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記憶中90後的童年美食有哪些呢?

吃貨主義者


1.懷舊麥芽糖

麥芽糖是我國傳統懷舊的小食,香甜可口,可以直接當作零食,製作糕點,花生芝麻糖,綠豆餅等都能用到,小時候經常聽到走街串巷的在村裡喊,麥芽糖..麥芽糖了,那悠長的聲音是我們小朋友的最愛。

2.豬油糖

上學時最喜歡在書包偷偷裝上幾塊,嚼在口中越嚼越香,濃濃的豬油香味,還有香蔥味道,油而不膩,書包的本子上都沾滿了油,真是香。

3.大白兔奶糖

這個大白兔子包裝一直都沒變過,看起來真是特別親切,直到長大了吃這個糖還是濃濃的奶香味,甜甜的熟悉的兒時味,有哪個小朋友哭臉了,有了一顆大白兔子糖立刻就喜笑顏開了。

4.咪咪條

這個抱著吉它的咪咪貓大家都熟悉吧,五毛錢一包能樂上一整天,這個也是良心產品,現在物價上漲,這個咪咪條還是五毛錢一包沒有變。

5.辣條

小夥伴們聚在一起,能吃辣的不能吃辣的,都湊到一塊分享辣條,辣的鼻涕直流,直呼氣,還是吃的停不下來。

6.麥麗素巧克力豆

80後90後集體回憶,懷舊巧克力球麥麗素,口感細膩入口即化,香甜可口,嚼在口裡慢慢融化的時候最是開心,你一顆我一顆的分享著,一路上有說有笑的回家。

7.大大泡泡糖

小時候最喜歡乾的事,就是上課時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我們在下面吹著泡泡糖,叭的一聲響,老師一回頭,我們緊張的泡泡粘一嘴,嘴巴四周都是泡泡絲。

8.爆米花棒

聽到爆花鍋轟的一聲響,我們趕緊提著布袋去裝,一粒粒的大米經過米花鍋高溫炸出的爆米花,那叫一個香,至今還讓人回味無窮。










果蜜噠自媒體


作為一名80後,真是感慨萬千。我們小時候雖然中國條件已經再慢慢變好,但城市和農村還是有很大的差別。我從記事起家裡條件都不是很好,書包是媽媽縫織的,鉛筆盒就是個紙盒。紙盒也是自己生場病,媽媽帶著去打針,醫生會打開一個紙盒,裡面有一瓶一瓶的藥,這個藥取出來用來打針,紙盒就被我偷偷拿過來回去當鉛筆盒。物質條件已經很匱乏了,所以真的不敢奢求有好吃的。

有一年遠方的姑姑來我家做客,等中午吃完飯,她就帶著我們幾個小孩去了村裡一個賣吃的地方,買了我們從沒吃過的幾種零食,我記得我拿到了一包上面寫著方便麵,心裡想這能好吃嗎?打開吃到嘴裡脆脆的,好吃極了,人生中第一次方便麵。吃完後袋子上添的都是口水😊意猶未盡啊。導致現在依然特別愛吃方便麵😬️雖然它是油炸食品,還是擋不住我對它的喜愛。



貝貝媽的美食生活


作為一名90後,對於小時候的美食讓我記憶尤深的不是辣條,也不是大大泡泡糖,而是一種用紅糖漿勾勒出來的小食:糖人。

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有一位老大爺天天在學校門口支個小攤,每一位從他身邊路過的孩子,他都會朝孩子們微笑。攤位上擺著轉盤,5角錢轉一次,轉指針,指到那個做哪個...

沒人的時候,他就默默的在那裡慢慢的勾勒。一個個栩栩如生糖人出現了,有龍、鳳凰、蝴蝶、有十二生肖,還有葫蘆,燈泡等等。總之讓人眼花繚亂。

糖人,入口即化。濃郁的香甜味讓我永久不忘;大爺那緩慢的我勾勒,認真的樣子,永久的印在了我的腦海中。糖人,既是一種可玩、可觀、可吃的小食;同時,它還是一種傳承;一種技藝;一種文化!





