了就可以領取養老金。可是,從實際操作來看,農民大部分人都不願意繳納,到老了只領取基礎養老金,也就是每個月百十塊錢。有人在哭訴農民沒有養老金的同時,卻絕口不提繳納養老保險這回事,不知道他們是真不瞭解還是裝作不知道。

2、養兒防老,靠兒女養老?

大多數農民,骨子裡還是指靠兒女養老。我國傳統社會,兒女是父母養老的依靠,指靠兒女養老也就順理成章。但是,這些年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去大城市打工賺錢,家裡往往留守著老弱病殘。有人說,兒女也不容易,怎麼靠得住?其實,我國法律規定的清清楚楚,兒女是贍養父母的責任主體。這是法律義務,不能推卸。忙誰不忙,你父母沒有在你小的時候說太忙而不養你不是?

3、可以指靠承包地和宅基地養老嗎?

很多人說,既然城裡人可以指靠以房養老,那麼農民可不可以指靠承包地和宅基地養老?這些年,國家在推行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的改革,意在放活農民承包地和宅基地的交易。但是,目前來說承包地和宅基地的交易仍然受到各種限制,所以賣不上價。既然承包地和宅基地不值錢,依靠承包地和宅基地養老就很難實現。

4、依靠存款養老行不行?

很多人說,農民之所以不願意繳納養老保險就是因為把自己的錢放進社保基金賬戶不放心,不如存在銀行隨用隨取。那麼,農民有沒有可能依靠存款養老?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就是這些年農村人消費正在升級,包括居住條件、出行工具,日常消費等。很多農民不得不透支家庭經濟使用貸款提前消費。既然老百姓手裡沒有錢,那麼依靠存款養老也就無從說起。


聚焦三農熱點說


目前來說,還是延續幾千年的傳統,子女的瞻仰。拿我來說,已快奔50了,上有父母,下有一女一子。父母和我一點地,老婆孩子沒有,但維持不了生活。父母身體不好,近十幾年每年需往醫院送錢,醫保根本沒多大用去。老婆在家照顧父母和孩子,做點手工補貼家用。我結婚較晚,孩子都還不能獨立,在外打工幾十年,個人收入一直不錯,但分攤到家庭,只夠人情往來和開支。累呀,身心都累。當幹不動了,只有順其自然,自生自滅吧!


憤怒的老農


未來的出路無非就是靠兒女。要說攢錢應該是沒有多少的,當能幹的時候,家裡一般的正是缺錢的時候,當不能幹了,也不會有什麼錢的,唯有靠子女了,這是農民工最無奈的地方了,人老了都不想給兒女找麻煩,可是可是真的沒辦法,沒辦法,誰都想過有臉面而又體面的生活,可是事實不允許呀。我現在46歲了,就在一傢俬企上班。,兒子馬上面臨結婚,可是目前還沒有買房,我們是城中村,早就說開發,可是就是一直不動工,一直就這麼拖拖拉拉的七八年了。政府也不允許老百姓私自搞建築。唉,壓力好大呀。我也沒有社保,僅有農村的100元社保和新農合。我也不知道將來老了怎麼辦。


用戶清澈如水


農民幹不動了,未來出路在哪裡?沒有退休工資,他們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沒有必要去發愁,幾千年來,農民工們也是這樣過來的,也沒見咋樣,沒有必要去操這個心。

過去,農民沒有外出打工機會,一輩子,守住那麼幾塊地,掙不上錢,但有地,自給自足,吃的全靠種地,不用花錢,日子不富有,但也沒有那麼悲苦,老了,幹不動了,還有孩子們養老,何況,在農村,很多農民是閒不住的,六七十歲了,照樣下地幹活,種點水稻,蔬菜,自己吃的,還是沒問題,也不需要為捱餓發愁。


何況,農村沒啥開銷,即便你想花錢,都難花出去,沒地方消費啊,一件衣服褲子鞋子,可以穿好多年。如今還有一點好處是,農民工年輕的時候,早早出去打工,有了一點積蓄,也可以作為看來養老所用,不像幾十年前,沒有打工機會,掙不到錢,一輩子都窮,如今你出去打工,如果省吃儉用一點,一年有三五萬收入,如果不是要在縣城買房子或者供孩子上大學,沒有其他大病或者蓋漂亮房子,好好打工十年,掙個三五十萬都不成問題。


我們村子裡,有不少早早出去打工的,十年左右,已經在縣城買了房子,且多為全款,算下來,也得三十來萬,在農村,只要你肯吃苦,老老實實外出打工,誠實肯幹,還是能夠掙到錢的,即便你不在縣城買房子,有這一筆錢,老來養老是沒問題,當然了,這是在沒有高昂彩禮的雲貴川等地,你要是遇到在江西、河南、甘肅等地,如果有兩個兒子,娶兒媳婦,彩禮就要把你榨乾。

還有一點,現在農村可以買養老保險,買夠十五年,未來60歲後退休也可以領取退休工資。


如今,農民確實不如城市職工生活那麼舒服,但比幾十年前,真的是好多了,他們老來動不了,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悲苦,不必驚慌,日子過的咋樣,都是自己過出來的。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我是一農民,分享一下觀點。

農民老了幹不動了,有啥打算?只能在艱難中前行。首先農民的養老問題還是需要國家政策的傾斜,農民要求不高,有個基本生活就行,如果養老院集體養老,估計平均每人每月五六百元就行。

