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媽章子怡,好爸爸黃磊,讓家長追捧的明星教育是怎樣的?

a_nuo_1996


新一季的《妻子的浪漫旅行》播出,汪峰的一句話將“後媽章子怡”再次推上了熱搜——有時候,陪伴比血緣更重要。

汪峰和前妻生下女兒小蘋果不久後分手,小蘋果的成長一直缺少母親的陪伴。或許是內心對母愛的極度渴求,在汪峰安排章子怡和家人第一次正式見面時,孩子一見面便喊了章子怡“媽媽”。被問到小蘋果剛開始會不會排斥這個後媽,章子怡則是斬釘截鐵地說:從來沒有過。

章子怡在澳門獲獎時,頒獎典禮後立刻回到酒店與兩個女兒相擁分享喜訊,並稱:“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而且小蘋果的每一場生日會,她都不曾缺席。

在生下女兒醒醒之後,章子怡很少出現在媒體上,儘量多花時間陪伴兩個孩子。小蘋果的生母曾經發微博痛批“親生女兒看上後媽”,但從小蘋果出生到現在,她流連在各式各樣的男友身邊,幾乎沒有回來看過小蘋果。

後媽章子怡上熱搜,不是給小蘋果買天價的奢侈品,也不是將她送到多麼好的貴族學校,而是她能時時給予這個大女兒母親的陪伴,在她的照片之中常常可以看到小蘋果幸福的笑臉。

有教育專家提出,父母在陪伴孩子時玩手機,其實是一種“冷暴力”。曾有個小男孩控訴自己的父母:“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我每次抬頭看著他們時,他們都是盯著手機,手機裡到底有什麼好東西,竟然比我還重要!”

我們在羨慕章子怡和小蘋果超越血緣關係的母女之情時,是否也反思過自己,在孩子身邊的時候,是否在真正的陪伴。

另一個因為女兒頻繁上熱搜的明星黃磊,也是一位非常關注孩子教育的“好爸爸”。我們時常看到黃磊在微博上曬女兒多多的照片,多多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擅長演奏鋼琴、吉他,還是一位出色的小話劇演員。這樣多才多藝的明星子女在娛樂圈之中確實也有不少,很多網友覺得這是因為明星有比較好的經濟條件給子女更好的培養,但是我們常常忽略了一點,就是這些能培養出“牛娃”的明星,通常自己也非常優秀。

我們看到多多在話劇舞臺上精彩的表演,但是不知道多多在上臺之間,黃磊帶她觀看了場話劇演出,並且親自指導多多表演;多多喜歡的吉他、鋼琴,都是黃磊年輕時摯愛的樂器。因為爸爸足夠認真、足夠優秀,所以多多才會愛上這些並且為之努力。

《最強大腦》中曾經有一位40歲的爸爸陪自己的13歲的兒子參加比賽,卻意外進入了100強,並且比自己的兒子還要高二十幾名。

當這位在人工智能創新大賽摘得小學組頭籌的少年在談起自己的父親時,無比自豪地說“其實他特別厲害”。

我們身邊有很多焦慮的家長,早早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各種培訓機構,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通小編今天還看到一則新聞,一對父母將僅僅3歲的孩子送到早教中心“開發右腦”,交了兩萬之後才發現是個騙局。孩子的起跑線不是教育機構也不是幼兒園,而是家長自己。如果家長一直於一個懶散不求上進的狀態,孩子自然有樣學樣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千萬句諄諄教誨,不如耳濡目染。多多的優秀並不是高昂的培訓班給教出來的,而是在黃磊的帶領一下一點點去發現去感悟。

明星對於孩子的教育並不是普通家庭可望而不可即的,只要你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並且豎立一個好的榜樣,你的孩子一樣可以變得很優秀。


學在通城


明星的所謂教育,我只想說,呵呵。

我們能看到的,他們所展現給我們觀眾的,永遠只是自己光鮮的一面。

而背後,是否有不妥的地方,現狀,孩子的教育是否有問題,我們都不得而知。

而且,他們的孩子,都十三四歲,初二年級左右,在這之前的孩子教育,其實不是難度最大的時候,從初二開始一直到高三畢業之前,才真的是孩子教育的試金階段。

我一直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培養好並且已經上了大學的父母,不配談孩子的教育!

還有,他們是明星,他們的孩子,教育的方式可以任性一點,就算教育出了問題高考失利人家也有很多種方式可以變通,我們小民怎麼能學得了這個?

所以,明星的教育,參考一下就可以,別太當真。


鋼筆刀


教育不應該有什麼模式,都是隨機應變不停調整的。有些明星或什麼人的教育理念可能會引起共鳴被認可,但也只能是參考,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能一味模仿,教育效果也不可能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