雲南微食光


樓主這個問題就很可愛了,那個時候我覺得吃過的東西都是美味😂,因為出生在農村所以小時候的零食不是太充裕,給大家分享幾種:

1.臘骨頭辣條。辣條的一種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這是我最喜歡的辣條了。

2.託肥。我覺得應該是一種類似於椰肉的果凍,味道賊好,一塊錢一袋,那時候可以吃一袋託肥真的是感覺人生達到了高潮了。

3.冰棍兒。一種簡單到你不敢相信的棒冰,五顏六色,一口下去,整個夏天都是你的,只是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估計是色素勾兌不太健康。。。

4.烤腸。流水的方便麵,鐵打的烤香腸,現在雖然不怎麼吃了,但是讀書的時候早晚各一根,雷打不動哈😂。

90後的美好回憶還是很多的,這個時間段出生的我們,沒有老一輩的艱辛也沒有00後的便捷,加油朋友們!


腦洞君美食


我是70後,但父親兄弟姐妹多家裡80後90後的弟弟妹妹一堆。像一些什麼辣條,酸奶什麼的不是太有印象,我就說兒時印象最深的吧,幾分錢一根的赤豆冰棍,鹽水冰棍,還有就是最奢侈的二毛一根的大雪糕了。涼粉,早上一個大餅6分錢裡面包滿4分的涼粉,別提多美了。一分錢一根早期最簡單的棒棒糖,口袋裡扣出一分錢趕緊跑過去解個饞。想想還有什麼,對了那個餅是我們那的特色,鍋爐裡烤的,有蘿蔔絲的,蔥花的,椒鹽糖的倍好吃,現在也有做的,沒有蘿蔔絲的了沒以前好吃了。我記得幼兒園時旁邊一個老奶奶,只有她一個人這麼做過,僅此一家。一分錢一張最薄又脆甜的餅,像做春捲皮一樣的。一張幾秒消滅完。唉,兒時喲,


雪滴麼


我們記憶中九零後的美食有很多,現在在很多小學校附近的小店裡還能找到,而有些已經消失在我們的視野,只存在於九零後對童年的記憶中。

九零後的美食,相信只要經歷過這個年代的人都能說出一大堆,像是大大泡泡糖、旺仔牛奶、哇哈哈、香菇肥牛、北京麻辣方便麵、三鮮伊麵、小當家乾脆面、王中王火腿腸、親親蝦條、旺旺雪餅、旺仔QQ糖、華華丹、喔喔奶糖、星球杯、雪梅、話梅、烏梅、山楂片、香巴佬蛋、跳跳糖、幹吃奶片、西瓜泡泡糖、無花果絲、咪咪蝦條、大辣片、還有各種口味的辣條等等。

對於很多九零後來說,吃乾脆面的目的大多都是為了收集裡面的卡片,從收集水滸卡片到收集三國的卡片,我們家裡都堆滿了很多,可是總有一些卡片怎麼集也集不齊,即使和別的小朋友換也換不來,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天真可愛,現在也不捨得扔那些卡片。

還有就是衛龍辣條,那時在學校裡花一塊錢買一袋乾脆面,再配一包衛龍辣條真的美味極了。班級裡到處都是辣條的味道,老師一再的強調不許在教室裡吃辣條,可是還是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同學們總是趁著老師不注意偷偷地吃。

九零後童年的回憶總是和這些零食分不開,美好又快樂。





辛食記


不少的80,90後都已經成為了媽媽,最後一批90後也在最近幾年全部成年。現在的社會基本上可以說是00後的天下了,不久之後,10後的孩子們就會稱霸整個未成年區了。雖說現在的八零後。九零後都已經成年,可誰還沒有過童年呢?童年和食物是肯定掛鉤了。那麼就來看看,八零後。九零後的童年美食都有哪些呢?你還記得曾經那些食物嗎?

1.泰國無花果

這可以說是童年的代表了,小小的一包無花果乾,拆開袋子裡面都是一條條的果乾,吃起來有種甜甜的味道,不少人都對它愛不釋手。當時買的時候價格在1毛錢。現在已經不怎麼看得見它的影子了。但如果還能看見這種零食,想必感覺會很親切吧。現在在一些大城市的童年回憶店裡,還能找到哦。不過價格可比當年高多了。

2.棉花糖

棉花糖無論是八零後,還是九零後,都是童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時的棉花糖價格相當便宜,現在的棉花糖價格想必起曾經的,已經翻了幾倍或者幾十倍了。不過棉花糖在如今的大街小巷也還有,並不是什麼少見的食物。現在棉花糖的款式多繁多,但是很難找到曾經那種純白的棉花糖了。