農民困難落後不是國家富裕的標準,應該引起磚家們的注意,不要拿理由塘塞。

有人說工人退休有退休金是交了養老保險,農民沒交養老保險就不該有退休金。這個問題是這樣,國家資源分配問題,各人佔有資源不同結果就不同,讓農民到工廠上班領工資,不也是能交養老保險嗎?總不能都去當工人或都去當農民,最後還是需要國家統籌安排。

農民的困難落後並不是農民自身的問題,希望不要讓農民在絕望中老去,希望引起社會重視。


wwernm


有權力改變農民養老問題的人,不玩頭條,也看不到小編的提問和你的回答,別再提交公糧的事,那是農民的本份,因為咱種著國有土地,種地納糧,天經地義。

農民吃苦耐勞,默默無聞又任勞任怨,千年磨練至不求回報的個性。要說不公平之事,何止養老問題,比如高考分數線,又如城鎮、農村兵待遇,再有事故賠償,現代拆遷等等,如果在你有地種,有糧吃的基礎上,保證你家居安危,你就知足儘量長壽吧,千年帝制,無法改變,祈福我們的國家更加昌盛吧,享太平盛世,知足常樂,國家不會忘記我們這些老實巴交的農民,莫談政事,快樂是根本,服就是福,不服罵小編,老提這問題,俺也是胡諂諂,我去搬磚了


船到橋頭25


這個問題是要分年齡段的,45歲開始繳納養老保險金,到退休年齡正好繳納了15年,就可以滿足拿退休金的規定了!45歲以下的人,只要你外出打工堅持繳了養老保險,到了60歲法定退休年齡,你能拿退休金是沒有問題的!45歲以上,距退休年齡己不足十五年,要是這之前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估計就難辦了!據說針對這種情況,國家好象也有規定,你可以補繳,具體細節我不太清楚!

農民工進城務工,政府有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打工者繳納五險一金的,其中就包括了養老保險金,養老保險金繳納的比例一般是,用人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根據你的收入來計算,可以看出用人單位繳大頭,個人繳小頭!有些用人單位不想多繳,於是就採取少報打工者工資的辦法,甚至忽悠讓打工者自動放棄繳納養老保險,一些農民工心痛自己還要繳納8%,於是就只顧眼前,自動放棄了,用人單位自然就樂得20%的大頭也就省了!有很多農民工就是這樣造成沒有退休金的!

所以說,農民工自己要有長遠意識,在打工時,就不能放棄繳納養老保險,不能等到最後,幹不動了再抱怨!

題主的問題提法有誤導之嫌,農民工不能等到老了幹不動了,才想起來怎麼辦,而應是在你年輕幹得動時,你就應該為自己的養老做準備,即堅持繳納養老保險!


死就死唄誰人不死


當農村的老人,幹不動活的時候,就己經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在那裡?在一根小繩上,在一瓶農藥中,在不吃不喝的絕食裡,我講這話好象很絕情,其實不然,在我們村就有很多例子,老人老了,什麼也幹不了了,而兒女們為了孫子輩上學,娶媳婦,買房子,負債累累,不得不離開農村到城裡去拼博,根本顧不過來伺候老人,當老人得了大病時,老人們為了不影響兒女,不給兒女們添負擔,採取了自殺的方式,來結束生命,。

這是社會所逼,生活所迫,辛苦了一輩子的老人,就這樣默默地走了,有的幾天後才發現,有的屍首爛了才發現,這樣的歸宿,對於老人來講是一種尊重,同時又是一種可憐,對於社會來講是一種殘酷,一種悲哀!


平民百姓718


回答這個問題得從多方去攷慮:

首先要肯定,現在城市戸口放開,城鄉就業平等,除了機關事業單位的人之外,凡是在企業就業的人員,企業都應當為其繳納五項社會保險金,個人也應當按規定繳納個人應承擔的部分。只要達到退休年齡且交足15年的,就都可以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且不分城鄉戶口地一視同仁;

其次,現在在企業就業的人員,統稱為企業員工,不存在“農民工”和“城市工”這種區別了;

再次,改革開放初始階段確有農民工這稱呼。但現階段按照國家社保政策規定,企業和員工之間應當訂立用工合同,合同當中應當約定繳納社保的義務和責任。當然,也還有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私營企業,不肯為被用人員繳納社保,但被用人員可以也應當通過向社會保障部門投訴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自己要為自己而作為!

第四,政府的社會保障部門也應當加大督察和處罰的力度,讓企業和企業員工都不敢也不能不繳納社會保障金!

所以,我認為現在還在以農民工將來老了怎麼辦來說事,已沒有法律上的意義了!

你說這該怨誰怪誰呢!


己丑甲午


農民工老了,幹不動了!怎麼辦?回家,這是一條唯一的道路!

農民工,我們老家以前詼諧的稱呼為外流鬼子!就是在家裡農閒的時候,為了給老婆孩子掙點零花錢,跑到外地幹著最髒!最累!最重!最危險的臨時工作的農民總稱呼!

農民工這個群體,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雖然每年都在工作,但是他們是沒有五險一金的。他們最多隻有一個農保,老了,幹不動的時候,老家是他們最好的歸屬!六十歲以後,他們每個人都有幾十塊錢的養老金,這些錢對於他們來說,連抽菸的錢都不夠!怎麼辦?兒女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人生最後一站的守護神!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不要生病,特別是那種令人討厭的癌症之類的大病。

他們來至於農村,他們又回到了農村,他們魂歸天國的時候,故鄉的黃土包裹住他們的靈魂,那是他們永遠的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