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嬰幼兒容易長溼疹?成人也會長溼疹嗎?

EuniceLiew496


【99%寶媽都不知道導致寶寶溼疹反覆的原因,自查一下你有幾個?】

溼疹別名(“奶癬”或“胎斂瘡”)是新生兒皮膚病最常見之一,特性有滲出傾向,反覆發作,急、慢性期重疊交替,伴劇烈瘙癢,病因常難以確定。由於病變在表皮,愈後一般不留瘢痕,但是一定要防止寶寶抓破皮膚。

辨別方法:

多見於頭面部,逐漸蔓延至頸部、肩部、軀幹、四肢。初起時為紅斑或紅丘疹,隨後逐漸增多,會出現丘皰疹、小水皰、糜爛、結痂等,時好時壞,反覆發作。有奇癢,患兒夜間哭鬧,躁動不安。搔抓有感染風險,引起局部淋巴結腫大,極少數患兒可發生全身感染。

誘發原因:

第一,內在因素:遺傳性或皮膚屏障功能障礙。

第二,外在因素:

1、衣服穿得太多了,因為寶媽日常最在意就是寶寶會不會冷忽略了熱,建議日常穿寬鬆且吸汗性強的貼身衣物,使用寶寶專用洗衣液,多清水漂洗,保持乾爽清潔。

2、注意是否奶粉過敏,這一點常常會被忽略,所以在每次換奶粉的前幾天一定要注意觀察。

3、寶媽的飲食,自查一下是否忌口,如牛奶、魚、蝦、牛羊肉、海鮮、辛辣刺激等致敏因素。

4、生活環境、比如潮溼、花粉過敏、PM2.5、寶媽化妝品香水、寵物等過敏原。

5、寶寶衣物,在每次更換新衣服的時候一定要先清洗乾淨,聞一聞是否有異味,材質的柔軟度透氣性。

6、寶寶加輔食, 食物性過敏也挺多的,建議每次換新食物先試探性,一切正常後再加量加樣。

由於溼疹有會流水,皮膚有破損,對於藥物要慎用,建議有條件的一定去兒童專科醫院,聽從醫生指導,不建議家長怕麻煩省事在藥店買藥膏,藥店的藥膏見效快但多數都含有激素。不到萬不得已不用就儘量不用,預防才是健康的基礎,平時多注意細節,做一個有責任精緻的寶爸媽

能看到這裡,證明都是有擔當的寶爸媽,如果我說的對你有幫助可以點贊加關注,會持續更新,也可以轉發給你身邊有需要的人,咱們一起傳遞正能量。


嗨嘍王先生


溼疹是小兒常見的皮膚病。過去人常稱溼疹為胎毒。

嬰兒1~2個月,是臉上和頭上出現溼疹的時期,溼疹還是要儘量趁輕時治療為好。有些孩子得了溼疹以後一直不好,病情反而加重,臉上頭上像扣了鍋一樣生出了瘡痂,一哭起來,裂紋處就會滲出血。痂脫落的地方變紅糜爛,滲出露珠狀的透明分泌物。由於瘙癢,孩子就會難受的不停地抓。但父母要阻止孩子去抓,防止感染。

好多母親都會擔心,孩子的臉上會不會留疤痕。慶幸的是:溼疹這種病不管多嚴重,到時都會自然痊癒,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我家孩子出生3個月就發現了溼疹,去醫院當時醫生讓塗抹:寶寶溼疹膏。每年秋末與冬天,孩子臉上的溼疹就會出現,其他季節都看不見。後來去問醫生,醫生說是:室內室外的溫差大,也會加重溼疹。衣服穿的過厚也會導致溼疹加重。這種症狀孩子到3歲時才完全康復了。

溼疹孩子的母親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長期“作戰”準備,不能太著急,我家孩子就持續了3年。並且孩子溼疹期間我經常用清水給孩子洗澡。現在市面上治療溼疹的藥五花八門,儘量給孩子選一款無激素或含激素較少的藥。長時間塗有激素的藥,怕孩子臉上以後有色素、皮膚黑等症狀。

為了分散孩子對溼疹的瘙癢,可抱孩子到室外轉轉,看看周圍有趣的事,孩子高興起來就會忘記抓。

溼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寶媽們需要足夠的耐心,孩子溼疹嚴重時都會影響寶媽的情緒,所以寶媽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急不躁。陪孩子一起對抗溼疹。不過寶媽們放心,隨年齡增長慢慢就會痊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