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溫儒敏說教師要搭上應試教育的船,做一點素質教育的事,你怎麼評價?

劍客談教育



現在,教師一直被輿論推到風口浪尖上,有人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困在廁所裡的教師》,大概是說一名小學教師,第一次,她的班級裡有個小同學要去上廁所,這個老師沒讓去,小同學的家長到學校把老師告了;第二次,她班裡另外一個小同學又要去上廁所,老師吸取上次的教訓,讓他去了,結果小同學摔倒在廁所裡,家長來學校又把老師告了;第三次,班裡又有一名同學要上廁所,老師說那我就陪著去吧,老師帶著那名學生就去上廁所了,結果班裡的學生們因為沒有老師而亂成了一團,結果老師又被學生家長告了……

現在一切矛頭都指向了老師,老師這不對,老師那不對,老師究竟怎樣才能安身立命地生活呢?


一方面,眾所周知,咱們國家就是通過應試教育選撥人才,不談成績、升學率低的學校在當今社會根本沒有辦法生存。一個學校沒有了生源,這個學校也就走到了盡頭。我曾經目睹過一所沒有升學率的高中逐漸蕭條最後就不復存在了。同理可證,教師在一個學校所任班級成績總是倒數,學生們不喜歡,家長們不待見,學校更是有意見。這樣的教師在學校也不受歡迎。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成績好壞是衡量一名優秀老師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衡量一所學校優質辦學的重要標準之一。



另一方面,所有人都知道,成材必定要先學做人。我還是希望我們的教育要家校合作,不只是要求教師怎麼怎麼樣,家長們更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裡來。上小學時,一,家長們要讓自己的孩子嘗試各種興趣班,看看哪種活動可以成為孩子們終身的愛好,將來既可以有才藝展示,又不至於沉迷於網絡不能自拔;二,家長們可以培養孩子們從事一兩種體育運動,例如,跑步鍛鍊孩子們的毅力;游泳是孩子們求生的技能等等。當然,學校老師的素質教育也不能少,但是,上級部門的教育部門可以制定統一的教材或是方案,讓老師們去執行素質教育的事。

總之,老師就是一個孩子王,沒有那麼大的權利讓自己做一些素質教育的事。畢竟,應試教育的船是每一所學校必須要搭的,而且,每所學校都有衡量教師的成績標準和積分辦法。


為理想起舞


北大教授溫儒敏5月10日在《溫儒敏談讀書》中提到,應試教育在相當長時間內很難有根本改變,作為老師應該在承認應試教育這一現實的基本上,儘量去應對,既讓學生考得好,同時又不把他們的腦子搞死,希望老師們搭上應該教育這條船,多做一點素質教育的事。

小徐老師第一時間看到溫儒敏教授的看法,一時感慨萬千,溫儒敏教授雖然知道應該多搞一些教育,但是他卻不知道當應試教育的考試方向和素質教育的教學方向相悖離時,在應試教育環境下搞素質教育簡直是“天方夜譚”。

拿語文來說,素質教育的方向應該是引導學生大量讀書,讀好書,從讀書中啟迪智慧,引發思想和情感的共鳴,從而達到陶冶情操,涵養心性,提高修養的作用。然而,我們的語文在考什麼?

當然考基礎知識無可厚非,是為了讓學生打好語言文字基礎,實現其工具性作用,但是考閱讀理解卻考得極其分散,從字詞句的涵義到作用,從表達手法的運用到表達效果的賞析,從人物形象分析到文章結構分析,從段落大意的分析到中心思想的分析,可謂細緻入微,但是這種逐字逐句的肢解,一方面極大超出了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破壞了文章的整體美,久而久之,語文成了學生們最厭惡的學科,課本和考試中的文學閱讀早已失去了它應有的魅力。

小徐老師剛畢業的時候,講文學作品,都是從作品背景和作者的情懷開始講起,引導學生更加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體會文中人物的人生百態和特定的社會背景下人物的思想情感變化,體會人性的善與惡,美與醜,每次我們都能在文學中達到某種高度的情感共鳴,我忘不了學生在課堂上幾度哽咽地說出對文學作品中母親的感激之情,對文中人物的命運的或悲哀,或遺憾,或理解,或憤怒的發自內心的情感。小徐老師也在授課中再次受到文學的洗禮,感受教書育人的巨大的滿足。

