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貨幣供應、房價及其他

豬肉、貨幣供應、房價及其他

如果不考慮食鹽的話,豬肉可能是僅次於糧食,和蔬菜並列的生活必需品,重要性遠遠超過藥品,是基礎性的商品。

豬肉可能是這個時代,除了雞蛋以外,普通人最廉價、最普遍的動物蛋白來源。

相比豬肉,雞蛋的膽固醇過高,並不適合大量食用——至少大家的觀念是如此。

去年下半年以來,各種食品價格普遍上漲。

前兩天的價格,青椒5,西紅柿5,雞蛋4.98,雞大胸15,豬肉14,牛肉35,羊肉44。

雞蛋和豬肉一直保持相對親民的價格。

但是,這種情況,按照農業部專家的預測,維持不了多久了。

農業部的專家預測,今年下半年豬肉價格會大幅上漲,漲幅可能超過70%。

專家們的理由是非洲豬瘟。

據朋友介紹,至少從去年以來,凡是發現疑似豬瘟和周邊範圍的養豬場,存欄生豬全部被人道毀滅。整個養豬行業,幾乎種族滅絕。

現在發展到沒有豬瘟疫情的養豬場的精子都不太好找的地步。

被人道毀滅的生豬,檢疫合格的之後,集中上市。所以,在蔬菜、雞肉、牛羊肉全線上漲的過程中,豬肉還能保持親民的價格。讓多數人對通貨膨脹的感覺不那麼直接。

不過,目前看,這種親民的價格維持不了多久。

豬肉、貨幣供應、房價及其他

母豬、種豬被人道毀滅以後,重新恢復存欄數和生產規模,需要時間。

在存欄數量恢復之前,豬肉價格是難以穩定的。尤其是在社融和新增貸款遠超預期的情況下。

在存欄數量恢復到一定水平之後,豬肉價格很可能是難以回落的。目前許多中小養豬場的飼料、疫苗和獸藥都是賒購的,一旦發現疑似疫情,養豬場基本就會瀕臨破產。可以預期,由於豬瘟的打擊,中小養殖戶破產,生豬生產將趨向壟斷。

壟斷商品會對價格造成什麼水平,大家應該心裡有數。

專家說,下半年生豬價格暴漲的原因是豬瘟。

這種說法,只說對了一半兒,甚至是一少半。

如果我們認同事物的發展需要內因和外因同時發生作用的話,豬瘟只是外因,內因是貨幣供應。內因是基礎,外因是條件,兩者相互作用。

貨幣供給超過流通需要的總量,在一定條件下,出現某種商品價格上漲。

增發貨幣,必然會有通脹。通脹是不均勻的。好壟斷的生產生活必需品漲得快,其他商品,甚至可能下跌,比如勞動力。貨幣供應遠遠超過實體經濟的需要,必然出現通脹,至於哪種商品鼓包,不確定。

豬瘟導致大批生豬死亡,打亂了生豬生產循環,讓豬肉上漲出現了確定性。

認為豬瘟是豬肉價格上漲原因的專家,顯然沒法解釋,蔬菜、雞肉、牛羊肉,沒有豬瘟的原因,也出現了上漲。

事實上,在其他食品價格都上漲的時候,豬肉因為豬瘟的原因,暫時按兵不動。按照經驗,豬肉的價格應該在雞肉和牛羊肉之間。因此,如果下半年豬肉按照專家的預測,發生爆發性上漲,上漲70%,達到20-25甚至30,可以認為是大通貨膨脹環境下豬肉的補漲。

如果豬肉價格上漲,僅僅是豬瘟的原因,那麼消費者可以轉變消費方式,由消費豬肉轉為消費其他肉類,降低自己的生活成本。

如果貨幣供應超過實體經濟循環所需,引發生活必需品的全範圍通貨膨脹,那麼消費者轉而消費其他肉類,那麼生活的負擔也將繼續上漲。

在這種情況下,豬肉價格上漲,帶動其他商品價格上漲,引起全面通貨膨脹的概率很大。一方面,豬肉是基礎性的基本生活必需品,與豬肉有關、消耗豬肉的各種商品,都會出現價格上漲。一方面,其他可替代商品(雞肉、牛羊肉)也會出現價格上漲。

控制豬肉價格,目前看,可以採取進口美國豬肉、為老百姓提供豬肉補貼、動用戰備冷凍肉等方式。

這些方式都有侷限性和副作用。

比如,中國是世界第一豬肉消費大國,美國能提供多少豬肉,能否填平中國需求的缺口,是一個未知數;美國豬肉,允許使用瘦肉精,國人接受不接受;進口大批美國豬肉,必然消耗大量外匯儲備。

比如,為老百姓提供豬肉補貼,必然增加財政負擔,在壓縮財政開支的情況下,這是一筆不小的新增支出。再說,如果豬肉供給數量沒有上升,那麼提供補貼,不過是進一步推高價格。

再比如,我們有多少戰備肉,這需要摸底,是否能穩定應對這次豬瘟造成豬肉供應斷檔,也是未知數。

總體上看,只要貨幣供應的速率不降下來,下半年的豬肉價格很難再短期內回落。

再說,即使豬肉價格回落,大量貨幣也很容易從豬肉環節流出,轉而推高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價格。

