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點化學小知識後,日常生活都不一樣了

懂了點化學小知識後,日常生活都不一樣了

年輕人要接觸基本的化學知識。

這裡不是說要讀化學專業,而是指要具備一些基本的化學常識。那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用呢?這裡介紹幾點。

第一、讓你瞭解常見藥品的成分。

在感冒藥說明書看到“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成分,你要想到其功能是退燒或緩解疼痛;看到“布洛芬”成分,你要想到其功能是退燒、鎮痛和消炎。目前很多所謂的“複方 XXXX”藥物,都是中藥和西藥的混合,俗稱加西藥的中成藥,而真正發揮作用的其實是西藥成分,這就是利用老百姓相信中藥毒副作用小這一觀念在收智商稅罷了。比如,2014 年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警告的中西藥複方製劑“新複方大青葉片”,其有效成分就是撲熱息痛等西藥;而用於鎮咳祛痰的“複方甘草片”,其有效成分其實是阿片粉而不是甘草,阿片是一種麻醉品,通過作用於大腦中的咳嗽中樞,暫時抑制住咳嗽反射而發揮作用,這種成分不僅副作用較大而且有成癮性。

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化學結構式:

懂了點化學小知識後,日常生活都不一樣了

布洛芬化學結構式:

懂了點化學小知識後,日常生活都不一樣了

另外,購買藥品時候,你常會看到很多藥品的名稱上帶有“左或右”,如左氧氟沙星、右旋布洛芬等等,這裡的左右指的是左旋異構體或右旋異構體,其效果往往要好於相應的外消旋體(名稱中不帶左或右的藥物),比如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效果就比氧氟沙星強。

第二、讓你看懂化妝品說明書。

看到甘油、丙二醇、戊二醇、丁二醇、山梨醇等,你要想到是保溼劑和溶劑;看到胡莫柳酯(甲氧基肉桂酸異辛酯)、鈦白粉(二氧化鈦),你要想到具有防曬功能;看到十二烷基硫酸鈉、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鈉等,你要想到這是表面活性劑;看到煙酰胺、苯乙基間苯二酚你要想到這是美白成分;看到檸檬酸鈉或苯甲酸鈉要想到這是防腐劑。總之,只要仔細看看同類化妝品的說明書,你會發現成分都是大同小異。

第三、讓你避免一些生活中的危害。

油條是很多人喜愛的早餐食品,但是油條的膨鬆劑常常含有明礬,明礬中的鋁被人體吸收後很難排除體外,在人體蓄積,損害大腦及神經細胞,可能導致腦萎縮、痴呆等症狀。近年來,很多研究指出鋁與老年性痴呆有密切關係。蓄積在人體內的鋁還可能引發貧血、骨質疏鬆等。總之,油條儘量不要多吃。

再比如,潔廁液和 84 消毒液絕對不能共同使用。潔廁液主要成分一般是鹽酸,而 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兩者混合會產生有毒的氯氣,容易造成中毒。

另外,生活中如果不小心打碎體溫計,應妥善處理灑落的水銀,可先用吸管吸取顆粒較大的水銀,後在剩餘水銀的細粒上撒些硫磺粉末,水銀和硫磺反應生成不易揮發的硫化汞,減少了危害。

第四、讓你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冷知識。

我們常看到鉛筆上有 HB、2B 等標誌,那這些標誌代表什麼含義呢?鉛筆的筆芯是用石墨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製成的。“H”即英文“hard”(硬)的詞頭,“H”前面的數字越大,鉛筆芯就越硬,即筆芯中粘土比例越大,寫出的字越不明顯。“B”是“black”(黑)的詞頭,“B”前面的數字越大代表石墨比例越大,質地越軟,字跡越黑。普通鉛筆標號則一般為“HB”,說明軟硬適中。石墨鉛筆一般分 6B、5B、4B、3B、 2B、B、HB、F、H、2H、3H、4H、5H、6H、7H、8H、9H、10H 等 18 個硬度等級。下圖列舉了 6B 至 6H 鉛筆的黑度變化:

懂了點化學小知識後,日常生活都不一樣了

再如,我們常說的“錫箔紙”裡面根本不含錫,其成分是鋁,也就是說其實是鋁箔紙。那為什麼還有人稱呼其為“錫箔紙”呢?因為追溯到 19 世紀末,當時的確有錫箔紙這種工業產品,它被用來包裝香菸或糖果等產品,到了 20 世紀初就開始有鋁箔紙的面世,由於錫箔的延展性比鋁箔差,加上食品接觸錫箔後又容易帶有錫的金屬異味,所以後來就逐漸被較便宜耐用的鋁箔取代,但“錫箔紙”作為一種習慣稱謂還是保留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