3.爆米花

這種爆米花和影院裡看見的那種爆米花不太一樣,這種爆米花是用類似於大炮一樣的機器做出來的。相信不少八零後九零後都有看到過這種機器。每次看見這種炮臺一樣的東西都會躲得遠遠的,因為這種炮臺在打開蓋子的一瞬間,會發出巨大的聲響,會嚇到不少人。為了讓自己的耳朵不受折磨,不少人在看見這種機器的時候都會繞得遠遠的。

4.果丹皮

果丹皮在當年的學校流行一時,不少的孩子都會去買這種零食。那種酸酸甜甜的口感到現在都沒辦法忘記。不過果丹皮就算到現在也還沒有絕跡,如果去超市裡找找還是有得賣的。但是現在的果丹皮都不像曾經的果丹皮是散裝的了,現在的都是把很多條果丹皮裝在一起,放在貨架上售賣。吃的時候也沒有當年那種氛圍。

5.麥芽糖

當年的麥芽糖甜味兒十足,而且非常粘牙,雖說粘牙但也吃得很開心。吃糖或許是孩子的天性。當年如果能得到一塊兒麥芽糖,整個人都能開心好幾天。或許會把麥芽糖收起來捨不得吃。現在的麥芽糖種類也不少,但是沒有曾經那麼粘牙了,或許是因為現在人都不是那麼喜歡吃甜的了。

6.大大泡泡糖

還記得小時候,電視機裡播放的全是這種泡泡糖的廣告。因為小孩子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所以大大泡泡糖就成了搶手貨。還記得每一個塊狀的泡泡糖裡都會有一個貼紙,很多時候買泡泡糖就是為了收集貼紙。女孩子貼在身上會被說好看,如果把所有的貼紙貼在日記本里,會被很多人羨慕。

7.大白兔

大白兔大概是不少八零後所熟知的,九零後吃大白兔的風潮還沒有八零後這麼長時間。大白兔奶糖是一代人的童年。那種濃濃的奶味兒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之前只要你有一塊大白兔,你就是富人了。曾經的大白兔可是富人的糖果,平常人家的孩子難得能吃上一塊兒。或許只有在逢年過節才能討來一塊兒了吧。

童年的美食自 然不止這麼多,相信不少人的心底裡還藏著自己記憶中的童年。那些在如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的食物。在童年的自己看來卻是十分珍貴的。同樣的食物,現在吃起來可能沒有曾經的味道,但對於曾經的自己來說,這是無法被任何東西取代的美食。


滴美食


我是潮汕人,潮汕美食很多,但童年比較窮,就只有那幾種。



第一:麥芽糖,潮汕叫,麥生糖,小時候,下午時分就會有阿姨踩單車喊,麥生糖來買~

第二:小冰棍,店鋪在賣別人手工做的小冰棍,一毛錢一根,每天都會去吃

第三:各類糖,豬油糖,酥糖……


桂香177


小浣熊、小當家、無花果、唐僧肉、留香展翅、咪咪、



辣條兄弟xd


辛食記

2小時前 · 美食領域創作者

我們記憶中九零後的美食有很多,現在在很多小學校附近的小店裡還能找到,而有些已經消失在我們的視野,只存在於九零後對童年的記憶中。

九零後的美食,相信只要經歷過這個年代的人都能說出一大堆,像是大大泡泡糖、旺仔牛奶、哇哈哈、香菇肥牛、北京麻辣方便麵、三鮮伊麵、小當家乾脆面、王中王火腿腸、親親蝦條、旺旺雪餅、旺仔QQ糖、華華丹、喔喔奶糖、星球杯、雪梅、話梅、烏梅、山楂片、香巴佬蛋、跳跳糖、幹吃奶片、西瓜泡泡糖、無花果絲、咪咪蝦條、大辣片、還有各種口味的辣條等等。

對於很多九零後來說,吃乾脆面的目的大多都是為了收集裡面的卡片,從收集水滸卡片到收集三國的卡片,我們家裡都堆滿了很多,可是總有一些卡片怎麼集也集不齊,即使和別的小朋友換也換不來,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天真可愛,現在也不捨得扔那些卡片。

還有就是衛龍辣條,那時在學校裡花一塊錢買一袋乾脆面,再配一包衛龍辣條真的美味極了。班級裡到處都是辣條的味道,老師一再的強調不許在教室裡吃辣條,可是還是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同學們總是趁著老師不注意偷偷地吃。

九零後童年的回憶總是和這些零食分不開,美好又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