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因为一条河而得名!

福建省,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福建省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下辖9个省辖市,12个县级市,44个县,29个市辖区。其中,就武平县来说,人口超40万,隶属于地级龙岩市,地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处。在历史上,武平县因为一条河而得名。

福建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因为一条河而得名!

首先,武平县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在地理位置上,武平县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西南部,武夷山脉的最南端,龙岩市最西端。介于东经115°51′~116°23′,北纬24°47′~25°29′之间。东邻福建省上杭县,西接江西省寻乌县、会昌县,南连广东省蕉岭县、平远县,北靠福建省长汀县,地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处。就武平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先后属越国、楚国等诸侯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福建省武平县一带属闽中郡这一建制。就秦朝时期的闽中郡,包含了今福建省一带的大部分地区。

福建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因为一条河而得名!

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龙岩市武平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彼时,东吴在该地区设立建安郡。公元282年,也即西晋时期,今武平县一带属晋安郡新罗县地。南北朝时期,今武平县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公元736年,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在位时,在设立汀州后,在汀州西南境设南安(今平川镇)、武平(今中山镇)二镇,隶属长汀县。公元946年,南唐将南安(今平川镇)、武平(今中山镇)二镇并为武平场。公元994年(宋淳化五年)升武平场为武平县。就武平这一地名,据《舆地广地》等史料的记载,宋代设立武平县,原为唐时武平镇,因境内有武平河,为汀江支流,武平一名,来源于此。

福建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因为一条河而得名!

最后,由此,对于武平县这一建制,始于公元99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南宋时期,武平县属汀州。元朝时期,武平县属汀州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武平县属附件承宣布政使司汀州府。清朝取代明朝后,武平县属福建省汀州府。到了1913年,武平县属汀漳道。1928年,武平县直属于福建省。1970年,武平县属龙岩地区。1997年5月1日,地级龙岩市成立,武平县属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武平县总面积达263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40.5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