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幼兒懂得關心,尊重他人?

用戶4264380279126


我是悅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悅媽家的寶寶三歲就很會懂得關心人。比如說看見媽媽在洗衣服,她會主動說:“媽媽,我來幫你吧!”有時候爸爸生病了,她會主動的去關心她爸爸:“爸爸,你生病了吧,好好休息,不動。”平時爸爸媽媽讓寶寶幫助做的事情,她會又快又好的做好,真的是非常的貼心。聽著小女孩的關心,我們做大人的心裡也美滋滋的。


怎樣培養會關心人、會尊重人的寶寶呢?悅媽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想要得到寶寶的關心和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關心寶寶。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寶寶與寶寶之間,大人與寶寶之間也都是相互的。只有你在平時多關心寶寶,親切的話語多與寶寶交流,尊重寶寶的意願和選擇,寶寶也會響應的回報你關心和尊重。

2.讓寶寶多閱讀,通過故事引導啟發寶寶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尊重他人。寶寶剛出生是一張白紙,怎樣在這場白紙上“作畫”就需要家長來執筆。想要將寶寶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平時就要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去潛移默化的影響寶寶。而閱讀是一種很直白且有效果的去影響寶寶的一種方式。想讓寶寶關心他人,尊重他人,就可以通過閱讀相應的故事來啟發寶寶向正能量學習。


3.父母首先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古人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意思就是說:父母是怎樣的人,孩子就會成為怎樣的人,在性格差異上不會出現很大偏差。在孩子的一生中,可以說陪伴她最多的就應該是父母,父母就是寶寶的第一模仿對象,父母是怎樣的人,父母怎麼去做事,父母平時怎麼與人相處,父母的一言一行,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寶寶的言行舉止。如果父母平時懂得關心他人,尊重他人,寶寶也會跟著有樣學樣,像父母一樣去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所以說父母的榜樣學習對寶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悅媽說:

當然,不排除還有其他的不確定性的外界因素也會對寶寶性格和人生觀產生影響。但是,作為父母,你想讓寶寶成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人,自己首先要掌握正確的育兒方式和方法,然後再根據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畢竟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說的教育方法並不一定適應每一個孩子,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稍微做下調整,這樣才能夠將孩子培養成人、成才。

我是悅媽,每天與您分享育兒知識和繪本故事,歡迎大家的點贊、評論和關注哦!


悅媽繪本育兒


每個孩子內心都是非常願意關心別人的。比如說,每個孩子很小的時候,在吃東西的時候都會非常喜歡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身邊的大人,但這個時候大人是如何處理就很重要了,大人的回應就會導致孩子的行為朝著不同的方向去形成習慣。大部分家長都會很心疼的覺得,還是省給孩子吧,會說“媽媽不吃,寶寶吃,媽媽不喜歡吃”,結果就是孩子學會了你是這也不喜歡那也不喜歡,反正他喜歡的別人都不喜歡,那還有什麼必要去考慮別人呢,想著自己就可以了,長此以往,孩子的心裡就想著自己,因為他習慣了。等孩子一天天長大,他不再那麼萌,他也不再只需要面對家人的時候,你再去要求他分享,他已經沒有了分享的意識了,也許某一天他會問“為什麼我想做的時候你不接受,我不想做了你還不接受呢”。

其實當孩子分享食物的時候就是我們接納和培養他關心別人最佳的開始。接受他的分享,說聲謝謝就是最簡單有效的回應。有意識的家長還會在這個時候誇一誇寶寶的優秀品質,愛分享、大方、會關心別人啊都是。孩子本身的感受力就是很強的,他們很小就會關心別人(尤其是媽媽),那麼我們到底是拒絕他的愛還是接受和鼓勵,決定了孩子到底會如何。


羽言VC


如何讓幼兒懂得關心尊重他人呢?首先孩子要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氣氛裡。如果一個家庭爸爸跟媽媽經常吵架打架那小孩子呢他就會恐懼,憂鬱,那麼這樣的話小孩子就不可能存在會去關心別人的行為。如果首先是爸爸愛媽媽,那媽媽就會很愛很愛她的小朋友,小朋友又愛他的爸爸媽媽,這是愛的循環。這樣就會有精神力量去關心別人。

其次是平時要有意識懂得去培養小孩愛的能力,比如說出去逛街很累了小孩子也很累要抱的時候那應該怎麼說呢?可以這麼說:媽媽也很累怎麼辦,如果這時他還是不懂還是要抱的話,那可以說媽媽沒有動力了你給點動力我吧比如說親親啊抱一下我啊,這是一般小朋友都會親親,那麼他就會懂得別人關心他也要關心別人親一下抱一下。類似很多的事情都可以引導去關心別人。

最後是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平時自己也要孝敬長輩尊重另一半,這樣就會起到一個言傳身教的作用。希望有用。



靜待開花Ceci


父母是幼兒最好的老師,言傳身教,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