然而,在我這樣講課時,學生雖然極喜歡我的課,我學生的語文成績並不高,主要體現在高分的不多,但也有一個可喜的現象就是以前什麼都不學的學生,語文成績卻突飛猛進,但是作為一個初三的語文教師,儘可能高的提高學生的分數,特別是優秀學生的學習成績,讓他們在中考中得以脫穎而出才是正道,於是我研究了歷年的中考語文題,才發現我沒有將閱讀理解細化到一字一詞一句一段的理解,沒有結合寫作手法去體會作者高超的寫作能力,於是,我很快扭轉自己的教學方向,成為應試教育的“衛道者”,我發現只有按應試教育的考試方向來設定教學目標,才能讓學生取得更高的分數。而我做到了。

但是,我的課堂也失去了和學生談天說地,自由討論的重整體感悟的魅力。慢慢地那些厭倦了應試教育的呆板教學的學生又開始脫離課堂,但是我們當老師的顧不得那麼多,因為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只能考得更好,才能走得更遠,我們誰也無力反抗,任何脫離應試教育方向的教學都是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任何不以提分為目的的教學都會被認會誤人子弟。

所以溫儒敏教授的一句:“能否搭上素質教育的這條船,然後做素質教育的事,能做一點是一點?”其實一線教育工作者告訴您,真的當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相悖離時,老師們想開展素質教育是一點也做不到,我們沒有時間“浪費”,至於“要學會平衡”,請問溫儒敏教授,如何平衡,是要分數還是要素質?我們沒有選擇權。

再如物理、化學、生物,本來素質教育的話,應該離不開探究,離不開實驗,應該讓學生去通過實踐去體驗發現物理、化學等現象的奧秘,培養科學探究精神,然而我們為了提分是怎樣做的呢?相信大多數學生都是節約下實驗的時間來做題吧,只要把實驗步驟和現象背過,就可以拿高分,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去做實驗呢?這就是急功近利的應試教育方向給我們帶來的選擇。

更可笑的歷史政治地理等科目,考“哪一年發生了什麼事?”,考“歷年歷代的重要人物及發生的事件有什麼事?”考“基本國策是什麼?”考“世界上有幾大洲幾大洋”等死記硬背的題有什麼用?只不過把學生當一個知識的傳聲筒罷了,相信素質教育應該是教會孩子們去獨立思考,通過對知識的認知思考祖國的未來,人生的選擇等等,而不是機械的為提分而背誦。

再說音、體、美教學,哪個學生不願意上,哪個學生和家長、老師不想讓孩子們受到美的啟發,不想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和美好的心靈,但是我們沒有時間去開展,因為音樂、美術不考,升學考試不加分。因為體育鍛煉小升初不考,所以小學就不用鍛鍊,中考考,初二才開始突擊訓練,一切都是為應試教育而做的調整。可悲不可悲?這就是教育的悲哀!

綜上所述,溫儒敏教授的想法還是太理想主義化了,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小徐老師想:要想真正向素質教育靠攏,首先應該要改的是考試方向,就像今年教育部招生考試的指導意見中提到的那樣,要少考死記硬背的題目,多考一些能啟發學生心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真正做到活學活用,來引導學生擁有持續探索人生,探索世界的奧秘的力量,這才是素質教育的方向。所以考試並沒有錯,考試方向才是教育以什麼姿態呈現的根本。


指尖教育帝國


終於聽到重量級人物說的大實話,溫儒敏總主編說的太實在了,本身就是這麼一回事,應試教育的巨大市場和推動力,不是說改就能改的,不是說素質教育就立馬轉變過來的,那些都是不現實的,都是脫離國情的臆想。

既然這樣,那麼問題就來了:

一、既然應試是社會的主流的默認的模式,為何教育部門還要力推素質教育?

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歷史的原因,我國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後,對於人才的巨大需求,量化的模式化的人才培養最有效率。當歷史走到今天,我們發現,我們培養人才的模式有問題。這個時候,作為教育主管部門,當然必須進行教育的改革,以適應新時代社會對於人才的需求。

另一方面,民意是需要引導的,因為一直都是應試教育佔據主流,所以,教育部門就用對民意進行引導,把教育的航向向素質教育方向轉變。而且,堅持不懈地引導,一定會在量變的基礎上,引發質變,不過,這需要相當長的歷史階段,等待著社會人才觀和民眾人才觀的轉變。

二、在現階段的社會環境下,教育如何才能適者生存?

