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養牛不賺錢, 偏偏別人有賺不完的錢!

半夜睜開眼睛刷頭條,搜索“養牛”一看,嚇了一跳。似乎大家對養牛都抱有一種誰養誰失敗的偏念。尤其是評論中的一些觀點,讓人對養牛不敢抱有任何幻想,大家對養牛一致聲稱養牛隻會虧,不會賺!我看了有點驚訝,也有點不解,評論中不乏有養牛失敗者,也有連牛毛都沒見過的同志。言語中透露出的一些想法和擔憂雖值得大家借鑑和參考,但不能一股腦兒地認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千古名句,流傳至今,不是沒有道理的。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難度,也不是人人都能幹的;如果和張口吃飯一樣的簡單、容易。任何事情,就談不上有什麼學問、什麼經驗、什麼秘訣了?任何事情都那麼容易上手的話,中華詞庫中也許就沒有“成功”和“失敗”這兩個詞了。

然,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養牛失敗呢?是市場行情不好?還是技術不行?縱觀這幾年,牛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平穩的,沒有出現過“過山車”似的價格波動,這就給了那些默默的老養殖戶賺錢的時間,他們是穩賺不賠,悶頭賺錢!不信,你可以去問問你周邊的老殖戶,他們只會會心地一笑,回答你三個字“還可以”。

試想一下,如果養牛都不賺錢,養殖戶都棄養,市場上連根牛毛都看不見,你哪來的牛肉吃!

有的養殖戶為什麼會虧?是心態和方法上的問題,市場和技術不是主因。首先,你想養牛,一下子就買來幾十萬的育肥牛,帳一算,一頭牛養一年,賺多少,幾十頭牛一年可以賺多少多少,帳是不錯,小學生都會算。如果你有特豐富的養殖經驗和技術,恭喜你,你的目標說不定可以實現。如果你只是聽別人說養牛賺錢而這麼幹,同樣也要恭喜你,你養一年只是在為賣牛犢的打工。

想養牛你必須做長遠規劃,要從自己繁育小牛開始,一步一步壯大,不能想著一口吃成胖子。到時恐怕結局是被噎死。

前幾天參觀了一下當地養牛戶並與其場主楊老頭隨心地聊了聊。楊老頭很高興地與我分享了他的一點點經驗和看法。

楊老頭,今年65歲了,1米78的高個,背不駝耳不聾,精神頭超好,昨晚剛好為兩頭母牛產仔忙活了一通宵,一點也不覺得疲倦,指著兩頭剛出生的小牛,興奮地對我說“兩個都是母的,這是錢啊!”我也替他高興。

老楊頭的養殖場比較簡陋,現存欄68頭牛,就他和老伴兩人打理,每天老楊頭從附近的幾個小酒坊用三輪車把酒糟拉回來,貯藏起來,買回來的酒糟基本上夠吃,有時候砍點草,自家地裡也種了一些牧草。

我問他養牛賺錢不,他說“你傻啊你,那麼辛苦的,不賺錢,你幹不幹”,也是啊!

老楊頭慢慢地道出了他的養牛經:

第一,最好要養當地的牛(黃牛),比較好養,一方水土養一方牛,外地的牛適應力強,耐粗放,品質也好,牛販和屠宰戶都喜歡。但是一定要找個懂行的人一起去選,會減少很不不必要的麻煩

第二,牛犢一定要自己喂母牛繁育,繁育一頭小牛犢,滿月就可以賣個3000元,再大一點就可以賣更高的價。真正賺錢賺的就是小牛的錢,你長年去買牛犢來喂,是不怎麼賺錢的,而且風險大。

第二,飼料成本低,酒糟與小酒坊掛勾,常年牛兒不愁吃,自己種些牧草相互搭配,從來不買精飼料。

第三,疾病防疫,管理一切自己來,不用請獸醫和工人;這些都是經驗積累,一口氣是學不來的。

自繁自育,育肥牛長大出欄,自繁的小牛犢補上,多的小牛犢不想喂,就可以賣掉。自成一個良性循環體系。小牛犢接連出生,大牛不斷出欄,兩頭都是錢,你說別人不賺錢都難。

老楊同時也道出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養牛太累,太累了!賺的也是辛苦錢!

另老楊頭贈給大家一個母牛催乳小竅門,就是用糖煮麵條給母牛吃,那個母乳啊,小牛犢怎麼也吃不完。

幹什麼,賺錢不賺錢,個人心態上不要太浮躁,不要想著一夜能暴富,總是急功進利的,終究難免會一場空。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很棒,記得分享哦!

您的轉發,是我們的動力!您的關注,是我們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