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高縣拆舊復墾鞏固脫貧

本報大同5月12日訊(記者 楊曉明 通訊員 盧永龍 史亮)“今天一天拆了30多間,目前已經拆了560間。”5月10日,陽高縣鰲石鄉亂石村黨支部書記曹立峰在搬遷騰退舊宅院拆除現場指揮著,身邊的挖掘機伴隨著轟鳴聲,把一間間舊宅院夷為平地,運輸車輛捲起的塵土瀰漫在空中。

亂石村是該鄉拆舊復墾的整體拆遷村,鄉村兩級克服重重困難,硬是啃下這塊“硬骨頭”,涉及全村270多戶、610多人,拆舊面積150多畝,現已完成五分之三。亂石村僅僅是全縣拆舊復墾工作的一個縮影。

今年,陽高縣把舊房拆除復墾作為夯實脫貧基礎、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的一項硬任務來抓,成立了舊房拆除復墾領導組,出臺了舊房拆除復墾工作方案,實行通報排隊機制,壓實各級工作責任,年內計劃完成7259戶舊房拆除復墾。目前,50%的村、戶完成舊房拆除,完成土地復墾1500畝。

建好移民新村、推進“六環聯動”,完成拆舊復墾,還需配套發展產業。該縣在拆舊復墾中盡力集中連片,通過打包組件增減掛鉤增加土地收益反哺鄉村振興。

亂石村移民搬遷安置點均田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按照合作社入股分紅的發展模式,打造了寒富蘋果套種中藥材特色扶貧產業園,保證了農民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脫貧,搬遷群眾有房有業有收入。

“現在我們村徹底舊貌換新顏了,舊房拆除土地復墾後種的松樹已經有一定規模了。”王官屯鎮正峰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郭天寶說。在該村已經完成復墾的40多畝集中連片土地上,樟子松長的已有成人一般高,鬱鬱蔥蔥,一派綠色,完成了縣裡騰退後舊宅地“宜耕則耕、宜建則建、宜林則林”的復墾要求。

復墾後的土地如何使用?陽高縣對復墾後的土地及時進行分類確權,達到農地標準的賦予相應的承包經營權;符合林地標準的,納入永久性公益林建設,增強生態效益;適宜旅遊開發的,對舊宅基地、住房等進行改造提升,開發為休閒旅遊景點;符合增減掛鉤條件的,納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按增減掛鉤項目組織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