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祖師道場-泉州安溪清水巖

清水巖位於世界名茶鐵觀音的故鄉——

福建安溪城關西北16公里處的蓬萊山。景區總面積11.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63米,是一處以清水巖寺為主體,以清水祖師文化為特色,融宗教朝聖、生態旅遊、民俗展示、休閒度假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清水巖高峰,海拔767米,巖宇在500米處依山而建,背靠獅形龍脈,三峰文筆拱峙 ,面臨深壑,遠處蓬萊盆山環合,登巔遠眺,殿宇崔嵬,山水廳秀,風景幽雅,常在茫 茫霧海行雲之中,美如“蓬萊仙境”而蜚聲海內處。 普足禪師時錄楊道、周明為徒,居巖十九年間“造成通泉、谷口、汰口諸橋、砌洋 中亭路,糜費鉅萬,資於施者”,又建造洋中亭,作為治病救人的義診之所。

清水祖師道場-泉州安溪清水巖

以清水祖師文化為特色,融宗教朝聖、生態旅遊、民俗展示、休閒度假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涉臺文物保護工程之一、福建省級風景名勝區,“清水祖師信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清水巖及“帝”字形商標被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

清水祖師道場-泉州安溪清水巖

清水祖師聖號為「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宋泉州永春縣小姑鄉人。簡稱清水祖師,此外尚有麻章上人、黑麵祖師、清水真人、蓬萊祖師、昭應祖師、祖師公、佛祖公諸稱。清水祖師俗姓陳諱榮祖法名普足。據史志記載,清水祖師成佛後,神通廣大,有求必應,行仁賜福,興神助戰,功勳卓著。自宋至清,獲多次敕封祭典。英名遠播,四海人民皆敬奉,倍受人間崇拜。泉州安溪清水巖蓬萊祖殿清水祖師正金身神像,自宋至今,歷經滄桑,香火供養,幾經坎坷輾轉,尤其渡過“文化浩劫”一關,更是不易,為無價珍貴的歷史珍寶。

清水祖師道場-泉州安溪清水巖

起源相傳清水祖師俗姓陳諱榮祖法名普足,在泉州安溪蓬萊祖殿(一說為陳昭或陳昭應,其實昭應是南宋皇帝賜封的法號),宋仁宗慶曆四年正月初六誕生於福建省泉州永春縣小姑鄉。陳榮祖自幼在大雲院出家,後有小成,於是便到高太山結茅築庵,閉關靜坐,後經大靜山明松禪師指點,參讀佛典三年,終於悟道。明松禪師授他衣缽,並告誡他:“我佛最大功德,就是行仁,是故要捨棄萬緣,以利物濟世為職責”,陳應便在麻章施醫濟藥,普救貧病,麻章人士尊他為“麻章上人”。宋神宗元豐六年,清溪(福建安溪,南宋時期更名為安溪)彭萊鄉(後更為蓬萊,也是受清水祖師影響)一帶大旱,鄉人請他去祈雨,立刻甘霖普降,因此被尊稱為“清水祖師”。清溪蓬萊劉氏便獻張巖山,築一精舍,延請麻章上人居住,並更名“清水巖”,這就是蓬萊祖殿的由來。麻章上人在此修行十八年,行醫救世、獨力募化、修橋鋪路,人人稱便,泉州、漳州、汀州一帶的人都十分崇信他。宋徽宗靖國九年,五月十三日在說教中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五歲。地方人士感念其德澤,屢次奉報朝廷,敕賜“昭應廣慧善利慈濟大師”封號。另根據臺灣三峽祖師廟說明,清水祖師是北宋京都開封府祥符縣人(今河南開封),曾追隨宋丞相文天祥義舉勤王,英勇抵抗元兵,轉戰大江南北,是抗元扶宋的民族英雄。清水祖師生前隱居於福建清水巖,仙逝後明太祖追念他功在國家,敕封為“護國公”昭命於福建省安溪縣清水巖建立祠堂崇祀,因此福建安溪人稱他為“祖師公”,其廟宇稱為“祖師廟”,但只是臺灣信眾的另一種說話,清水祖師安溪縣誌記載確實出身廟宇。