這個問題,溫主編給出了答案。一直以來,大家都心中有數,但是不敢直言不諱地說出來,現在,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語文總主編把這句話挑明瞭,這才是切合實際的大實話。

溫主編的話已經說的再清楚不過了,搭上應試教育的船,做一點素質教育的事,帶著應試教育的鐐銬,跳素質教育的舞。也就是說,應試是必須的,素質教育也得做。有人對此激烈發對,為何不取消應試,專門搞素質教育?這是不懂國情。

應試教育猶如一艘巨輪,載著共和國教育一路急速駛來,這麼高速的行使,是沒有人敢急轉彎的,否則,帶來的災難性的結果,是任何人也承擔不了的。

這也是我們一直看不懂,為何國家一直在減負,而學校和家庭卻根本不買賬,因為,應試就擺在那裡。一所學校,不應試,升學率沒有了,社會和民眾及地方政府,都不會放過你,結果清清楚楚就在前面,你做校長你會怎麼做?

但是,只搞應試肯定也是不行的,因為將來的教育方向,一定是素質教育。所以,這就需要智慧,應試和素質統一到一個各方面都認可的點上,這個點,就是溫主編說的應試教育船上的素質教育的事。

面對現實,承認現實,然後帶著應試教育的鐐銬,跳素質教育的舞蹈,在這個舞蹈中,將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舞蹈上,從而放鬆對鐐銬的關注,於是,舞者,也就是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將這鐐銬漸漸放鬆,一點一點地放鬆,在這個緩慢的放鬆中,實現量能的積累,期待著未來的質變。


當代師說


溫教授自主持高中語文教材編寫以來,常常語出驚人。

此番“搭應試教育的船,做素質教育買賣”又把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對立起來,擠兌應試教育了!難道應試教育就不是素質教育嗎?

何謂素質,愛因斯坦曾經下過一個精闢的定義。素質就是當一個人離開學校,忘記考試的內容而剩下來的那部分!

如果這個定義有些深奧,理解起來拗口,那麼不凡再舉個更通俗易懂得例子。金庸先生武打小說《倚天屠龍記》,張三丰當著北國郡主趙敏的面,教張無忌“太極拳”。張三丰演習了一遍,問張無忌忘記多少?

“忘記多少”,是不是與我們平時教學大相徑庭,我們應試教育強調的是記住多少,因為考試說實在的就是“背默”。既要背默,那就一定要記住!

強調“記住”就是應試考試?被譽為中國第一詩人的屈原,《史記》評價他是“博聞強識”,素有“照相機式記憶力”之稱的錢鍾書過目不忘,依然每天反覆沉迷於書海;古今第一文人蘇軾,每天要用四個時辰背誦《漢書》……

這些能夠“記住”的人能說其素質不高嗎?沒有“記住”哪裡來的素質!試想,如果趁著學生(6歲-18歲)人生這段寶貴時間不去“死記”一些知識,那麼他們的思想裡不會是一片荒蕪嗎?又能有多高的素質呢?

綜上所述:竊以為,溫教授實在多慮了,實在沒有必要去區分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做得好的人,他的素質也低不到哪裡去!兩者並衝突。


亂語三千


看到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我又仔細看了截圖上的文字,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認為有必要把北大溫教授所講:“教師要搭上應試教育的船,做一點素質教育的事。”這句話所限定的範圍,具體指向搞清楚,然後再進行分析和評價。

一、溫教授的話源於《溫儒敏談讀書》。

溫教授只是說語文教師應該做一點素質教育的事,並沒有拓展到其他所有學科領域,因此,我們在探討溫教授的話時,就放在語文學科。因為我們都知道,在應試教育體系裡,語文如果不講究點素質教育,恐怕真的很難考高分,至於這學習語文應該有哪些素質教育培養,下面我再單獨去講。

二、語文學習素質教育指哪些方面?

