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1992年被稱為“周星馳年”?

林帥傅


周星馳,至今無法超越的喜劇巨星,為自己的電影事業奉獻了青春,留給觀眾的印象揮之不去。香港電影鼎盛時期誕生過“雙週一成”,其中就有周星馳,1992年周星馳可以說是獨樹一幟佔據了整個香港電影票房,票房前五的電影都是周星馳領銜主演,那一年的周星馳達到了人生巔峰。



“星爺”二字是娛樂圈以及觀眾對於周星馳的尊稱,已經50多歲的周星馳至今未婚,在一次採訪時,撒貝寧問道周星馳為何不結婚,星爺的回答有些心酸,可能是性格原因吧在娛樂圈星爺一直都有“獨行俠”的稱號。在接受採訪時,星爺對於被問感情問題並不迴避,只是表達如果時間可以重來,不會在電影事業上耗費太多經歷,感情一萬年太久要只爭朝夕,這段話確實感人至深!


【審死官】

【審死官】是杜琪峰導演,周星馳、梅豔芳、吳孟達領銜主演,1992年以接近5000萬的票房成績拿下當年香港票房冠軍,刷新香港票房歷史新高,港片票房進入5000萬時代。1992年周星馳也憑藉此片獲得了第37屆亞太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當年看笑,如今看笑。這部電影以40年代粵劇【審死官】為原型拍攝,此片幾乎沒有星爺誇張無厘頭表演的成分,並非一部純粹的喜劇電影而是一部很現實的電影,既有大人物被正法的憑藉也有小人物被侮辱的情節。


【家有喜事】

【家有喜事】是高志森導演,周星馳、張國榮、黃百鳴、張曼玉領銜主演,1992年以接近4900萬的票房成績僅排當年香港電影票房第二位。【家有喜事】實際拍攝只用了13天,從故事情節到人物塑造一點也不含糊,演員的演技更是實力派無可挑剔,這部香港高票房電影至今仍是無可複製的經典喜劇。

【鹿鼎記】

【鹿鼎記】是王晶導演,周星馳、林青霞、吳孟達、溫兆倫、林嘉欣、邱淑貞領銜主演,1992年以接近4100萬的票房成績排在當年香港電影票房第三位。這部電影是小編個人非常喜歡的,典型的周式無厘頭電影,影片講述了韋小寶從市井小民一步步成為皇帝身邊紅人的故事,緊張曲折的劇情中夾雜著喜劇的色彩。“我對你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有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這句臺詞應該是鹿鼎記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的吧!



【武狀元蘇乞兒】

【武狀元蘇乞兒】是陳嘉上導演,周星馳、張敏、吳孟達、徐少強領銜主演,1992年以接近3800萬的票房成績排在當年香港電影票房第四位。周星馳飾演的“蘇燦”,從最初考取武狀元被人設計陷害被抄家淪為乞丐到機緣巧合成為丐幫幫主對抗天理教救出皇上,人生大起大落演繹的淋漓盡致,“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就是這個道理吧,享盡榮華富貴最終大徹大悟。正如林子祥演唱的插曲“長路漫漫任我闖”一般,長城之上瀟灑走一回。



【鹿鼎記2神龍教】

【鹿鼎記2神龍教】是王晶導演,周星馳、林嘉欣、林青霞領銜主演,1992年以接近3700萬票房的成績排在當年香港電影票房的第五位。兩部鹿鼎記同年上映,主要講述了韋小寶同神龍教的故事,陳百祥飾演的多隆顯然不如吳孟達飾演的海公公同周星馳配合默契,吳孟達和周星馳不愧是“黃金搭檔”,整部影片完全是靠星爺誇張的無厘頭表演在支撐。


這一年周星馳以勝利者的姿態享受著屬於他的榮耀,可這份榮耀的背後卻是孤獨的,高產能的背後是對市場需求的定位是對人生的思考。一年上映七部影片,的確很是罕見和驚豔,且取得的成績也是不錯的。人生就是一場電影,再華麗的開場也有謝幕的一刻,周星馳是當之無愧的喜劇巨星,為自己的演藝事業奉獻了一生,這是高標準的職業操守這是演員同觀眾最真實的流露和表達。說1992年是“周星馳年”,一點也不誇張。


遊遊飛天


因為在那一年香港票房前五的電影都是周星馳主演的,這個成績可以說是空前絕後。

90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在91年周星馳主演的電影《逃學威龍》就破了香港年度票房冠軍,他和周潤發,成龍都成了票房的保證,於是當時就有了“二週一成”的說法。

在1992年,周星馳有七部作品,其中五部包攬了票房前五,同時排名第一的《審死官》和第二的《家有喜事》雙破香港電影票房記錄,周星馳也憑藉《審死官》拿到了亞太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92年可以說是群星薈萃,那時的周潤發還沒遠走好萊塢,成龍和李連杰都還未老去,還有著梁朝偉,梁家輝的虎視眈眈,而現在的星爺在當時只是星仔。

在那一年除了周星馳的七部電影,還有成龍的《雙龍會》和《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李連杰的《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和《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這些電影無一不是經典。

