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上市的吉利星越怎麼樣?能否代表中國自主汽車的最高水平?

sodajo


吉利星越是懸掛帝豪車標的國產車,但核心技術並不屬於吉利,即使屬於也代表不了最高水平。

評價一臺車的品質高低無非是看三大總成,以此作為切入點分析一下吉利的技術體現在哪。

第一:發動機

MHEV、PHEV兩款混動版汽車使用的內燃機為3G15TD型號的直列三缸1.5T渦輪增壓發動機,這臺機器的原型機為沃爾沃Drive E T3三缸發動機,技術與吉利無關。

最大功率130kw、峰值扭矩255N·m、最大扭矩轉速1500-4000轉,動力參數中規中矩不過性能表現還不算差,只是這種發動機的三個氣缸運行不同步總會導致慣性作用力的對抗,怠速時震動頻率決定了必然會抖動,在抖動中運行的發動機磨損會更加嚴重。

所以這臺發動機是不能代表國產1.5T高水平的,而且本質與自主研發關係也不大;僅論這一排量可以參考長城研發的4B15-1.5T增壓機,缸內直噴技術、CVVL連續氣門升程調節、缸蓋集成排氣歧管,這些國際一線的主流技術能夠說明水平高低,最大功率124kw、峰值扭矩285N·m(1400-3000轉)的參數也說明了比吉利有一定領先,所以代表1.5T的不是吉利而是長城。


第二:混動技術

MHEV輕混只是集成了一臺BSG發電啟動一體機,這種技術源自F1賽車使用的混動模式縮水版,縮水指F1的BSG電機功率更大且不僅在起步時發力還會調節增壓器的轉速,而民用車的BSG通過皮帶與曲軸連接只能實現加速時輔助發力。

這種結構江淮汽車在MPV上已經用了多年、長安汽車也使用了這種技術,然而這些車都是在四缸發動機的基礎上加裝電機所以屬於升級,星越降級使用三缸再加10kw的小電機屬於掩飾問題。至於輕混誰能代表國產車技術,這幾個品牌都不夠資格,因為這種技術只有在強混領域才能體現價值。

PHEV插電混動星越沒有BSG電機,只有一臺驅動電機是集成在雙離合變速箱內部,由電機輔助控制偶數擋輸出軸。

這種結構優點是集成度高製造成本低,與ECVT一個路數;缺點是電機體積受限導致功率不高,PHEV星越電機只有60kw但一線品牌的國產混動汽車單電機會超過100kw;其次電機中的永磁體在高溫中容易消磁,變速箱運行的溫度較高也容易出現這一問題,所以這種佈局並不算非常理想。

插電式混動汽車能代表國產車技術的只有比亞迪,542平臺有25kw的BSG發電啟動一體機能夠帶來更高的發電量和提高內燃機啟動轉速;前後兩臺驅動電機能夠最小功率也有110kw,雙電機同時輸出動力性能遠比星越PHEV強,而且雙電機還組成了四驅並且為後橋加入了差速鎖,越野能力也不是星越這臺兩驅車可以相提並論的。

電池領域星越依靠採購鎳鈷錳,比亞迪自產磷酸鐵鋰和鎳鈷錳酸鋰兩種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也是自主研發生產,技術水平高於吉利何止一代。所以星越強混沒有資格代表國產技術巔峰,只要比亞迪還沒有轉型供應商。


第三:2.0T+8AT版

2.0T發動機直接搬用沃爾沃的Drive E T5型號發動機,最大功率175kw、峰值扭矩350N·m、最大扭矩轉速1500-4800轉,這臺機器動力儲備不是很誇張但增壓器峰值轉速的持續時間足夠長,所以與8AT變速箱匹配後可以實現6.8秒的最好破百成績。

這一成績確實不錯,比同類型COUPESUV使用純正國產2.0T和溼式雙離合的組合還要快0.7秒,不過歐系的發動機日系的變速箱和吉利貌似也沒有多大關係,真正以技術作為判斷標準倒是價格低數萬峰值扭矩有385N·m的哈弗F7X-2.0T目前最高。

吉利的核心技術在燃油車領域差長城一些、在混動汽車領域差比亞迪很多,三缸發動機體現出的態度也不夠資格作為國產車名片;所謂三缸符合國VI不得不用的說法也是胡扯,長城和比亞迪的1.5T、2.0T發動機為什麼是四缸國VI?

量產車裡達到國VI四缸標準的車不論自主還是合資也已經有很多,不用為節省製造成本找理由;吉利膨脹了,不過好在吉利的南派水軍不詆譭其他國產汽車品牌,這點還是值得肯定的,迴歸四缸或四缸PHEV吉利仍會有很大的市場,因為設計團隊確實有高水平。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臺內歡迎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