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最大的翡翠市場,不在雲南,而在廣東

在廣州玉雕史上,有一個閃耀著光芒的名字——南方玉雕工藝廠。它是一個時代的傳奇故事,代表著一段璀璨的歷史,一個幾乎無可超越的巔峰。

1954年秋天,廣州的玉器生產戶有362戶,從業者407人,以小作坊生產方式為主,大都是給商業戶加工,沒幾戶是自產自銷的,平均每戶的資金不足2000元。大家都希冀國家能夠從此太平安穩,民和時豐,“手作仔”憑手藝也可以過上好日子。

1955年的下半年,國家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許多商鋪都面臨著搬遷與合併的命運。為了減少行業震盪,政府規定,凡產品是特種工藝和有其獨特點都應保留其獨立的店鋪,不宜集中生產。玉雕也列入了特種工藝範疇。因此,對大新東、大新西、長壽西、第十甫的玉器商,採取內並外不併的辦法,即財務、業務合併起來,分別成立公私合營的廣州工藝品出口公司珠石玉器第一、二、三、四商店。原來的招牌和營業地址不變,改為商店門市部,統一核算盈虧,統一組織貨源。

為什麼中國最大的翡翠市場,不在雲南,而在廣東


南方玉雕工藝廠早期的玉雕機械

玉器行業的生存環境這時已起了急遽的變化:不加入合作社,幾乎沒有任何出路了。全市珠石玉器行業,1957年只剩下191戶,但從業者有373人,戶數比起三年前大幅下降,但人數下降卻不多,可見每戶的規模比原先擴大了,合作化已成為不可逆轉大潮流。

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大時代。西區(今荔灣區)手工業聯社成立廣州市玉器行業合作化籌備委員會,組社工作,轟轟烈烈地拉開帷幕,先後組成瑩光玉器生產合作社和璧光玉器供銷生產合作社。瑩光玉器合作社有社員100多人,起初以生產玉器光身碎件和花草類產品為主。

1956年以前,玉器以外銷為主,每年約有50~60萬美元的銷售額。許多華僑和港澳同胞回國,紛紛購買玉器,運往海外銷售。甚至有人走私工業用的鑽石回國,換購玉器出口。由於在海外有巨大的市場,因此玉雕得以迅速恢復生產,其發展前景,亦較很多民間工藝為樂觀。

為什麼中國最大的翡翠市場,不在雲南,而在廣東


南方玉雕工藝廠時期的擺件作品

廣州玉雕的傳統強項是首飾,擺件幾乎是京、滬、蘇、杭等地的專利。在計劃經濟年代,廣州的翡翠玉石貨源,大都是從北京、上海、天津、雲南採購的,直接進口原料甚少,本地的原料也不多。

1957年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舉行。玉器有了一個循官方途徑出口的管道,不再僅僅通過華僑、港澳同胞帶出境了。當時北方許多擺件在運送到交易會擺展途中受損,只能委託廣州的玉雕藝人替他們修補,漸漸激發起廣州玉雕藝人開發擺件的熱情。瑩光社專門成立新產品小組,擴大廠房,開始生產薰爐、花瓶等擺件,後來發展為廣州玉雕工藝廠。

璧光玉器供銷生產合作社則在1958年與寶豐供銷社合併,改稱璧光玉器生產合作社,有社員200多人,同樣是以生產光身碎件和花草圖案玉器為主,兼營其他。到1960年代,璧光合作社變身為廣東玉雕工藝廠,產品擴展到人物、花鳥、爐瓶、鼻菸壺、蟹籠等玉器擺件。做擺件的工人,甚至比做飾件的還多了。

為什麼中國最大的翡翠市場,不在雲南,而在廣東


南方玉雕工藝廠的產品——玉酒壺

1962年,為了提高藝人的地位,保障他們的生活,政府提出了工藝美術行業評選藝人辦法及安排藝人生產與生活的意見。為藝人定下了三個級別:

一、精通專業技藝,繼承專業優良傳統,並有新創造,產品能體現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精神,創作活動對發展工藝美術生產事業有所貢獻,作品在國內負有盛名,累計藝齡在20年以上者,可評為一級藝人。二、熟悉本行技藝,有獨立創作設計能力,掌握一專業生產技術,作品有特色,對生產發展有貢獻,累計藝齡在15年以上者,可評為二級藝人。三、掌握專業技藝,有獨立創作設計能力,作品有一定水平,創作活動對生產起積極推動作用,累計藝齡10年以上者,可評為三級藝人。