那一年由梁朝偉主演,杜琪峰導演的電影《踢到寶》票房成績僅18萬,值得一提的是《審死官》導演也是杜琪峰,即使如此,這部劇在豆瓣評分也有6.3分,說這些是為了告訴大家那一年與周星馳競爭的對手有多麼強大,從側面反映出獲得這個票房成績有多麼不易。

當年的五部電影票房第一的《審死官》也是由杜琪峰執導,星爺和梅豔芳一起出演,第二的《家有喜事》集結了眾多大咖,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部經典之作的拍攝僅用了13天,卻通過他們的演技把故事,人物呈現的流暢清楚。

第三和第五是《鹿鼎記》兩部曲,還記得那句話嘛,我對你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拾。排名第四的《武狀元蘇乞兒》是周星馳第一次嘗試的悲喜劇。

在這一年奠定了周星馳無可代替的喜劇之王的地位,可即使如此,香港金像獎和臺灣金馬獎卻不承認周星馳的表演方式。在96年周星馳自導自演的《大內密探零零發》結尾處有一個模仿奧斯卡頒獎的片段,劇中周星馳認為獎項會頒給自己,但實際上卻頒給了自己的老婆,這時有人解釋道:用我們專家的話講,你搞搞無厘頭還行,有個P演技啊!這句話無疑是自嘲所謂的影評人對他演技的否定。

直到2002年金像獎才想起了這個屢破票房記錄的周星馳,這一年周星馳和他的《少林足球》獲得了14個提名,7個獎項,其中包含最有分量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個獎項,不過這距離周星馳年已經有十年了。

周星馳在1992年所創的奇蹟以前沒有人能做到,以後應該也不會有人可以做到,92年被稱為“周星馳年”當之無愧。


米小粥粥粥


因為1992年周星馳主演電影票房震驚了香港電影界。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之前沒有人做到過,之後也沒有人做到過,一年主演7部電影全部進入年度票房榜,包攬了前5名。

廢話少說,先上圖。大家看這是1992年香港電影票房榜前十。

其中票房榜前5名,統統都是周星馳主演。這個壯舉也是空前絕後,之前沒有人做到過,之後沒有人做到過。

《審死官》、《武狀元蘇乞兒》和2部《鹿鼎記》都是周星馳經典無厘頭喜劇片就不多說了。票房榜第2《家有喜事》也是主打周星馳。

那麼之前一個人主演多部電影都進入年度票房榜前十的是誰呢?就是成龍,1985年成龍參演或者主演的電影包攬了年度票房前4名,所以1985年也被稱為成龍年。

但畢竟比起後來周星馳包攬前5名,並且前10名佔7部的偉績還是差了一點。

而且票房榜冠軍《福星高照》成龍不是主演。這個電影導演是洪金寶,主演也是洪金寶、曾志偉等人,成龍在裡面出鏡不是太多。

票房榜第二名《夏日福星》其實也差不多,導演主演也是洪金寶,成龍戲份也不是最多。

所以嚴格說起來,只有《警察故事》和《龍的心》才是成龍主打,扛票房。

因此1985年成龍取得的票房成績,比起1992年周星馳的票房成績,還是差得有點遠啊。

在1985年以後,成龍和周潤發都曾經做到一年內主演的多部電影進入票房榜前10,但是基本上都是他們倆平分秋色。

比如1987年成龍的《龍兄虎弟》冠軍、《A計劃續集》第3;周潤發《監獄風雲》亞軍,《秋天的童話》和《英雄本色續集》第5、6名。

1989年周潤發《賭神》冠軍,《阿郎的故事》第4,《英雄本色3》第7、《喋血雙雄》第8,有4部電影進入年度票房榜前10。成龍《奇蹟》亞軍。

這些票房成績已經很不錯的了。但是比起周星馳1992年的誇張成績,真的沒法比。

其實除了1992年,周星馳在整個90年代前幾年,尤其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90-93年,實現了票房冠軍四連冠。

這種表現,歷史上也只有許冠傑、成龍和周潤發做到過。成龍1979-1980年主演的《笑拳怪招》和《師弟出馬》票房冠軍連莊。

然後從1981年開始,許冠文開拍了《最佳拍檔》系列,實現了票房冠軍4連冠,非常厲害。當然比起後來周星馳的4連冠成色還是略有不如。

1985年-1989年,許冠文創作高峰期過去了,成龍和周潤發包攬了票房冠軍。其中成龍1985和1987年是票房冠軍,1986年周潤發《英雄本色》橫空出世,1988-1989周潤發又拍出了《賭神》實現2連冠。

但這些都比不上週星馳的4連冠。

而4連冠中,最了不起的就是1992年。所以1992年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周星馳實在是太牛了。


梁鵬飛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影壇的三位天王級人物周潤發、周星馳、成龍被稱為“兩週一成”。他們創造了香港電影票房的奇蹟。但在1992年的時候,周星馳絕對獨樹一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年香港票房前五全部被周星馳主演的電影所佔據,這在香港電影史上僅有一次,恐怕也後無來者了。

