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新國標實施引發國家部門高度關注,企業調研,行業究竟如何走向?

谷原明


專家淨說些廢話!我看他提的帶安全帽外,其它全是廢話,不知是什麼人?什麼機構請的這狗庇磚假!滿嘴胡扯,淨是廢話。看來此磚假平時不騎電動車,更不知道普通人民群眾之情啊!現實是全國人民群眾出行辦事已離不開電動車了啊!你們不考慮不研究電動車怎樣發展,今後更使用於更受歡迎的安全產品。而這限制那改進,齊誠以為多好那!鬧了半天的電動車還不如原來安全保險那!請有關部門及決策機構負責人下來走走,看看,普通人民群眾喜歡什麼樣,使用什麼樣的,什麼樣的才最安全,才實用。齊誠要問磚假?你們這限制那不允許真的是為了安全嗎!如為安全為什麼限重,限電池續航能力啊,這與安全有關嗎?既然為了安全為什麼非得設計上反而不更不安會的腳蹬子啊!騎過電動車的都知道腳蹬子已沒有用而是多餘的,磚假會說是考慮萬一沒電了可還能繼續騎啊,騎過電動車的都知道,如今的沒電,就是推著走也比騎著省勁啊!那為什麼不從續航能力上考慮那?齊誠還不明白的是如從安全上考慮是對行人,行車進行安全教育,增加安全意識。對所有車量進行安全檢查,並不是限這限那,更不能限制與安全無關重量及續航能力啊。現實中不管電動的,還是非電動的都在研究它的載重能力,增加它的續航里程,高速路上也不提倡慢跑啊,注意安全是對的,但並沒有限速啊!或首要問題並不是限速,限重,限續航能力啊,這樣安全的話,那飛機也常出事,那為什麼不限那,那火車為什麼整天研究提速那?齊誠總以為國家及決策層不能光聽幾個臭磚假在那閉門造車,整天胡咧咧啊!還得從國情民情普通百姓需要使用上多想想,造出深受普通大眾歡迎的美觀大方,經久耐用的電動產品,做出符合實際的正確決策,否則誤國傷民啊!。以上僅是齊誠之言,更願眾網友討論,懇切望有識之士賜教。


齊誠3


新國標電動車制定不科學,專家不做調查研究盲目指導,無法滿足實際使用需求,消費者敬而遠之。時速只有25碼,這是很多自行車能達到的速度;全車不超55千克,除去電瓶,車身只能粗製濫造,重量太輕,反而不安全;腳蹬子屬於畫蛇添足,有電不用蹬,無電蹬不動,推車還絆腿,既不好看,也不好用;電池電壓小,電機功率弱,續航里程差,上班族望而卻步。而且價格貴了不少。

消費者對國標車不感興趣,首先是終端門店消耗不起,每天要房租要水電,工人要發工資,生意如此冷淡,能支撐多久?不出兩個月,終端門店就會倒一片。終端門店是電動車生產廠家的衣食父母,兩個月不進貨,廠家就會資金緊張,實力不支的企業恐怕撐不到2019年的冬天,一個關乎三億人生存的新興產業就此趴下。

電動車以綠色便利佔用空間小,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與汽車相比,實則是減輕了道路擁擠和環境汙染。一刀切式的禁行,不僅給底層百姓造成了出行困難,還極大的浪費了能源,以交通事故為由禁行超標電動車,實在是欲加之罪,難道騎上新國標電動車就不會違反交通規則了嗎?


寒風150800001


電動車新國標是“專家”官僚化的體現!

所謂“專家”應該是在某個行業有專業知識和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人。可是電動車新國標,既完全脫離社會實際,又不能體現出行業專門知識,純粹是“閉門造車”。反映了那些所謂的“專家”高高在上,不學無術,脫離群眾,臆想民生需求。這樣的“專家”沒有也罷,有了反而對社會發展,技術進步,民生需求都是極大的阻礙!

其實電動車新國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需要的是交通管理部門出臺一個“電動車行駛新規定”。


boulder1


我這個電動車到底是國標還是非標?