豬肉價格上漲的壓力,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通貨膨脹是貨幣供應長期超過實體經濟循環的必然結果。有效需求不足,貨幣供應領先生產規模,必然導致基本生活必需品物價上漲。非洲豬瘟是偶然因素。兩者結合,豬肉價格上漲成了必然之中的偶然。

需要高度警惕的是,與以往不同,價格上漲的壓力已經從距離多數人生活相對較遠的紙箱、化工品、水果、原料藥,轉移到了豬肉這種與普通人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必需品。

控制通貨膨脹必須控制生活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短期可以使用各種手段,從長期看,必須控制貨幣供應的總閘門。

但是,這並不容易。

因為,如果控制貨幣供應,就可能導致房價劇烈下滑。

最近關於鶴崗的房子的報道很火。鶴崗的房子,不是幾萬一平米,而是幾萬一套。

有人問,要不要在四線老家買房抗通脹。

我想,看看鶴崗,就沒有必要問這個問題了吧。

通貨膨脹不是所有的商品同步漲價,而是好壟斷的生產生活必需品漲幅領先。通貨膨脹的時代,個別商品甚至可能出現下跌。比如,勞動力價格(也就是你的工資)。

現在,又多了一個例子,鶴崗的房子。

工業化時代,如果採取市場經濟的話,生產會越來越向沿海大城市集中。大批人口會不斷從農村進入城市,從小城市進入大城市。大城市不斷攤大餅,形成城市群。相比之下,那些遠離沿海大城市群的內陸中小城市,如果沒有礦產等特殊支柱產業的話,則會不斷收縮,從中等城市變成小城市,從小城市變成小城鎮,最終成為為周邊農村提供基本商業、醫療、教育服務的小鎮。如果周邊農村人口也大規模流出,那麼這種小鎮也很難存在下去。

所以,目前大批非大城市周邊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本身就存在下跌的壓力。

豬肉、貨幣供應、房價及其他

當地前兩年的盲目的棚改,加劇了下跌的壓力。一方面增加當地房產的總量,一方面推高了當地的房價,一方面增加了銀行的貸款,一方面透支了當地居民的存款和收入。

如果這些城市房價下跌,必然對金融穩定和當地財政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許多二線城市,在經歷過棚改時代,房價翻番,居民踴躍加槓桿,幫助房企去庫存以後。今年年初以來,也出現了房價下跌的壓力。

為了控制房價下跌,各地採取了各種方式,比如放開落戶、取消限購等等。

但是,從根本上看,不放鬆貨幣供給,房價是很難站住的。

一方面,房地產企業手中有大批庫存,面臨巨大的償債壓力,需要不斷借新還舊,否則只能割肉逃生。

一方面,房產價格對絕大多數居民來說,已經到了不靠銀行貸款,完全無力接盤的地步。要他們把房地產企業手中的庫存接過來,需要銀行提供貸款。

簡單地說,不論是房地產企業好整以暇絕不割肉,還是居民接盤,都需要槓桿。沒有新的槓桿,原有的槓桿就要折斷、爆裂。

短期內看,貨幣供應對房價起強烈的支撐作用。或者說,房價穩定需要貨幣供應支撐。

資本主義制度下,無非有滯漲沫崩四種選擇。其中,很難存在穩定的沫。泡沫中的貨幣,必然進入流通,進入商品循環,推高生產生活必需品的價格。

政府在漲和崩之間的政策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小,最終如同走鋼絲。繼續增加貨幣供應就要面臨漲的風險,控制貨幣供應就容易誘發金融風險。

目前看,下半年豬肉與房價,是一對兒矛盾。

一方面,堅決避免房價下跌引發的金融風險和財政風險,需要相對“鬆緊適度”的貨幣政策。至少是對房地產產業鏈實行滴灌。別的行業可以緊,房地產鏈條不能緊。

另一方面,貨幣供應對物價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也有強烈的刺激作用。

在二、三、四線城市出現房價下跌趨勢,收縮型城市房價暴跌,豬肉出現上漲的壓力的時代,撤不撤貨幣供應這根硬柴,釜底抽薪,需要拭目以待。

目前看,究竟是基本生活水平重要,還是房價重要,這是一個需要權衡的問題。

不論向哪個方向選擇,都有可能。不論向哪個方向選擇,社會中下層的負擔都很難減輕。這不是因為他們缺少智慧,而是他們所處的經濟地位,決定他們資源有限,博弈能力太弱。

在掌握大數據的兩位互聯網巨頭大肆鼓吹996的時代,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工資能隨通脹穩步上漲,輕鬆化解自己揹負的債務。

一般來說,相比生活必需品,工資漲得慢且少,跌得快且多。

實際收入下降,生活成本上漲,是可以預期的。

所以,我不贊成採取極端的操作方案。

這就如同坐在一輛在盤山道上疾馳的沒有車門的車上,不要坐在靠邊的位置上,免得被甩下去一樣。記住,有些人可以這樣操作,因為他們有安全帶,而絕大數人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