對藝人工作、生活,亦做出相當詳細的規定,凡一、二、三級藝人,一般不安排行政職務,儘可能安排在各級工藝美術行業的研究所(室),專職從事創作研究、試製新產品、技術輔導、傳授技藝等工作。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藝人,每天工作時間不應超過六小時,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老藝人,實行半工半休,可以在家生產,或派學徒上門學藝。

尤其令人興奮的是,政府在這個意見中,把老藝人的生活待遇,提高到與高級知識分子、高級幹部同等的程度。規定對老藝人的副食品供應,參照《關於對本省高級知識分子和一部分負責幹部副食品供應辦法的通知》執行。

大家好像沐浴著溫暖的春風,人人心情舒暢,幹勁沖天,玉器行業呈逐年上升勢頭。1961年的產品產值只有區區4.56萬元,到1965年猛升至22.95萬元,成績相當驚人,亦極之驕人。

為什麼中國最大的翡翠市場,不在雲南,而在廣東


文革時的南方玉雕工藝廠,工人在做吸眼工序

然而,歷史的發展總是一波三折。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一夜之間,翡翠、玉器、珠寶工藝品,被視作“封、資、修”的象徵物,受到批判與橫掃。傳統題材都不能生存了,哪怕中性的題材也遭到否決,只能改為工農兵形象與樣板戲題材。但這些題材在海外備受冷遇,賣不出去,大量積壓在倉庫。

由於國內已停止銷售玉器,出口亦陷於停頓,玉器企業失去了生存的基礎。“紅色藝術”當令,傳統藝術靠邊,不少工藝美術品廠、社,花自飄零水自流,彷彿被人們遺忘了、遺棄了。

1968年,廣州玉雕工藝廠、廣東玉雕工藝廠、越秀裝潢廠,合併成南方玉雕工藝廠。這是一個“關停並轉”的信號。藝人們的創新積極性,大受挫折,覺得生產出口工藝品低人一等,抬不起頭來。除了老工人外,中青年工人紛紛要求改行轉業。

為什麼中國最大的翡翠市場,不在雲南,而在廣東


南方玉雕工藝廠的產品——玉馬

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裡,民間工藝的興廢,與整個國家民族文化命脈的存亡絕續相比,似乎無足輕重,但卻又如此緊密地相連著。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世界興起了一股“中國熱”。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輕工業代表時說:

“外交發展了,外貿也要發展。手工業大有前途,應該把土特產、手工藝搞上去。”這個指示被迅速往下層層傳達,奄奄一息的民間工藝,突然出現一線轉機,那些質樸的老藝人們,激動得熱淚盈眶。

中央一聲令下,全國聞風而動。在一片夜來風雨聲中,廣東省召開了全省工藝美術工作座談會。與會者無不被一種強烈的焦慮、憂患氣氛所感染,同時也為國家重振民間工藝的方針所鼓舞。大家一致認為,玉雕、牙雕、欖雕、木雕、墨魚骨雕、漆器、玻璃刻畫、樂器鑲嵌等工藝美術人員越來越少,已有失傳的危險,必須立即採取有效的搶救措施。哪個地方的特種工藝,那個地方就要負責把它扶持起來。廣東整個玉雕行業,同心協力發起一場自救運動,摸索走出谷底的道路。

1972年,南方玉雕廠派人到信宜,以每噸價100元的價錢購買玉石,開始用本省的南方玉製作產品。9月3日,第二次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在北京開幕,廣東送了600多件(套)工藝美術品,到北京民族文化宮參展,其中有一些南方玉的試製作品。這個展覽會一直到1973年1月27日才閉幕,共接待國內觀眾80多萬人次。

南方玉在全國的展會上初次亮相,被北方的同行們嘲笑為:“大、粗、黑”,意思是作品塊頭夠大,但質粗色黑,不見功夫,活像個猛張飛似的。

為了改善人們的觀感,設計人員和琢玉師們想盡一切辦法,他們嘗試在作品表面加上一些浮雕,使之顯得纖細一點,但因為玉石本來顏色就較深沉,浮雕仍然被濃重的陰影所壓抑,凸現不出來。人們又嘗試把把淺浮雕改為高浮雕,強化視覺效果,但還是不明顯。後來經過反覆摸索,終於發現以通花取代浮雕,把南方玉作品的主體部分縷空,可以大大增加作品的剔透感,粗中有細,細中有工,淡化了粗大笨重的感覺。

為什麼中國最大的翡翠市場,不在雲南,而在廣東


《敦煌飛天佛球塔》被國家定為珍品,永久收藏於中國工藝美術館

著名玉雕藝人吳公炎用南方玉雕出了精美的大型宮燈,就是採用通花技法,使作品在顯得古色古香之餘,也不失精細巧妙之感。此舉對玉器業起了強有力的刺激作用。由吳公炎設計製作的八層“翡翠子母球”,也誕生於艱難起飛的1972年。