1、尊重一部(篇)作品和對閱讀的深刻理解。今天上午,我給遠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個華人家庭母子上閱讀與寫作課,就專門談到語文學習的素質培養話題。個案中的媽媽對我講:“孩子的老師佈置課外閱讀書目,我兒子嫌太簡單,動也不動,我非常頭痛,怎麼辦?”我就問孩子:“你能給我講講一本書從創作到讀者手裡要經過哪些環節嗎?”那個孩子搖了搖頭。我說:“至少要有作者辛苦創作-審核出版-上市流通-讀者選擇購買-靜心閱讀-學習和思考六個大環節,請問,對一本書的不自尊,暴露了我們對學習持何種心態?”孩子說:“暴露了我對作者的不尊重,對閱讀的不尊重,對自己的不尊重。”我說:“好樣的,你的反思能力非常強,這已經體現了你的語言素養,但是你對閱讀的理解還根本沒有概念。你想想看,是不是這樣?”聽我這說,這個13歲少年點了點頭。

2、閱讀審美意識的培養。在語文教學中,如果單刷題,那是遠遠達不到考高分的目標,因為諸如閱讀理解和寫作題,必須要有閱讀審美能力,才能透過文字表象直達抽象的終點,即我們所能理解作品背後的深刻寓意。我在和這個舊金山的少年交流閱讀審美時,他就給我講:“我以前沒有過閱讀審美意識,我拿到一本書後,只是看故事情節,其他什麼都不關注。如果這個故事不符合我的口味,我就扔一邊動也不想動他了。”我說:“你有閱讀的選擇權,就如你有權利選擇不吃哪一種食物一樣。但是你如果有了閱讀審美意識,則會對任何一部分作品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如看到書名會想,這個作者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何,美在哪,俗在哪?作者的想像力是否很豐富?他的作品反映了這個時代的什麼精神?是否對我的寫作能力有借鑑價值?看似一本不厚的書,假如讓我去寫,我有這個能力駕馭我的筆嗎?”圍繞這些問題,我和這個少年交流探討了一個多小時,越聊聊歡。

3、閱讀興趣和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僅是為考試答題,應把其視職業素質的一部分。會讀並不一定會寫,我們的語文教學,目的非常單純,就是為了考試而考試,但是走出學校後呢?然後就再也不願意觸碰書了,再也不願意動手寫一些屬於自己的心靈文字了。也就是說在十多年的語文教學中,很多語文老師並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們的將來,這就是一種短視行為,應試教育最大的短板。而真正的語文教學,是讓孩子們喜歡上閱讀,喜歡上通過閱讀來深入思考,更願意將自己豐富的想像力轉化成文字成為一篇(部)作品。寫作可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甚至可以成為養家餬口的職業,恐怕極少有語文老師會告訴學生這些。社會上不是流傳大學畢業即失業的論調嗎?如果把語文學好了,有很強的寫作能力,坐在家裡靠自媒體寫作平臺就能很好生存哩。近幾年,我在培養個別孩子往小作家方向發展,現在已經有幾個孩子出版了自己的作品,看到他們的語文素養的提升,我特別欣慰。

三、語文教學也可以設計成模塊化,將抽象化為直觀,語文也可以玩著學。

由於工作的需要,我經常研究學習方法,如我在數學學習這塊,將解題思維設計成模塊化,通過模塊化訓練,孩子們很快就突破機械套公式解題的瓶頸。有一位高中語文老師是我的學生,她聽了幾次課後,認為這種模塊化的學習思維,可以拓展到語文閱讀和寫作之中去,我說你可以試試。一個多月後,這位老師欣喜地告訴我,最近的單元測試中,閱讀理解題成績普遍得到提升,我就是應用了這種模塊化教學思維。讓以往對閱讀理解題產生畏難情緒的學生,開始嘗試玩模塊。我說好樣的,你用了一個“玩”字就特別生動形像,就是讓學生們感覺到語文很好玩兒才行。瞧,這位語文老師其實就是在倡導語文素質教育,把抽象的語文教學,變為直觀可視化的寓教於樂中。

結束語:我們常提思維固化和思維定勢,目前很多語文老師的教學就處於這種境地,這是一種很可怕的現象。因此,我要說語文學習不僅僅為了應付考試,還應該把視野放的更寬闊,還應該把培養學生語文素質教育和培養當成重點,兩者得兼併不是沒有可能,你看好多學霸,他們大都有極好的語文閱讀與寫作的基本功,但是這樣的學生畢竟是少數,主要是語文老師的素質教育水平在那擺著,這才是制約著學生們語文(言)素質的根本提升的關鍵所在。再說現在為什麼網絡上那麼多噴子?歸根到底他(她)們的語言修養從學校裡就沒得到過很好的培養,回到家裡更得不到父母的素質教育培養。一代人語言修養差,會嚴重影響下一代呢。所以說,語文素質教育並不是小事,正如溫教授所講,我們既要搭上應試教育的船,也要加強素質教育。