清水祖師道場-泉州安溪清水巖

清水祖師文化在臺灣、東南亞各地很盛行。清水祖師文化發祥地福建安溪清水巖,是一處聞名海內外的遊覽清水巖的碑刻勝地。距安溪縣城24公里處的蓬萊山清水巖,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省級風景區。清水巖始建於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相傳是清水祖師所建。從宋至今,維修、重建、改建20多次。依山而建,相傳曾有99間,均為明清建築。外觀似“帝”字形,分三層,一為昊天口,二為祖師殿,三為釋迦樓。

殿後宋代真寶塔為清水祖師埋骨處。四周富於神話色彩,文物古蹟眾多,吸引了海內外成千上萬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和朝拜。清水祖師謝世後,先後四次得到朝廷的敕封。說明清水祖師信仰在南宋時期得到地方官府的扶植和朝廷的承認,也說明清水祖師去世後,成為閩南百姓心目中的重要神靈

清水祖師道場-泉州安溪清水巖

安溪清水巖是臺灣和東南亞眾多清水祖師廟分靈去的祖廟,它們和安溪清水巖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關係。從明代以後,隨著一批批安溪人紛紛遷移臺灣和東南亞各地謀生,清水祖師的香火也傳到那裡。鄭成功收復臺灣時,隊伍中有許多安溪人,他們身上帶著“清水祖師公”的香火。清康熙年間,由於安溪人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推薦施琅平定臺灣和以後的林總兵鎮臺,施、林對安溪人有較大的關照,促使安溪人大批攜眷渡臺定居。隨著安溪人移民的增加和村落的形成,清水祖師廟也陸續建造起來。凡是有安溪人聚居的地方,大多有清水祖師廟。清水祖師信仰成為臺灣安溪移民維繫各自群體團結的精神力量。

據1930年臺灣寺廟調查材料,排在前面的神佛,其中安溪的清水祖師排在第10位,廟宇83座。這說明安溪清水祖師信仰在臺灣影響廣泛,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安溪清水祖師信仰在東南亞各國也廣泛傳播。隨著安溪人飄渡南洋並在南洋落了戶,他們帶去了清水祖師公的香火,在南洋各國建廟奉祀。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家都有清水祖師公廟宇。

清水祖師道場-泉州安溪清水巖

在馬來西亞檳城有一座著名的“蛇廟”,實際上是供奉清水祖師,這座蛇廟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緬甸安溪會館以“清水祖師廟”的名義,向當地政府申請立案而建立。緬甸於清同治十三年(1875年),在仰光市首建“福山寺”祖師廟,奉祀清水祖師,懸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到緬甸時寫的“千山鍾神秀,百福相藏嚴”的對聯。

新加坡的祖師廟不少,較大的是蓬萊寺,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澳洲等地,也都建有清水祖師廟,奉祀祖師公。歷史上,臺灣、東南亞清水祖師廟的信徒常來拜謁安溪清水祖師祖廟,進行清水祖師文化交流。他們朝拜祖廟並捐資修繕祖廟。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少僑胞回鄉朝拜祖廟並捐款修廟,如新加坡僑胞柯賢樹首倡修巖。1966年之後,新加坡李月母子和柯秋水父子續倡修巖。1982年劉慕賢倡邀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劉姓僑胞,集資改建檀樾祠和觀音閣。以後又有許多僑胞到祖廟拜謁並捐資修廟。1988年元月6日,僑胞林育敬、卓振卿,不遠萬里,專程回來慶祝祖師聖誕,發起創立清水祖師教育基金會,並率先捐出人民幣幾十萬元。

清水祖師道場-泉州安溪清水巖

近幾年來,臺灣同胞來安溪清水巖祖廟拜謁進香的越來越多,他們到清水巖祖廟遊覽、進香,有的還題字留念。先後有臺北景美會元洞清水祖師廟,臺中縣龍泉鄉龍泉巖進香團、淡水清水巖進香團、淡水鎮保安廟管委會等數十個團體到安溪清水巖尋根攬勝。臺北三峽礁溪裡的蘇萬發等9人,專程拜謁祖廟,並在蓬萊山岩石刻下“溯本思源”作為紀念。從1987年至1990年臺胞到祖師廟進香已達5萬多人次,以後逐年增多,並恭請清水祖師神像300多尊到臺灣供奉,表達他們對祖廟的崇敬之情,也表達他們熱愛故土家鄉的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