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與“盈利”齊飛,京東的賬該怎麼算?

5月10日晚間,京東發佈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

在京東動盪之際,這份財報尤為引人注目。所幸,京東沒有繼續前兩個季度的頹勢,在經營利潤等方面表現不錯,大股東騰訊也選擇繼續為京東帶來流量支持。

看起來,京東似乎已經苦盡甘來。京東官方也宣稱:穿過幽暗的歲月,京東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

事實果真如此嗎?就在一個月前,劉強東還在為公司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組織缺乏活力而發愁,這些問題這麼快就已經全部解決掉了?

透過財報數據,實際上京東存在的不少問題依然讓劉強東頭疼。

京東的天花板

首先,2019年Q1,京東在GMV增長、營收增速、活躍用戶等多項關鍵數據上表現依然差強人意。

京東2019年Q1的營收是1221億元,同比增長僅為20.9%,此前京東的營收增速已連續6個季度低於40%,且每個季度的增長速度逐次下降,2019年Q1達到過去8個季度的最低點。

2018年全年,京東的營收增速為28%,而阿里和拼多多的數據分別為52%、652%。

虧損與“盈利”齊飛,京東的賬該怎麼算?

此外,京東的兩大關鍵指標——活躍用戶和GMV增長均明顯放緩。

京東2019年Q1的活躍用戶是3.105億,同比增長15%,但環比增長只有3%左右。2018年第三季度,京東活躍用戶環比增速首次為負,第四季度環比無增長,同比增速則滑落至4.1%。

與之相比,阿里去年一年新增用戶將近1個億,目前京東的活躍用戶幾乎只有阿里的一半(去年阿里活躍用戶超過6.3億)。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數量在2018年也已經超過京東近1個億,達到4.185億。無論對比“新仇”還是“舊恨”,京東都已經大幅落後。

同時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2019年Q1京東並未公佈GMV。而GMV是投資人和資本市場判斷電商公司成長性的關鍵指標,這也是京東一直以來大肆宣傳的數據。

華爾街見聞報道稱,根據營收數據反推,京東2019年Q1的GMV增速約為21%,相比上季度的27.5%處於大幅下跌,和2017年高峰時的46.5%有很大差距。

在2018年度財報公佈後的電話會議中,京東就明確表示從下一季度起將不再公佈GMV數據。結合京東此前多次調整GMV統計口徑,很難不引發外界質疑。

雖然諸多投資者和分析師都認為電商GMV的參考價值正在降低,但是阿里提出“將在三年的時間裡,把天貓的交易額翻一番”與京東形成了鮮明對比。

種種跡象表面,京東高速增長紅利期已經全面結束。

利潤來自何處?

2019年Q1,京東收入1211億元,經營利潤12.3億元,淨利潤73.2億元,創下歷史最高盈利記錄。

京東的利潤來自何處?是最近大刀闊斧的調整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嗎?實際上並非如此,京東73億元的淨利潤,有69億元來自包含投資收益的其他收入。正是這部分額外的、不確定的收益,將京東的盈利放大。

虧損與“盈利”齊飛,京東的賬該怎麼算?

從2018年開始,京東通過處置被投項目的股權、打包出售旗下部分資產、被投企業IPO等形式,連續多個季度獲得數十億元的其他收益。

2018年Q1,因為財務記賬規則變更,京東賬面上增加16億元長期股權投資帶來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當季整體實現18億元的其他收益;去年9月,京東投資的時尚電商Farfetch在美國上市,當月就為京東帶來36億元的投資收益;今年3月底,Farfetch的市值達到近三個月的最高點,而這部分增加的市值,轉化成了京東Q1賬上41億元的投資收益。更早之前,京東在去年Q2出售餓了麼股權,獲利13億元。

但二級市場股價的波動,給京東的盈利增加了不確定性。比如京東的投資收益與Farfetch股價的表現有很大關係,進而影響到京東的財務報表是否“好看”。

與此同時,京東的經營利潤一直未能得到大的改善。2018年連續三個季度運營虧損,尤其是物流,按照劉強東透露的數字,“已連續虧損12年”、“賬上資金只夠再虧兩年”。

經過一系列降本增效的舉措,京東在2019年Q1扭虧為盈,實現了12億元的經營利潤。但是一旦將成本壓縮到底,京東又該如何保持穩定而規模化的盈利?

昂貴的流量

京東現在面臨的很多問題,最終都可歸結到一點:流量見頂。好在騰訊的“援手”並沒有縮回去,只是要價不低。

2014年3月10日,京東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5年時間內,騰訊免費給予京東在微信和QQ等主要社交平臺上的一級購物入口。這些流量入口對京東有多重要?按照劉強東的說法,微信給京東帶來的新增顧客達到1/4。

這次,騰訊與京東雖然續約,但時間卻縮短至3年。京東也付出了相應代價,“根據測算,未來三年與流量支持、廣告採買和其他合作相關的支出或費用將超過8億美元。京東還將向騰訊發行一定數量的公司A類普通股股票,作價超過2.5億美元”。

對於京東來說,雖然業績有所回暖,但公司長期發展中的問題卻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財務上的量變遠遠沒有模式的質變重要。要想獲得持續增長,轉型與創新是京東必須要解決的。而這又會是一場激烈的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