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世界被立案、網易圈圈歸沉寂——區塊鏈+社交媒體看起來很美?

近日,北京公安局朝陽分局向媒體證實,幣圈媒體“幣世界”被人舉報“非法發行CNNS”、“涉代幣發行融資”,且已被警方立案。此時,距離幣世界將“CNNS”上架到交易所不到20天。據悉,幣世界4月28日就已經被舉報,立案時距離CNNS上市到交易所不到一週。

在DAPP已經淪為被遊戲、博彩、資金盤、交易所統治的環境下,區塊鏈+社交媒體成為少數能夠持續運營下去的分佈式落地應用。

一些傳統大型社交媒體也紛紛運用區塊鏈進行轉型,海外市場LINE和臉書分別於去年和今年宣佈這一計劃;國內的天涯社區、簡書相繼進行著區塊鏈改造。

但從目前的運營效果來看,原生性的區塊鏈社交媒體紛紛出了問題,反倒是傳統社交媒體轉型的正風華正茂。

不幸的區塊鏈媒體各有各的不幸

幣世界的出師不利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先說偶然性,幣世界發行“CNNS”涉嫌代幣發行融資,是此次立案最直接的原因。在9.4之後,代幣融資就已被定性為非法。

幣世界背後的資本壓力可能是促使幣世界“鋌而走險”進行“IEO”的原因。“幣世界”的運營公司是北京幣世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8月,其法定代表人是譚晨輝。

2017年9月,幣世界獲得數百萬人民幣的種子輪投資,投資方未知。不過一年,2018年3月,幣世界獲得真格基金、峰瑞資本數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2019年3月,幣世界再獲數千萬人民幣A輪投資,其投資方是順為資本、峰瑞資本、啟賦資本。

從幣世界的股權結構來觀察,這些投資方很可能是代幣投資。

“幣世界”股東


幣世界被立案、網易圈圈歸沉寂——區塊鏈+社交媒體看起來很美?


如果是股權投資,順為資本、峰瑞資本、啟賦資本等投資方應該出現在幣世界的股東名單中,但顯然沒有。

另根據幣世界的白皮書,有14%的“CNNS”為私募融資,這些投資機構很可能是持有了這部分的代幣。

如此以來,這些投資機構要退出,不能在傳統的股權為主的資本市場進行,只能依託“加密貨幣交易所”。這就促成了幣世界的IEO。再加上幣世界IEO過程中,對公眾進行了的360萬美元開放融資,使幣世界存在法律風險。

而讓幣世界出現麻煩的,並不只是涉嫌代幣融資,而是其通證經濟。如果CNNS價格不跌,很可能不會被舉報。


幣世界被立案、網易圈圈歸沉寂——區塊鏈+社交媒體看起來很美?


根據非小號數據,CNNS最高時,價格為0.51元,而目前價格縮水10多倍,不到0.05元(5月10日為0.041元)。90%的暴跌發生在一兩個禮拜內。

這和很多區塊鏈社交媒體的情況類似。

作為區塊鏈+社交媒體的鼻祖,BM創辦的Steemit距今已經有3年多了,但目前的情況每況愈下。

高峰時,STEEM幣價值超過50元人民幣,目前只有2元左右。

幣乎是國內區塊鏈媒體的另一代表,雖然它沒有代幣融資,但運營團隊合計持有55%代幣量(運用+基金會+期權),並把其代幣“KEY”推上了交易所,仍存在法律風險。高峰時的4月24日,KEY價格超過0.1元,目前價格在0.02元。

另外,未上交易所的區塊鏈社交媒體也出現困難。比如網易圈圈。2月份,網易圈圈用真金白銀拉了一波用戶,但活動結束後,從3月開始,下載量逐漸沉寂。其發行的“星鑽”,如何成就價值也未可知。


幣世界被立案、網易圈圈歸沉寂——區塊鏈+社交媒體看起來很美?


雖然現在還不能對“幣世界”、“steemit”、“幣乎”、“網易圈圈”等項目判“死刑”,但這些區塊鏈+社交媒體項目,出現的各種問題值得去深究。


幣世界被立案、網易圈圈歸沉寂——區塊鏈+社交媒體看起來很美?


