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印记】一颗荔枝,帝王曾来香山尝,今700多岁古树仍挂果

苏东坡曾被贬岭南,然其人大肚能容,开朗豁达,硬是将满腹苦水变成了对岭南风物的甜美赞歌,其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是成为千古绝唱。那时候,他大概没有想到,200多年后,会有两位帝王来到香山,亦深迷岭南荔枝。

【香山印记】一颗荔枝,帝王曾来香山尝,今700多岁古树仍挂果

岭南名果荔枝(中山市档案馆藏)

传说,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宋端宗被元兵追逐,路过香山,来到当时被荔枝林包围的南区沙涌村,暂住乡绅南宝家。阳春三月,一日傍晚,八岁的皇帝赵昰和其六岁的弟弟赵昺(后来的宋怀宗)见到树上果实累累,不知何物。问近侍,答荔枝。少年皇帝食指大动,然果青味涩不能食。

【香山印记】一颗荔枝,帝王曾来香山尝,今700多岁古树仍挂果

中山水乡荔枝丰收(中山市档案馆藏)

两位少年暗中向老天祈祷荔枝快熟。金口一开,感动了神灵。第二天一早,天公作美,满园荔枝成熟了。两位少年着人摘下一尝,已没有涩味,但到底熟得仓促,糖分不足,所以甜中带酸,半酸半甜。

【香山印记】一颗荔枝,帝王曾来香山尝,今700多岁古树仍挂果

中山水乡农民收获荔枝(中山市档案馆藏)

因为成熟时间早,这种岭南佳果,得名“三月红”,成为了荔枝家族的“迎春使者”。它每年“雨水”过后开花,“清明”、“谷雨”结果,农历三月底就大量上市,比其它品种要早一两个月时间。其特点是果壳色泽鲜红,果体肥大,果肉厚而雪白多汁,味道似酸非酸、似甜非甜,食之使人醒脾开胃,别有风味。现三月红已传到各地。广东、福建、广西、云南、海南等地都有出产,但人们普遍还是以中山的三月红为正宗。

【香山印记】一颗荔枝,帝王曾来香山尝,今700多岁古树仍挂果

1983洪家基石板桥附近的荔枝园(中山市档案馆藏)

三月红果期过了之后,喜爱荔枝的人也不用担心无荔枝可食,因为元枝的熟期紧接三月红而来,刚好填补了市场空隙。吃完了元枝,也不用遗憾,因为果大、质优、外观美、耐藏性好的迟熟荔枝品种——白叶又上市啦。

【香山印记】一颗荔枝,帝王曾来香山尝,今700多岁古树仍挂果

1985年旅居美加的中山籍学生在吃荔枝(中山市档案馆藏)

除了这三种中山荔枝名种,经过果农长期培育、改良,荔枝品种已经非常多了,如元枝、黑叶、桂味、淮枝、糯米糍、挂绿、水晶球、妃子笑等十几种。

【香山印记】一颗荔枝,帝王曾来香山尝,今700多岁古树仍挂果

1987年石岐玻璃总厂组织外商摘荔枝(中山市档案馆藏)

上世纪中期,中山组织农产品调查,更是发现了一个大大的意外之喜——南区龙环村居然有5株七八百岁的古荔枝树。当地村民反映,先祖在开村时曾种下数百株荔枝树,后经历史变迁,现在仅留存5株。有老人回忆,最老的一株古荔枝树,树冠面积曾达一亩多,夏天能让数百村民在树下乘凉。

【香山印记】一颗荔枝,帝王曾来香山尝,今700多岁古树仍挂果

2014年,南区永安二路旁山坡上荔枝喜获丰收。(中山市档案馆藏)

1943年,南区两颗最老的古荔枝树大丰收,其中一株挂果达6000多公斤,另一株挂果4000多公斤,创造了当时的历史记录。目前,这几株荔枝古树,还在挂果,它们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因此,目前它们都被保护了起来。

中山素有“水果之乡”称谓,神湾菠萝、茂生香蕉、脆肉龙眼、火龙果、甜橙、香蕉……独有那荔枝,不但好吃,又有故事,有亮点,有特色,尤其三月红,更是让人沉醉。如果来到中山,如果喜欢荔枝,请一定不要放过三月红哦。当然,俗语有云,一颗荔枝三把火,所以,荔枝好吃,也要适量,千万不要跟东坡居士学,日啖荔枝三百颗呀!

部分资料来源:《中山市志》、《中山市农业志》

文丨谭朝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