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丁格爾的風采

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是為紀念現代護理學科的創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於1912年設立的節日。人們常用“白衣天使”來形容給予病患溫暖與照顧的女護士,但其實很多醫療崗位上,都活躍著一群同樣堅持著濟世仁心的男護士,在救死扶傷的路上,他們承擔著不可或缺的重任,龍巖市第二醫院手術室副護士長李均祥,就是其中的一位。

“男”丁格爾的風采

李均祥與二院護理部主任林珊瑚合影

誤著白衣 終生無悔

時間撥回到2003年,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李均祥選擇了福建醫科大學,立志成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為了被順利錄取,他選擇了“服從專業調劑”,誤打誤撞地成為了福建省首批全日制本科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怎麼還有男護士?”的疑問,從學校一直伴隨他到了實習,直至走上工作崗位。雖然質疑一直伴隨左右,他卻始終選擇了堅守,這一干,就是12年,患者的認可和同事們的鼓勵,使得自己從迷茫到堅定,立志把護理工作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

腳踏實地,精益求精

在12年的護理生涯中,李均祥待過內科、ICU和手術室,從一名實習護士成長為副護士長。他每日刻苦鑽研自身技能,隨著專業水平的提高,他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當別人再問及他的工作時,他不再像往常那樣含糊其詞,而是頗為自豪地告訴別人:“我是一名護士,男護士。”

大家一提到男護士的優勢,往往想到的是體力上的優勢,可以幫助搬運行動不便的患者等。但是李均祥卻不滿足於此,比女性更充沛的體能,帶給了他更多的精力,他不僅鑽研護理知識,還擴展到鑽研各種搶救儀器的操作和檢修,尤其是在ICU和手術室,這兩個醫療儀器最多的科室,當儀器出現問題,除了通知醫院設備科,同事們總是第一個想到他,李均祥成為了“全能選手”。均祥說:男性似乎天生就喜歡和機器打交道,很多時候都是出於興趣,在班外時間研究各類手術儀器。在操作儀器的時候,不是死記硬背指令,而是知道儀器工作的流程,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在緊張的手術工作中忙而不亂,更好地協助醫生完成救治。

“男”丁格爾的風采

李均祥利用班外時間研究熟悉各類手術儀器

大愛濟民,薪火相傳

從一名實習護士,成長為手術室的副護士長,回顧這12年的歷程,離不開護理前輩們的悉心指導。李均祥回憶道:自己剛進入護理崗位時,面對繁瑣的操作流程,只是機械地執行,並沒有用心琢磨領會。在一次院內護理技能考核後,護理部主任林珊瑚專門留下他,進行一對一的演示帶教。林珊瑚主任嫻熟的動作,細緻的講解讓李均祥覺得枯燥重複的動作竟然像是一場精巧的藝術表演,他找到了學習的榜樣。如今,他也把這種精神,注入了自己的手術室護理團隊,在專業上嚴格要求,精益求精。

“男”丁格爾的風采

從左至右:張曉龍(急診科),李均祥(手術室),吳燦明(急診科),饒世定(感染科),鍾曉泉(急

在龍巖市第二醫院,共有7名男護士,分散在急診科、ICU、等多個科室,他們互相交流、互相鼓勵,在護理崗位上承擔著救死扶傷、照料病患的職責,他們並不刻意迴避自己男護士的身份,但也不希望大眾過於聚焦自己的男性身份。隨著現代醫療的不斷髮展,護理工作的不斷細分,男護士的群體也在不斷擴大,他們在專注護理技能的同時,也在其他方面發揮著男性特有的優勢,成為護理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