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柏:以藥會友擦亮 “雲藥之鄉”名片

山歌展演、鬥藥大會、品嚐藥膳……

5月6日,時值立夏,雙柏縣愛尼山鄉舉辦了首屆中國·雙柏愛尼山2019雲藥康養文化旅遊節,集中展示雙柏縣愛尼山鄉打造“雲藥之鄉 康養聖地”的成果,不斷提升“雲藥之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双柏:以药会友擦亮 “云药之乡”名片

節日期間,舉辦了相約“愛尼山”山歌邀請賽,來自各個村寨的山歌愛好者一展歌喉,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出。此外,中藥材產業發展交流暨招商洽談會、藥膳美食品街和相約“愛尼山”篝火晚會等系列活動也一一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下午兩點多,中藥材“鬥藥”大會吸引了來自雙柏縣各鄉鎮中藥材種植企業及種植大戶,他們攜帶了自家種植的茯苓、重樓、黃精、斷續、首烏等中藥材一一上臺評比,按照藥材大小、品相、市場化包裝設計、知識產權保護等四個方面決出每個參賽品種的前三名。“這個比賽不僅增進了中藥材種植企業和農戶的技術交流,還鼓勵和吸引了更多的企業、機構、個人投入到中藥材產品的種植、生產中來。”愛尼山鄉黨委書記李冬梅介紹,評比出來之後,對一二三等獎進行獎勵,通過這樣的鬥藥大賽進一步提高藥農的積極性,真正把中藥材培育成產業發展當中的支柱產業。

双柏:以药会友擦亮 “云药之乡”名片

中藥材產業發展交流暨招商洽談會成果豐碩。雙柏縣分別同雲南省民族商會、酒文創(北京)企業策劃諮詢發展有限公司、雲南彝雙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代表舉行現場簽約儀式,集中籤訂了協議總投資為57.47億元的招商引資項目合作協議。簽約項目涵蓋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會後又陸續簽訂了13個合作協議,總投資達79.83億元。

“把山當田耕,把藥當菜種。”在愛尼山鄉國飛藥膳莊園,黃精煮雞、當歸羊肉、滇重樓燉豬肚……藥膳美食被端上餐桌,吸引著廣大遊客。在品嚐原生態藥膳的同時,還可以體驗觀光中藥材基地,住原生態民宿。國飛藥膳莊園經理楊國飛說:現在有10多個品種的藥膳已經做成菜,以後還會以藥為主進行一系列的開發體驗。

“舉辦本屆雲藥康養文化旅遊節,旨在以節慶促旅遊、促開放、促發展,助推雙柏康體養生、文化旅遊業健康發展。”雙柏縣委書記李長平表示,要進一步做強做大雙柏縣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提升“雲藥之鄉”知名度和美譽度,優化升級全縣重點產業結構,建設康養休閒生態文化旅遊為一體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双柏:以药会友擦亮 “云药之乡”名片

新聞鏈接:雙柏縣野生林藥資源豐富,中藥材種植和民間醫藥臨床應用歷史悠久。據2012年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統計,全縣有中藥材種類712種,其中國家重點種類89種、珍稀名貴藥材34種、原料藥材30種、民族藥24種、新發現中藥資源種類479種。縣域內地形地理條件、氣候資源和多樣性生態環境,適宜中藥材的生長髮育,是中藥材生產的天然GAP地域。2009年9月被認定為雲南省第一批“雲藥之鄉”。

双柏:以药会友擦亮 “云药之乡”名片

近年來,雙柏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綠色生態優勢,把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作為全縣“四大”重點產業之一高位推動,從組織領導、政策扶持、規模種植、試驗示範、科技培訓、企業培育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引導群眾“把山當田耕,把藥當菜種”,全力推動“雲藥之鄉”打造向更大規模、更高質量、更深層次發展。截至2018年底,全縣中草藥種植面積已超過10萬畝。預計到2019年底,雙柏縣種植中藥材面積將超過12萬畝,其中千畝以上連片種植基地5個、500畝以上1000畝以下連片種植基地7個,生物醫藥產值可達4.23億元。目前,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已成為楚雄彝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政府的扶持引導和企業、合作社、大戶的牽引帶動下,中藥材形成遍地開花的發展態勢。豐富的藥材資源,為雙柏縣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雲藥之鄉”的金字招牌將越擦越亮、越叫越響。記者 李薇薇 通訊員 尹育才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