周星馳1992年出演並進入當年香港電影市場票房的前五名的電影分別是《審死官》、《家有喜事》、《武狀元蘇乞兒》、《鹿鼎記》、《鹿鼎記Ⅱ:神龍教》。

周星馳在1992年一共有七部參演電影在香港電影市場公開上映,並且全部進入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前十名,當年香港電影市場票房的前五名更是被周星馳一人全部包攬了,星爺還憑藉當年的票房冠軍影片《審死官》獲得亞太影展影帝大獎。由於那一年周星馳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神奇記錄,因而1992年就被稱為香港影壇“周星馳年”。

周星馳在電影界的影響力不容置疑,他不僅僅在於1992年取得的成就,周星馳以無厘頭電影著名,最大的成就無疑就是把香港喜劇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周星馳已經息影,轉成導演,已然不會出現在電影的畫面裡,但是無論如何星爺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符號,深深烙印在幾代人身上。

你覺得1992年被稱為“周星馳年”合適嗎?歡迎評論!


史話閒聊


1992年為什麼被稱為“周星馳年”?首先在1992年,周星馳有七部作品名列票房銷量榜:1、審死官 2、家有喜事 3、鹿鼎記 4、武狀元蘇乞兒 5、鹿鼎記2神龍教 11、逃學威龍2 13、漫畫威龍;從這個業績不難看出,一年七部作品上映,五部包攬前五名,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成就啊!這個成績放眼全中國無人能及。

其次,在70年代、80年代 ,諸如許冠傑、成龍、周潤發等也創造過輝煌,成龍在1985年也曾包攬前四名,但是仍然不能和周星馳的在1992創下的記錄相比。除了周星馳作品的數量有壓倒性優勢,還有在90年代電影行業發展突飛猛進的,成龍、李連杰、周潤發、張國榮已經紅透半邊天,“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相繼崛起,更有梁朝偉、梁家輝、呂良偉、任達華、梅豔芳、林青霞、張曼玉、楊紫瓊、王祖賢、關之琳等一線明星虎視耽耽,在群星薈萃的年代,周星馳一騎絕塵領跑92年,實至名歸-“周星馳年”。


愛娛樂的閒人


因為這一年,周星馳主宰了整個香港大熒幕,在年度票房榜上,排名前五的全是他主演的作品。 排名第一的是他和梅豔芳領銜主演的古裝喜劇《審死官》,講述了狀王宋世傑為寡婦楊秀珍翻案的故事,周星馳扮演了足智多謀、幽默正直的宋世傑。

影片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狂收票房近5000萬(在當時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周星馳還憑此片獲得了第37屆亞太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緊隨其後的是賀歲喜劇《家有喜事》,影片描述了常氏大家族熱鬧、有趣的家庭生活,周星馳扮演了博愛花心的老三,盡顯無厘頭本色。


位居第三的是改編自金庸名著的《鹿鼎記》,周星馳擔任韋小寶一角。他將一個渾身機靈、左右逢源又不失正義的小人物,刻畫的活靈活現,也正是他的出色表現,讓此片成為了觀眾普遍認可的一部金庸改編作。許多經典臺詞至今都為人津津樂道,比如“我對你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動作喜劇《武狀元蘇乞兒》則排在了第四名,周星馳扮演了受人陷害淪落為乞丐的蘇燦,這也是他首次塑造具有悲情色彩的人物。

第五名則是《鹿鼎記》的續集《鹿鼎記2:神龍教》,雖然和第一部同年上映,依然熱度不減,收穫了3千6百多萬的高票房。


巴塞電影


92周星馳年不僅僅指香港票房牛逼,而是整個亞洲都賣的很好好,光92年審死官1200萬美元,家有喜事1000萬美元,鹿鼎記1400萬美元,武狀元蘇乞兒1600萬美元,鹿鼎記2,1500萬美元。逃學威龍2, 1000萬美元,漫畫威龍500萬美元, 92年總計82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剛好超過5億,其中香港票房2.6億,亞洲票房超過5億。92年的5億票房,有多牛逼!


用戶6369839145


因為92年周星馳共參演了《審死官》《武狀元蘇乞兒》《鹿鼎記》《家有喜事》等7部電影,共為香港影壇貢獻了8320票房冠軍,因此在當年香港電影十大最賣座電影中,星爺的這7部電影便全部上榜,且前5名也被他獨佔,而《審死官》更是獲得了亞太影展影帝,這也是他連續三年佔領整個香港電影市場。最後就是:這一年他的無厘頭喜劇風格也正式形成並逐漸走向高峰。所以在當年的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為表彰周星馳對香港影壇票房的貢獻,特將這一年定位“周星馳年”,當然也有不是金像獎封的,而是香港影壇為他“自封”這一說。而也正從這一年起,“雙週一成(另一週為周潤發、一成就是成龍大哥了)”的說法便開始慢慢流傳開來。

(以上回答憑藉於我多年對星爺電影的研究原創而來,因為他是我最喜歡的偶像,某些內容來源於某論壇,由於是“非專業”,所以若有不準確之處,還請專業人士見諒和指教!)


鐵血紅樹林


因為傳奇在創作一個又一個巔峰


啊嗚啊嗚咦喲


因為我出生在那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