寒石冷月


我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持一個觀點:應試教育就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就是應試教育,兩者沒有任何本質的區別。

我們太多人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認識其實是存在很大的偏差的。過於強調應試教育,或者過於強調素質教育,其實都是沒有必要的事情。下面我們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說明,希望能幫助大家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同時對教育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在這個表格中,我們把教育相關的形式、人員、工具、內容、方法、目標進行了梳理。

在考試形式上,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都會有面試的形式,也會有試卷的形式,兩者沒有區別。

在教學形式上,兩種教育都可以採用一對一、一對多甚至遠程網絡教育的形式,兩者沒有區別。

在參與人員上,兩種教育最主要的參與人員就是老師和學生,其次是家長,然後還有學校、社會等相關人員,兩者沒有區別。

在教學工具上,兩種教育都可以使用各種教學工具,兩者沒有區別。

在教學內容上,大家對這個的認識差異會比較大,覺得應試教育要多做文化課程學習,素質教育要做素質才藝學習。但是兩者沒有本質區別,都需要去學習、去刻苦練習,而且這些科目的相關知識和內容是兩種教育都不可少的,只是不同的人在才藝方面有差別。才藝的差別這是必然現象,不能作為區分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依據。

在教學方法上,兩種教育都可以採用情境教學、案例教學,或者思維邏輯的分析式教學,兩者沒有區別。

在學習方法上,兩種教育都是需要學生記憶、練習、做題、讀書、動手等,兩者沒有區別。

在形式目標上,就是考試完了,要衝擊好的中學、好的大學,要在好學校讀書和學習,兩種教育的這個目標也是一致的,沒有區別。

在次要目標上,素質教育強調創新能力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培養、社會公告、世界觀、人生觀、勞動觀念、審美觀念與能力的教育。那在應試教育的實踐中,如果沒有這些能力的教育,這個教育形式恐怕就偏離了教育的軌道。所以,兩種教育在次要目標上面也是沒有區別的。

在主要目標上,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樹人,應試教育的核心也是立德樹人。兩者在根本上面也沒有區別。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無論是形式、工具、方法還是本質都是沒有區別的。

從這個上面去分析後,我們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提倡了多年的素質教育,但學校的教育形式似乎沒有什麼變化?因為我們所認為的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本質是一樣的,兩種教育理念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我們非得把一樣的東西變成不一樣,這能做到嗎?

認識到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本質一樣,我們就要去探索為什麼現在的教育沒有讓大眾滿意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思考核心目標。教育的核心目標是立德樹人,那我們在做的內容和形式是不是在圍繞這個核心去進行?

內容不斷地強調學科的學習、考出好成績,那有沒有強調“立德樹人”這個內容,在這個“立德樹人”設置考試的形式?

沒有。

這就是我們當前教育遇到的困難所在,沒辦法把這個核心問題做好,那就很難把教育做好。因此,我覺得我們的教育需要針對如何立德、如何做人去設計教學內容,去設計考試內容。這一塊也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最大困難,從德智體全面發展,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都在不停地努力解決這個問題,卻一直沒有尋找到合適的方式和路徑。


面對我們這個時代教育中的核心問題,溫教授說出了些許無奈。這不僅僅是溫教授的無奈,也是我們廣大教育者的無奈,更是眾多學生和家長的無奈。

究竟有什麼辦法來幫助我們的教育呢?

希望您能留下您的想法和建議,一起交流探討!

如果覺得不錯,可以關注我哦,我是童教雷老師,非常感謝您的閱讀,謝謝!


童教雷鳴


溫教授的想法和我們廣大普通教師的想法不謀而合,說得實在、合理和真誠。首先,應試教育短期內改不了,長期來看大方向最好不要改。這話說的尤其是那些狂喊“素質教育”的人絕不愛聽。我作為普通教師一枚,看到的恰恰是更多的普通家庭優秀孩子靠應該教育—高考走出了更廣闊的人生之路。對普通家庭孩子來說,高考絕對是最公正公平的一條路。所以我們不要也不應該全盤否定應試教育,尤其要警惕有些磚家高舉“素質教育”旗幟下鼓吹的西方“快樂教育”理念。至於有些家長朋友們反對並抵制應試教育,也是他們自己為孩子作出選擇,是否正確不作評判。

