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真正來源

坊間有很多關於所謂“猿人”的宣稱(有時還彼此矛盾)。“猿人”其實就是被用來證明“人類進化”的化石生物。這些“原始人類”被當成我們的祖先,是硬要把我們和所謂“猿與人的共同祖先”扯上關係的過渡物種。

1 每次有新“發現”被鼓譟出來,很多人都會覺得,誰也無法否認我們是從類猿的祖先進化而來的!難道每一個新‘發現’不都是進化鏈中新增的一環嗎?

然而“大畫面”完全不同,而且對聖經創造論者來說是個鼓舞。目前就幾十年來看,除去少數的例外,2一種不變的圖案已經浮出水面了。似乎每次發現都會讓這個點狀圖案呈現出更高的像素,這也許會使畫面會更醒目,但畫面本身不會改變,這個畫面的總輪廓早已清晰可見。所有的發現或多或少都會歸入僅有的三大組其中的一組。而這三組中的兩組,穴居人和直立人,比較相近,兩者顯然都是亞當的後裔。3

其實其他所有人,包括著名的“露西”,屬於剩下的那一組,這一組最讓進化論者興奮不已。但它最後被證明是屬於已經滅絕的非人類的靈長類的組別,從解剖上看其並非猿和人的中間形態。

幾乎可以確定:未來的發現也會歸入那三組中的一組。所以在這裡快速瀏覽一下,可以讓我們預備好能更快明白下個所謂的“人類祖先”也可能會歸入這個大畫面,從而符合聖經的歷史。

1.穴居人

這些人比生活在現代的人有更強健的骨骼以及更大的腦殼,他們身體的各個方面都符合大洪水或巴別塔後的亞當的後裔。

著名的“露西”化石的發現者唐納德·約翰遜(Dnonald Johanson)和達爾文的擁護者、朋友、皇家學會會員托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在合著中這樣寫道:

“從蒐集到的現代人類頭骨中,赫胥黎能找到一個系列,這些現代人頭骨和穴居人的頭骨具有‘難以察覺的漸變’特徵。換句話說,本質上他們和當今的現代人類沒什麼兩樣。”4

赫胥黎不相信穴居人進化成了現代人類,而認為他們完全就是人類。“標準”的進化論觀點認為他們不是現代人的直接祖先,而是一個分支。如果把穴居人當作人類大家庭中具有骨變異的一員,那麼赫胥黎的那些頭骨就完全講得通。文末圖表列出了穴居人是真正的人類的一些特徵。

穴居人的DNA

穴居人的DNA序列明顯表明其與現代人類有過雜交,尤其是東歐和歐亞人,所以穴居人不可能是另外的物種,儘管進化論者宣稱他們在500,000年前就脫離了人類血統。這一證據簡直是對“漸進論”或“年老地球”創造論觀點的迎頭痛擊。即使對亞當的血統再絕妙的篡改,也無法把時間拉長至幾十萬年。所以,因為這樣的“創造論者”採納了世俗的測年法作為他們的起點,他們就必須把穴居人當作亞當之前的沒有靈魂的非人類看待,儘管所有考古學的證據都標明他們是人類(文末圖表)。然而,DNA現在讓他們的說法完全擱淺:能一起繁育後代表明他們一定是和我們一樣的受造物。

更多的近親

我們可以把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也歸到這一組,他們是在西伯利亞的一個指骨和西班牙的第二個骨頭的DNA中被“發現”的。

5他們被當做穴居人的姊妹組,顯然也和現代人雜交過,尤其是美拉尼西亞人。直布羅陀博物館的進化論者克里夫·芬雷森(Clive Finlayson)教授說,科學界將必須認可:像穴居人一樣,丹尼索瓦人就像我們一樣是智人。6

前俄羅斯拳擊手尼古拉·瓦魯耶夫(Nikolai Valuev)多次獲得冠軍。他身高2米1,重145公斤,是史上最高最重的拳擊冠軍。他健碩的體格告訴我們:根據DNA證據,體現在健碩、彪悍的穴居人身上的一些人類基因的變異在東歐民族當中仍尤為明顯。

2.直立人

這一組包括爪哇人、北京人和圖爾卡納男孩。根據我們的需要,還可以再加幾個標本,這些標本的族類名稱雖然不同,但卻相當接近,比如東非直立人。7

最近對格魯吉亞(俄羅斯的近鄰)的德馬尼西地區的單一直立族群的五具頭骨的分析表明:他們變異的總量出現在了分屬於三個不同人類種族的非洲化石中,這些種族是:直立人、能人、盧多爾夫智人。

8芬雷森認為這些化石“以及那些穴居-現代人類時代的化石”是“一種地理分佈廣泛、多形態的單一物種的一部分。”他甚至提出:就像穴居人一樣,直立人有可能與“現代人”雜交。9換句話講,所有都是人類。

除了腦的大小外,直立人的標本在顱骨特徵上和穴居人極其相似。有人說它們自脖子以下的身體就如同今天的奧林匹克力量型選手。他們的腦的平均尺寸比今天的人類小,10但仍在大多現代人類標本的範圍內。11穴居人與人類共有的相似特徵中,有相當一部分(雖說不是全部)也同樣適用於直立人。一些創造論者有理由認為,它們就是穴居人的一種變異人種。甚至很多進化論者都把以上兩個範疇合二為一,即“古人類”。人類,沒錯,但帶有一些差異性的骨骼特徵,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壯實的頭骨。12

