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愚笨,反而是個天才

早晨從下午開始,帶你一起讀蘭曉龍著作《士兵突擊》。

《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愚笨,反而是個天才

《士兵突擊》劇照

在原著中,許家就算是放在下榕樹村比較,那也是屬於家境不太好的。

許三多從出生,到十多歲,整個家基本就沒有什麼變化,一直死樣活氣的活著。

由於許母死得早,許三多基本就是父親許百順帶大的。

許百順在許三多三歲的時候,就看出許三多是個傻子了,按照他自己的說法:

生一個是兒子,生兩個是兒子,生三個就只能是龜兒子了。

如果按照成才他爸村主任的意思:那許三多就是從小被許百順打傻了的。

終於許三多在許百順的“毛竹板子”下成人了,這年他十九歲。

相比起他的大哥一樂,二哥二和,他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的眼神還算清澈。

《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愚笨,反而是個天才

《士兵突擊》劇照

當許百順知道有解放軍因為許三多當兵的事來家訪時,他趕緊來找到許三多的老師:馬老師,請他為許三多寫一些知識要點,好讓許三多在面試時,能有一個好的表現。

馬老師對於許三多還是十分器重的,在他看來,許三多是一個好學生。

許三多的記憶力是超強的,學習也刻苦,在成績上他甚至比從小聰明伶俐的成才還要強許多。

在馬老師看來,如果換個老師,或者到大城市去讀書,許三多一定不會比那裡的孩子差。

可惜的是現在十九歲的許三多才初中畢業,這也是客觀因素導致的。

其實對於此時的許三多,當兵只是為了滿足父親的心願,如果要問他的心願,他還是更願意繼續讀書的。

只是在許百順為他安排的前程下,巴掌下,他自己的心願也就顯得是那樣的遙不可及了。

許百順為了讓許三多能夠在史今面前更好的展示自己,給史今留下一個好印象。

他就讓許三多跑,拼命跑,因為他覺得當兵就需要跑得快。

《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愚笨,反而是個天才

《士兵突擊》劇照

於是許三多在史今還沒來得及阻止時,就已經衝出了院門。他光著腳跳過水坑,踏過塵土,那真叫一個快。

一口氣,他就跑通了村子,雖然姿勢不怎麼樣,但就算是史今也不得不承認許三多確實跑得快。

接著許百順還在不斷的推銷許三多:

這龜兒子彈弓也打得準,以後打槍肯定也準。

記性也好,棺材板記性。

上樹也快,龜兒子是屬猴子的。

還有就是扛揍!要不怎麼叫龜兒子呢?殼硬。

最終,許百順還是如願以償的把許三多推給了部隊,原因就在於史今覺得許三多非常像原來的自己。

他相信自己能夠被部隊打磨成現在這樣,那麼假以時日,許三多也一定能打磨成玉。

《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愚笨,反而是個天才

《士兵突擊》劇照

雖然許三多在村子裡,在成才和他的狐朋狗友眼中,就是“三呆子”。

如果你深入的去了解他,你就會發現:其實許三多並不是呆,他只是不會打架,太善良。

所以他解決問題的潛意識就是逃避,故就像許百順所說的那樣:如果遇到成才他們欺負他,他只能選擇上樹。

這是許三多十多年以來的生存法則,也是他異於常人的地方。

以至於到了部隊的許三多,雖然離開了家,還是固守著這樣的生存法則。

高城連長後來對許三多的這種生存法則就總結得特別好,他說:

許三多這個人就是錯誤之皇,每做對一件小事就好像被他抓住了救命稻草,死都不肯放。

突然有一天,我一看,好傢伙,他抱著的已經是讓我仰望的參天大樹了。

“救命稻草”這個詞,對於許三多用得特別合適。

“修路”是他最初的救命稻草,是他在五班接受的第一條命令。

隨即他就緊緊的抓住了,風雨無阻,日夜不息,全心全意的修,不被任何干擾,無怨無悔,全無雜念的修,終於半年多過去了,他也算創造了一個小奇蹟,他一個人修好了當年團長和一個加強排都沒能修好的路。

《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愚笨,反而是個天才

《士兵突擊》劇照

“史今”是許三多的又一根救命稻草,在他的心裡史今是他在部隊最親的人。

他是為什麼會開竅的?其藥引子就是因為他知道了:如果他表現不好,拖了後腿,那麼他最敬愛的班長就會離開部隊。

他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他為了留住班長,可以拼命。

許三多知道自己在訓練場上出成績很難,於是他就想到了做成優秀內務。為了把被子折得比老兵還平整,他竟然在被子裡撒了一大茶缸的水。

每晚他都睡在溼漉漉的被子裡,被子裡面都生黴了。

如果不是史今和伍六一發現了,他還會用自己年輕的身體硬扛下去。

許三多為了在技術考核中取得好成績,他利用自己記憶力超群的優勢,將600多頁的技術資料全部一字不差的全背誦了下來。

要知道這可不是課文,而是專業詞彙扎堆,數字與字母齊飛的技術資料,許三多的記憶力和毅力都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說他是天才也不過分。