去交警支隊辦理兩次(3月份去十大隊,4月9號自君村螺絲灣崗亭辦理點),工作人員都認定電動車為國標,讓我4月15日以後再來辦理國標車,16日去工作人員按照公示牌品牌辦理(目錄內),沒有我這品牌不能上牌,我這個車到底是非標還是國標,

現在既然是非標,為什麼要我等15號以後來辦國標,現在非標過了上牌期,國標又評不上,導致沒有牌照這個情況,如何處理,這不是耽誤人麼,交警都沒吃透什麼是國標,老百姓更不懂,我真金白銀買來的,難道專家說廢,就廢了,我買電動車在前,規定在後,這不是一刀切嗎

(我電動車總重25kg,帶腳蹬騎行功能,每小時25公里,電壓48v)



尋覓55068811


新國標電動車增加了一個飛輪,一個鏈條,一箇中軸組合,一個曲柄組合,一副腳蹬,這些在電動車上屁用沒有。反倒增加了成本,浪費了原材料,增加了重量,為了達到重量標準只能讓車架輕薄,大大增加了危險係數。都知道不管什麼車底盤越重剎車就越穩,不知道叫獸們吃的是不是人糧食。還有你不把機動車堵在非機動車道上,誰願意騎電動車去機動車道上拿雞蛋撞坦克去,機動車車位畫在非機動車道上,為了過紅燈不被拍牌在非機動車道上越過去,比比皆是。看看電動車和機動車出的車禍有幾個是電動車主動撞上汽車的,不管新標還是舊標電動車車速都沒有汽車快,十次車禍九次快。電動車慢啊,它想躲都躲不掉啊!要說的很多可就不想說了,是人都懂的道理難道專家叫獸不懂嗎?


菏澤入雲龍


我不認為它是新國標,我認為他是新坑人的方法。中國現在在高速發展。為什麼會出來這麼大的一個笑話,新國標。家家要用大多數人要用的電動車,被幾個專家搞得烏煙瘴氣,真是害人不淺。但也有一些騎電動車不按交通規則行走的人,就不能以此藉口把它一刀切了。上牌規範管理,騎電動車的時候按交通規則走,這是應該的。如果不按交通規則,抓到了以後可以處罰,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不能一刀切掉,還限速二十五公里,這跟騎自行車有什麼區別呢?自行車的正常速度都是在20km以上。加上騎電動車還可以帶點東西,送個人上班接孩子等,而新國標電動車就不行,一腳就可以跺壞,上一個抖一點的坡都上不去,還有什麼安全和作用?真是豈有此理。


wsy196359


對於新國標的實施不管是用戶,還是終端門店,還是企業都是一片罵聲;

用戶對新國標規定的車重、車速、腳踏可以說沒有一點是滿意的。

而終端門店的反應也很激烈,4月15日之後,電動車銷售火熱的場景不在,店內沒有一輛車,甚至整條街都關門歇業!

店內沒有一輛車

新國標實施前後對比。

而作為電動車生產企業雖然在新國標正式實施有過抱怨,甚至上訪等行為,但是新國標真正實施後大家還是很積極的應對新國標,推出各類符合新國標的車輛,以雅迪為例,推出了國標車車型26款、輕摩20款、電摩39款,總計85款在新國標後可以上路的電動車!

新國標的實施是不可逆的,即使抱怨再多,新國標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更改,雖然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大家能做的只能接受它,只能認真理解政策,以免給自己上路帶來麻煩。

其實很多人對新國標又誤解,以為新國標實施後只有速度25KM/H以下的電動車才能上路,其實不然,如果想要追求速度的可以買電摩可以買輕便電摩速度都遠遠大於25。

如圖電摩和輕便電摩只有獲取駕照,照樣可以上路的。

不過新國標的實施對消費者來說確實增加了很多負擔,比如新國標實施後,大家的購車成本增加了,使用成本也增加了(考駕照、買保險)。但是對整個電動車行業的發展來說肯定是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的,至少行業更加規範了。


新能源快訊


電動車新國標已經在2019年4月15日正式實施,新標準實施後,原來的電動車將會分為三個類別: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摩托車三類。



其中電動自行車的要求是:兩個車輪、兩個腳踏、一塊鋰電池、一個坐墊,車型在質量上(含電池)小於55kg,電池標稱電壓不超過48V,電機額定功率不超過400W,最高車速不超過25km/h。

而速度超過50km/h的將被定義為電動摩托車,對於電動摩托車,按照規定,必須要上牌,駕駛電動摩托車必須要有駕照,並投保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

這就意味著,很多電摩車主都要經過考駕照、辦理行駛證、買保險、上車牌等一系列手續方可上路。

電動車新國標出來之後,有一些爭議,因為很多人在短期之內不能適應新國標。

首先是車主。目前很多人所持有的電動車速度都超過50km/h,這意味著大家要上牌,要考駕照,要交保險,這些事情都讓很多人覺得不方便。比如目前很多人之所以購買電動車,因為電動車靈活方便,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可以避免擁堵。此外,對於送外賣或者做小生意的人來說,如果以後電動車限速了,對他們的影響是很大的。