印尼的佛洛里斯島上的古人類證據表明(這令進化論者驚訝):直立的人類一定掌握過複雜的航海技能。

13他們能到達那些必須漂洋過海才能進入的島嶼上狩獵。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指出他們的“阿舍利”手斧是一個極其精密的狩獵投擲武器。14 簡而言之,古人類的這兩個分支就是巴別後時代的亞當和挪亞的後裔。

壯實的頭骨是現代“纖細”的骨骼之前的進化“階段”——這種普遍的看法隨著在澳洲發現“纖細”的骨骼比“壯實”的骨骼的年代更久而被推翻。15然而,粗壯的骨骼與早期洪水後 時代之間的關聯,讓一些創造論者認為:這種粗壯的特徵似乎在基因上與洪水前族長們的長壽有關,現在據說長壽也是由基因決定的。

還有人指出直立人的腦的尺寸較小和環境因素有關,如缺碘的土質。有趣的關鍵點是,他們的人類本質特徵不應再被質疑,就算是未來的“古人類”發現也不例外。

其實,一些進化論古人類學者,如密歇根大學的米爾福特·沃爾波夫(Milford Wolpoff)一直宣稱無論穴居人或直立人都不應被和我們區別看待。他們應該都被重新命名為智人,就像我們一樣,其次再描述他們自己的特徵,或壯實或纖細,或“現代”或“古代”。

之前提到過的進化論者芬雷森教授就最近的化石和基因證據也說過,“我們必須徹徹底底摒棄現代人比古代人優越的這種觀念。當以現代人類取代所有其他血統的概念不復存在時,‘古代’和‘現代’之分也失去了意義。”16這位教授明顯無意支持創世記的歷史,但他事實上是這樣做的。

下一組,也就是最後一組,我們會看到,肯定不是人類。就算我們今天看到它們時,可能會稱它們是“猿”,但它們的解剖體和現代猿及人類都有根本的不同,而且我們會清晰地看到,它們壓根兒不是兩者的‘過渡類型’。


藝術家對直立人的印象往往被描述成原始的低人類一等的“猿人”,但他們是人類(他們甚至應該分享我們人類的名號)的證據越來越多,所以藝術家在此就逐漸把他們的形象修改,讓其明顯更接近於人形。

3.南方古猿

這包括了幾乎所有其餘那些所謂的近期的‘猿人’標本,其中包括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種)——如著名的露西(南方古猿阿爾法種)、湯恩頭骨、‘普萊斯先生和夫人’(都是南方古猿非洲種)、胡桃夾人(南方古猿/鮑氏種(之前的東非鮑氏種))和其它種。

這還包括地猿。17這其中或多或少也包括了能人。人們普遍承認這是一個‘虛類’,一些以此命名的骨骼殘片應被重新歸入直立人,其它殘片應被歸為南方古猿或地猿。

很多宣稱是人類祖先的南方古猿不合適做人類祖先,原因在於:

1. 正如教科書的描述,它們的肢骨非常適合於樹上的生活,而不是開闊的熱帶草原。彎曲的手骨和腳骨再加上長臂等特徵表明了這一點。18

2. 對頭骨化石的軸向斷層造像掃描19

(能顯示平衡器官的位置情況)證明它們不像人類那樣習慣直立行走。20露西的近親也被發現有一個靠指關節行走的動物才有的腕關節扣鎖機制。21“直立行走”的說法主要基於著名的“拉多里腳印”——火山灰中的一組雙足腳印。然而,正如芝加哥大學的拉塞爾·塔特爾(Russell Tuttle)博士指出:這些腳印和習慣赤腳行走的現代人類無法區別。22它們被歸入露西及其近親的唯一原因是對火山灰的“年代測定”。這些腳印有‘3百萬年’以上,而人類那麼早應該還不存在。所以根據進化論常有的循環思維方式,這些腳印必須是人類的祖先所留下的——那麼這就表明人類的祖先是直立行走。好好想想吧。3. 重要的是,這些被造物,總的來說,在解剖學上不是人和猿的過渡階段。這個結論基於對它們骨骼上多個對應器官的一項詳細客觀的數字化分析,分析的團隊由著名進化解剖學家查爾斯·奧克斯納德(Charles Oxnard)帶領,他在體質人類學方面獲得達爾文終身成就獎。三組生物——現代猿、現代人、南方古猿——的全部對應器官在被稱為3D形態測定空間內被繪圖。他們有明顯的進化論意圖:人類應在這個空間的一個位置上聚成一團,猿應在另一個位置,而南方古猿應在兩者之間的某個位置。但奧克斯納德團隊發現的情況卻完全不同:滅絕的靈長類一組的結構和人與猿間的差別要比人和猿兩者間的差別大。
23它們不直立行走,但有著獨特的翻滾運動模式。重要的是,奧克斯納德不認為它們是人類的祖先。

人類的真正來源


南方古猿骨骼重塑。一位頂尖的進化論解剖家推斷:這些獨特的滅絕的靈長類從解剖角度整體來看和猿與人的差異要比猿和人兩者間的差異要大——而且絕對不屬於猿和人的‘過渡類型’

如果還有更多的南方古猿——又怎樣?

近十年以來,有人一次又一次鼓譟發現了南方古猿的變種,稱其是所謂支持人類進化的最新重大發現,但任何發現都無法改變“大畫面”。未來就算有南方古猿或古人類的新變種被發現,這個“大畫面”看似也不可能改變。原因很明確:人類從類猿生物進化而來的觀點純粹是個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