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人口民族概況

河源,別稱槎城,為廣東省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東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鄰惠州市,西連韶關市、惠州市,北與江西省贛州市交界。全市面積1.58萬平方公里。

河源是京九鐵路進入廣東省的第一個城市,又是廣東省擁有鐵路最長的城市;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105國道、205國道、粵贛高速構築了河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粵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

廣東省河源市人口民族概況

廣東省河源市人口民族概況

廣東省河源市人口民族概況

1988年1月7日撤縣設市,1992年8月河源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成為既可享受山區優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開放區優惠政策的地區。2015年9月擁有地方立法權。

河源客家民間藝術主要有:客家山歌、花朝戲、舞龍、舞獅、舞春牛、舞紙馬、打功夫、雜技等。河源每個縣區都有客家歌舞團,紫金縣的客家花朝戲被列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連平縣的忠信花燈被評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龍川縣的雜技團是全國首個縣級雜技團。

2018年上半年,河源完成GDP總量461.87億元,在全省地級城市中排第19名;比2017年同期增速6.4%。

河源市是東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先秦時期,來自江浙一帶的越民散居於少數民族之中,對開化粵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統一嶺南後,遷陝隴之民居粵,帶來了黃河文化。此後,凡遇中原戰亂,都有一批批的移民進入嶺南。這些南遷之民與當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

截至2017年底,河源市常住人口309.1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1萬人,增長3.3‰。城鎮人口比重43.94%,比上年提高0.90%。年末戶籍總人口372.9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36萬人,下降1.0‰。全市有五個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還有少量的畲族、壯族和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