1973年,國務院發出《關於加快工藝美術生產和出口》的文件,提出只要“不黃色、不反動、不醜惡”的工藝美術品,都可以組織生產和出口。南方玉雕廠把裝潢鋼模車間分了出來,另立廣州裝潢廠。這一年,由國家二輕部投資,對南方玉進行正式的開採。

南方玉雕廠大多數老師傅的手藝都是家族傳承的,一人進廠,全家進廠的情形很普遍。但從1970年代開始,大量新鮮血液進廠。1972年以後,每年都有上百名中學畢業生分配到南方玉雕廠。這時已開始有機械化和鑽石工具,車間也安裝了電風扇,所以,有大量女性進廠當玉器工人了。1976年廠裡有900多職工,最鼎盛時有1300多人。在工藝行業中,也算數一數二了。

南方玉雕廠的主要廠房在下九路,但有一個第四車間在華林街。1980年5月,這個在華林街的第四車間擴充為廣州玉器廠,以生產玉器首飾和玉石電池模具為主,年產量12萬件以上。自此,廣州的玉雕行業,由南方玉雕廠、廣州裝潢廠、廣州玉器廠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1988年,為慶祝廣州市工藝美術工業公司成立30週年,在廣州文化公園舉辦廣州市工藝美術精品展覽,展出的作品,包括玉雕在內共2100件(套),展示出廣州工藝美術工業發展的新面貌。這是廣州玉雕的全盛時代。這個時代的特點是以國營大廠為領頭羊,以外貿公司出口為依託,帶有鮮明的計劃經濟色彩。

由於實行改革開放,港、臺商人紛紛到內地投資辦廠,其中亦不乏玉雕工藝廠,並在內地大量採購玉器。推動玉器市場一路飄紅。1985年南方玉雕廠轉為自營進出口企業後,曾一度呈井噴狀的發展勢頭,連倉庫多年的存貨,也被一掃而光,人人都志得意滿地以為,這回是皇帝女不愁嫁了。

然而,誰也想不到,南方玉雕廠這棵大樹,肅殺的嚴冬都熬過了,卻反而在陽春季節凋謝。進入1990年代以後,隨著市場越來越開放,市場化操作越來越成熟,要求企業產供銷、出口、收匯一肩挑,南方玉雕廠這條大船,老師傅退休的退休,下海的下海,技術人員大量流失,招收新工人也越來越困難,特別是玉器街開張後,在玉器街擺檔的收入,與在工廠裡的收入,簡直是天淵之別。以前以為“船大好衝浪”,現在卻是“船小好掉頭”了。現實擺在眼前,許多年輕人紛紛到玉器街開個檔口,自產自銷,做起小老闆了。

而盛極一時的南方玉雕廠,這時卻像在激流險灘擱淺的大船,動彈不得。當年他們的玉器產品主要出口港澳、東南亞、臺灣、日本、美加等地,但一場金融風暴,東南亞地區生意近乎停頓,出口一落千丈。從1996年出口五六百萬元,下降到1997年後不到50萬元;加上盲目擴張,在海外投資失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才幾年時間,便從一間名揚四海的龍頭大廠,淪落至曲終人散的境地。

為什麼中國最大的翡翠市場,不在雲南,而在廣東


上下九的南方玉器珠寶實業公司

1999年,南方玉雕工藝廠進行改制,成立南方玉器珠寶實業公司。從繁華的上九路搬到了東華西路,這裡與玉器街,已經離得很遠了。2005年,這間千人大廠,只剩下76名職員工,最後連東華西路也守不住。一個輝煌的傳奇,就這麼黯然終結了。

這種衰落速度,發生在一個行業最興旺的時期,也是相當令人吃驚與困惑的。許多玉雕業的老行尊說起來,都無限唏噓,難掩惋惜之情。畢竟,南方玉雕廠曾經有過如此風光的歷史,堪稱廣州玉雕業的“黃埔軍校”。直到今天為止,許多海外買家仍然認準南方玉雕廠的品牌,深信它就是品質的保證。

在計劃經濟年代,所有民間工藝都由國家包起來,定點、定產量、定人員、定原材料,產品由外貿公司、工藝公司包銷。玉雕行業是這樣,其他如廣繡、廣彩、木雕等民間工藝廠,莫不如是。但到了市場經濟時代,這些國營大廠,幾乎無一例外地陷入了困境。這彷彿是一種信號,標誌著國營集中大生產的方式終結,玉雕又重新回到了民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