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导演阿方索写给女性的赞歌

《罗马》,导演阿方索写给女性的赞歌

《罗马》,导演阿方索写给女性的赞歌

本文有剧透,适合观影后再阅读。

《罗马》情感的积蓄是慢慢的,2个小时10分钟的电影,可能前面三分之二的部分都会让你感觉平淡,只是在淡淡地呈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中的琐事,吃饭,度假,看电视,做家务,孩子上学,玩耍,等等。

那是1970年代初期的墨西哥,高潮是从墨西哥城街头的学生运动开始的,这也是墨西哥历史上的“特拉特洛尔科事件”。女佣可莉奥和女主人的外婆正在婴儿用品店里选购婴儿床,因为她马上要临产,暴乱分子冲上来枪击了一名学生,女佣肚子里孩子的父亲费尔明此时举着手枪,他最终没有杀掉眼前的两个女人。

但是女佣受了惊吓,羊水破了,等到司机把她送到医院紧急进行分娩手术,她却生下了一个死去的女婴——可怜的孩子,还没出生就离世,因为母亲羊水流尽导致窒息而死。而杀死她的凶手之一,是她的父亲,这个不愿承认是婴儿父亲的男人,参与了这场谋杀。

还没来得及拥抱孩子,女佣可莉奥就永远失去了孩子。

我的眼泪开始不停地流下来。

接下去是女佣的女主人,4个孩子的父亲是个医生,经常在外,当有一次他宣称自己到加拿大魁北克出差时,妻子已经隐约觉察到了什么。就这样,他选择了和情人在一起,在1971年的新年。他不再回家,不再给家里寄钱。

妻子带着孩子们去海边,还有女佣。她把真相告诉孩子们,爸爸离开这个家了。但是,母亲的态度是非常乐观的,她并没有把悲伤的怨恨的情绪带给孩子们,她告诉他们接下来的生活是一场冒险,需要大家手拉手肩并肩一起度过。

我又一次泪崩了,母亲告诉孩子,父母会分开,这一幕在我未成年时发生过,我像里面的孩子一样,是女性养育长大的,所以我有一种强烈的共情。

导演阿方索·卡隆拍的是自己童年的故事,虽然有种解读认为他并不是哪个具体的孩子,而是3个男孩帕科、托诺和佩佩的群像,但我更喜欢把导演看成是第二个男孩子托诺,因为他会搭着女佣的肩膀;他曾经在街头目睹父亲和情人欢快地跑过;听到父母要分开的事实,他一直在哭泣;女佣在海边,救起过他和妹妹索菲……我想,这个情感最细腻的男孩,应该是导演。

由女性养育大的孩子,才会拍出这样的女性电影,来赞美女性的温柔和伟大。片中的妈妈和女佣是同病相怜的两个女人,虽然她们来自两个阶层——雇主和被雇佣者,两个种族——白人和墨西哥土著,但是她们的境遇是相似的,她们都被男人抛弃,不是因为她们做得不好,而是她们遇到了渣男——无论在婚前还是婚后,女人都会遇到渣男。所以她们是相互扶持的关系,相互扶持,面对生活的噩梦。

“我们女人,总是孤身一人。”父爱缺位的现象,普遍存在。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是《罗马》里面两位女性的写照,也是很多凭一己之力养育孩子的伟大女性的写照。女性,无论何时都必须自我强大,同时要懂得自我保护,所以,《罗马》是一部写给女性的赞歌,闪耀着母爱的光辉,在这个母亲节,我被它深深地感动了。

片头不断冲刷着地面的流水,片尾不停冲刷着岸边的海浪,都仿佛喻示着生活看似平淡,其实暗流涌动。片头的水流,更像是记忆的潮水,一遍又一遍,把往事唤醒。

还有水纹里倒映的飞机,武术场上空掠过的飞机,片尾德帕西大街21号院子上空的飞机,院子里不停出现的狗粪,开不进院子里的盖勒西汽车,都有着某种隐喻。

70年代的墨西哥相当繁华,医生和教师的家庭可以雇得起三个佣人,家里有好几辆汽车。墨西哥的圣诞节除了天气不冷,还有美酒、黑胶音乐和热舞。那时候的墨西哥正涌动着革命,学生运动的街头,可以看到支持切格瓦拉的海报,阶级对立和种族矛盾相当复杂。电影院很发达,里面出现了《虎口脱险》《蓝烟火》两部电影,相信那是给阿方索带来巨大影响的电影。前者同样出现了二战中的飞机,后者带给导演太空梦,催生了他后来拍摄的《地心引力》。

我很想知道,女佣可莉奥后来的生活怎么样了?她是否一直照顾着孩子们,直到他们长大?她是否一直孤身一人?这个角色虽然话语不多,但她的温柔、善良和坚强非常打动人,她是比孩子的母亲更为坚韧如水和柔情的力量。在武术场上练习单腿立定却东倒西歪的人群中,惟有可莉奥能够和教练一样纹丝不动,这喻示着她内心有种强大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阿方索在片尾打出了“献给莉波”的字幕,献给养育他长大、和他们亲如一家的女佣。

那么内地版有没有删减呢?基本没有删减,只是女佣和男友在房间里,他裸身表演耍棍的那一段,进行了银幕放大处理,变成只露上半身,这也是内地对裸露下半身的进口影片惯用的修改方式。

《罗马》,导演阿方索写给女性的赞歌

《罗马》,导演阿方索写给女性的赞歌

《罗马》,导演阿方索写给女性的赞歌

《罗马》,导演阿方索写给女性的赞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