另外,現在確實存在一些為了分數的極端做法。但實際教學中,廣大教師朋友們和我一樣還是非常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如課堂教學中增加小組討論,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其團隊精神和創新精神等。如選課外語篇可以多涉及一些美文心靈雞湯文等。平時也注重和學生情感方面的溝通交流,緩解其學習壓力並且在學生有困難和迷惑不解之時提供幫助,宣傳正能量。另外,老師們大都非常有職業素養,平時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以身作則,力求做到“身正為範,學高為師”。這些都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廣大教師朋友們就是在應試教育的框架下一點點地滲透素質教育。應試教育是素質教育的載體,素質教育又是應試教育的引擎。兩者不用對立也不用分割,都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教育的這兩個方面,才真正抓住教育的精髓:“教書育人”!


Scarett


搭上應試教育的船,做一點素質教育的事,沒錯的啊!認清事實的同時充滿理想。我點贊!

一、應試教育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時至今日,我依舊認為我國的教育對於我們普通老闆姓是利大於弊,寒門不敢說貴子,但是絕大部分都通過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且短時間內,高考的主要方式不會改變,只要有考試,就存在著應試教育,畢竟以分數弄高低,應試教育應該還是主流。

那麼應試教育的弊端也是我們需要認識到的,諸如:死記硬背、太注重書本知識、重複練習、學生休息時間太短、作業太多、片面追求升學率等等。


二、為什麼追求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這一種說法,以及被歸納入這一種說法之中的教育模式。是指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質為目的的教育模式。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各種能力的培養、情趣個性的發展、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等等。

其實在很多人看來,素質教育意味著減輕學生負擔,應試教育就是書呆子,素質教育就是好的。我們已經認識到單獨的應試教育的危機,學生、老師負擔太大,只顧著學習,而素質教育強調各種能力的培養,發展情趣個性,追求孩子的多方面發展。

三、在追求應試教育的前提下加點素質教育沒有錯

隨著我們新課標的頒佈,新課程體系的建立,高考減少死記硬背知識考察的要求下發,我相信素質教育在客觀上會有所進去,教師在上課時候更多的強調學生的能力:不管語文還是其他學科,比如歷史以前是死記硬背,考的是某某事件在某某年,現在考的是某某事件為什麼發生;以前地理考的是某某事物在哪裡,現在考的是某某事物在哪裡,為什麼在哪裡。

我們教師更應該在明確考點的情況下做點我們力所能及的改變,增加活動、增加互動、增加討論,改以前的講為現在的討論。當然這也對我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線教師觀教育


什麼是應試教育:又稱填鴨式教育,是一種以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為主要目的並十分看重考試成績的教育制度,與素質教育截然相反的兩個概念。

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科學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四方面的協調發展,其靈魂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北大教授溫儒敏說教師要搭上應試教育的船,做一點素質教育的事,月亮姐姐的理解是現在應試教育還是學生面臨的主戰場,所謂的素質教育在應試教育面前,根本就是對抗不過的。讓教師做一點素質教育的事,完全素質教育是不可能的,應試教育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是很難有根本性的改變,這是必須要面對的事實。

現在來看看我們的學生,除了埋頭苦學,力追成績的,和乾脆放棄學業的,在思想道德、文化素質、科學素質、身體心理素質這四方面的發展,和學習成績相比較來看,還真的是不佔優勢,屬於薄弱發展。

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對於學校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同時,包括對學生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真的是一場及時雨,我們的學生如果只“沉迷”於學習,連如何“做人”都不懂,不清楚,不在乎的話,那麼,試想未來,這些學生長大成人,就是一個發展嚴重“畸形”的人,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所以,溫教授的所言,月亮姐姐認為在無能為力的情況下,教師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素質教育之花,即使不能花開滿園,競相怒放,但最起碼,別讓它枯萎!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精彩評論、熱情點贊、溫馨關注!(文中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溫教授道出了中國教育當下的實情和教師的無奈。

實施素質教育是義務教育的目標和要求,教師作為國家的公務人員,領取國家提供薪資,自然應響應國家的政策,按照國家要求去教育學生。但面對現實,作為教師不得搞應試教育,因為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都是按學生成績來評價教師們工作的。

所以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常常處在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不響應守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良心上過不去;不搞應試教育現實又不允許。奈何?

搭應試教育的船,搞一點素質教育的事,除此之外,作為教師還能怎麼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