更關鍵的是,大家已經習慣了電動車無拘無束的日子,但是新國標實施之後,電動車上路是有很大限制的,如果違規會面臨很大的處罰,比如有些地方規定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車輛的,處200元罰款;再次被查獲的,處1000元罰款,並處5日以下拘留;駕駛人有駕駛證但不具有準駕資格的,處200元罰款;再次被查獲的,處200元罰款,記12分。屬於非機動車的,對車輛涉及其他交通違法行為的,則按非機動車違法定性處罰。

其次是電動車經銷商和零售商,目前很多零售商或經銷商都有很多積貨,而根據新國標的要求,這些電動車很多是不符合新標準的,也正因為如此,在新國標正式實施之後,很多人都不去購買這些非標電動車,導致電動車的零售生意清淡,甚至很多存貨都有可能賣不出去,這對於有大量存貨的人來說會造成較大的損失。

雖然新國標出來之後又一定的過渡期,但是過渡期很短。

再次,新國標正式實施之後,對於電動車生產廠家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一方面就是成本的增加。現在很多電動車使用的都是鉛酸電池,但是新國標要求電動車必須採用鋰電池,這意味著成本會上升,當然之成本上升之後,銷售價格也會上升,到時企業在價格上的競爭將會不再有優勢。

另一方面,3C認證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按照新國標的要求,未取得3C認證的電動自行車將不得生產、銷售,這個規定有可能讓哪些技術實力弱,資金少的企業退出市場。


當然,雖然新國標對於大家來說確實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但是新國標的正式實施對於交通安全,促進我國電動汽車的健康發展還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

一直以來,電動車上路可以說是0要求,什麼人都可以開,這些電動車進入機動車道,闖紅燈,衝撞行人的事情經常發生,很多重大交通事故都是因為電動車不規範的行駛造成的。而且發生事故之後,很多電動車都是逃之夭夭,無法找到肇事者,因為電動車沒有上牌,在沒有攝像頭的地方很難尋找線索。

除此之外,因為電動車質量問題導致的火災事件也經常發生,比如電動車充電過程中發生自燃造成火災等等。



所以目前電動車的安全隱患還是比較大的。而新國標正式實施之後,不僅對電動車的質量有更嚴格的要求,對於電動車的管理也更加規範,這對於減少電動造成的安全事故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與此同時,按照新國標的要求,企業必須推動電動車工藝技術、生產流程、設計創意提升,努力為人們出行提供性能品質更好、安全保障更高、續航能力更強的規範化產品,這對於提升電動車企業的競爭力也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目前新國標的過渡期確實有點短,很多人都沒法做好準備,希望有關部門在實施政策的時候能夠更人性化一些,比如延長過渡期。


貸款教授


把所有專家請來海南,在30-40度的高溫下,以每小時25公里的速度每天在太陽底下騎車上下班,看看到底誰該被罵娘。無下限的新國標,自行車的速度,虧你們也能想的出來。55公斤的自重你們要求裝上腳踏板,請問下誰能用腳把55公斤的東西騎走?國家要求節能減排,出現個新的代替品你們專家又出來各種限制,你們到底是想幹嘛?交通事故多,你們可以加大違法處置力度,讓人規範騎車。大家都不開車,也不騎車,走路上班最好,就怕到時候你們這群專家的工資都沒錢給你們發了?請問在坐的專家有幾個騎過電動車?下到基層瞭解民眾真實的需要,不要一天到晚盯著老百姓那點可憐的需求。求求你們給底層群眾一條活路。


119火鳳凰


為什麼電動車的速度和行駛里程會越來越高?這些都是隨著國家科技的發展而出現的技術跨越和進步!以前從最初的4個電瓶到5個再到6和或更多串聯,是電動車生產企業根據人民的實際生活需要做出的改變和調整!一個好的交通工具首先要符合出行的實際需求和安全行駛,大多數的生產廠家是經過市場的調研所做出技術的提升和外觀的革新。而現在的新國標逆電動車行業發展的歷史潮流,不切實際的對車輛時速和外觀做出調整。腳蹬子功能根本沒有任何的實際用途,在騎行時容易出現安全隱患傷害騎行人和路人。25公里的時速增加路上了出行時間,對於交通安全和壓力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正是由於電動車速度過慢和行駛里程過短會增加安全隱患和交通堵塞!新國標的實行只有切合群眾的實際需求和電動車行業的發展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