《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愚笨,反而是個天才

《士兵突擊》劇照

許三多為了幫史今拿回先進班集體的錦旗,能夠將自己的體力發揮到極致,用耐力加毅力還有不懈的信心,做出了333個單槓大回環。

做完之後,許三多睡了兩天,吐了十四次,掉下床四十七次,摔倒無數次,一個星期以後,都感覺自己還在單槓上回旋。

當史今將許三多獲得的“集團軍偵察兵技能大賽第二名”的錦旗放到高城面前時,一直瞧不起許三多的高城也不得不佩服許三多的努力與能力。

在全連的抓舌頭演習中,作為舌頭的高城,興得意滿地以為逃脫了抓捕,卻被許三多一個人拿下了。

許三多就是靠著這些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讓全團的人都不得不承認:許三多已經不是孬兵,他正在成為每一個人不可忽視的對手。

大家都徹底地看出來了,原來許三多並不是傻子,他當初只是沒開竅而已。

俗話說“不鳴而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說的就是許三多這樣的人吧。

《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愚笨,反而是個天才

《士兵突擊》劇照

鋼七連因為發展的原因,被解散了,戰友們都走了,最後鋼七連只剩下連長高城和許三多兩個人看守物資。

高城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原來高大威猛的七連長一下子就像變成了一個老百姓一樣,怨聲載道,自暴自棄,甚至一個人躲在枕頭底下哭。

相比起來,平時被大家照顧得最多的,感覺永遠長不大的許三多卻淡定,堅強了許多。

他每天都堅持做自己以往做的事情:早晨按時起床,收拾內務,接著到操場跑一萬米,吃早飯,打掃全連的衛生,吃午飯,看書,學習,訓練,洗衣服,睡覺,一樣都不少,一樣都沒拉下。

按照高城的話來說:鋼七連解散了,結果你許三多居然比平時都忙。

也正是許三多忙碌的平常,感染到了高城,讓他真正靜下心來,去觀察許三多,去感受許三多,進而讓自己也得到了不小的昇華。

那麼許三多為什麼會這樣呢?

難倒他真的一點兒都不難過嗎?

其實不然,我想,他的難受不亞於高城,不亞於鋼七連的每一個戰友。

他也不是不想哭,而是不能哭,因為他必須堅強。這是他認為他做的正確的事,是有意義的事。這樣的日常,其實就是他此時抓住的“救命稻草”。

《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愚笨,反而是個天才

《士兵突擊》劇照

A大隊的袁朗為什麼會看上這個看起來傻不拉幾的許三多呢?

袁朗是一個非常聰明,睿智,情商也非常高的人,他不會就因為許三多在演習中不要命的俘虜了他,就會這麼看重他的。

因為他看出許三多除了能拼命,還有非常多的優點。

當他試探許三多願不願意來A大隊時,許三多給他的答案是:我是鋼七連第四千九百五十六個兵。

袁朗很滿意這個答案,因為從這個答案中,他感受到了許三多是一個念情,重情,重義的人,是一個值得把自己的後背相托付的戰友。

以至於後來,在A大隊招兵的時候,他還專程來找許三多,他這次看到的許三多比那個時候更好,他是這樣評價許三多的:

你是一個很安心的兵,不焦慮。

而我們很多人無時無刻的都在焦慮,怕得不到,唯恐失去。

我喜歡你這樣的,不焦慮的人。

《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愚笨,反而是個天才

《士兵突擊》劇照

成才是許三多第一個好朋友。

他說:我原以為他就是個笑柄,可是到頭來,我才發現原來自己才是真的笑柄。

這麼多年,我只交到了許三多一個朋友,所有我很珍惜他。

老馬班長是第一個看到許三多未來的人。

他在與許三多告別時,對許三多說:許三多,你一定要在部隊好好幹下去,你這種人正是部隊需要的,你絕對能當個好兵,還能當出頭的兵,就是那種千里挑一,萬里挑一的兵,那就叫“兵王”。

史今班長是第一個給予許三多未來的人。

他知道許三多是一塊璞玉,只要耐心打磨,他一定會大放異彩的。

史今對許三多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三多,別再把想頭放在別人身上。你這樣的人,自己心裡就開著花。班長走了,幫你割掉了心裡頭最後的一把草。

高城連長是第一個打開許三多心結的人。

高城說許三多:明明是個強人,卻天生一副熊樣。

高城曾經被許三多氣得說:把許三多,拖出去斃了。

高城也曾感嘆許三多擁抱的已經是自己仰望的參天大樹了。

袁朗隊長是第一個讓許三多失去天真的人。

袁朗給想退伍的許三多放了一個月的假,最終許三多還是回到了A大隊。

他對袁朗說:問題?不解決他了。每個人都在經歷著磨難,不舒服,每個人都在承擔著壓力……我會帶著問題生活,因為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愚笨,反而是個天才

《士兵突擊》劇照

看完這些,你還認為許三多是愚笨,呆滯,笨拙的嗎?

不!我覺得他真是一個會思考,能行動,敢擔當,有信念的哲人。

早晨從下午開始,帶你一起讀《士兵突擊》,喜歡,請點贊,加關注,還有後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