(製圖:互鏈脈搏)

這些項目存在一定共性。首先它們都是區塊鏈的落地應用,不是空氣項目;其次,它們幣值出現了問題;第三,它們都是原生性的區塊鏈+社交媒體。所謂原生性是指其誕生就是瞅準了要用區塊鏈來做媒體。

幣值問題跟原生性有一定關係。因為原生性,其產品缺乏和外部世界的溝通。比如Steemit的幣值錨定的是社區內部對內容的認可,其內部內容和外界並不產生價值交換。換句話說,Steemit本質是一種孤芳自賞的行為,但其代幣STEEM卻要和外界產生價值交換。這當中出現了對價值認定的落差。

而其他幾個產品考慮到了和外部的價值交換,比如幣世界的CNNS、幣乎的KEY,都錨定了其產品在現實世界可能發揮出來的使用價值,無論是廣告也好,還是交易服務,還是內容變現。但這種使用價值卻因為其能力有限,對現實世界的吸引力微乎其微。

這都導致了幣值的崩盤。

還有一方面是通證經濟經常忽視的,就是“不同工但同籌”的通證設計。Steemit社區建設和代幣分配體系還比較統一,圍繞的核心就是“優質內容”。但幣世界、網易圈圈卻將多種價值硬擰成一個“幣”。獲得幣世界的CNNS方法多樣,包括內容生產、投顧、開發DAPP以及直接購買。這勢必會引發不同“工種”的不滿。“為什麼我開發DAPP這麼辛苦,那些人只要點點贊就能獲得代幣?”網易圈圈亦面臨同樣的問題。

傳統社交媒體的崛起

從2018年開始,傳統的社交媒體注意到了區塊鏈和媒體結合“門當戶對”。媒體早已經實現了去中心化的生產,去中心化的分發乃至部分的去中心化的商業運營。

比如自媒體做個微信公眾號,自己生產內容,自己考慮內容如何分發,自己考慮商業變現。

相比其他產業上鍊,需要經過一個難關:物理資產到數字資產的遷移。但因為互聯網媒體的成熟程度已經很高,媒體產業基本上完成了這一步驟——幾乎任何內容都是數字化呈現。

因此包括國內的天涯社區、簡書,國外的Line、FACEBOOK等開啟了區塊鏈改造的步伐。

和原生性的區塊鏈社交媒體不同,在互聯網已有成就的社交媒體已經產生了和外部世界的價值交換。比如廣告、版權、會員、商品交易等。

這種先天條件造成兩大現象:不用進行代幣融資;代幣也不急於立刻流通。


幣世界被立案、網易圈圈歸沉寂——區塊鏈+社交媒體看起來很美?


(製表:互鏈脈搏)

比如天涯社區發行的“天涯分”,其參考了Steemit的一些模型,但是其幣值的錨定卻不相同。天涯分目前可以進行部分商品的單向交易,打通了和外界的價值交換,但Steem只能用於系統內的權益。天涯社區完全可以將優質內容和外部市場產生價值交換,進而支撐天涯分的價值。

簡書發行的簡書鑽保留了兌換法幣的單項通道,簡書平臺將其收入作為簡書鑽的穩定器。

LINE和FACEBOOK採用不同的方法,它們都沒有將原本的內容價值做為區塊鏈的價值基礎,而是另闢蹊徑。

LINE希望用區塊鏈實現其生態上DAPP的開發,而FACEBOOK則是用區塊鏈實現基於穩定幣的數字支付。

但不管模式如何,傳統社交媒體向區塊鏈轉型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能不必冒著代幣融資的法律風險進行區塊鏈的建設,能夠用已經和外界產生的價值交換維繫通證經濟體系。

啟示錄:

互鏈脈搏觀察到,區塊鏈——改變生產關係的技術,目前階段遇到了“創業瓶頸”。生產關係需要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的配合,但創業項目往往缺乏生產力和生產資料。這也是空氣幣氾濫的原因之一。

我們期待,擁有強大生產力和生產資料支配權的傳統項目能夠向區塊鏈轉型,將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成熟,進而產生能夠讓創業項目發揮活力的模式。讓區塊鏈不僅僅是大公司的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